摘要:发现一个不争的事实:过度牺牲的妈妈,是一个家庭的灾难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挺让人唏嘘的。
一位妈妈为了孩子,辞掉月薪两万的工作,全身心照顾孩子,打理家庭。
一日三餐、洗不完的衣服,整理家务、孩子的学习作业、掏心掏肺为家庭孩子牺牲,最后却换来一地鸡毛。
孩子成绩不理想,亲子关系告急,夫妻关系也剑拔怒张。
她说,觉得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没有意义,生活也好像没了奔头,家也快要散了。
下面有一条高赞评论挺扎心的:
“过度牺牲的妈妈,是一个家庭的悲剧。”
我们总是以为,付出越多,家人就会越感激。
可现实往往是:付出越多,关系越紧张。
妈妈满分的爱,不但在消耗自己,可能也在摧毁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温度。
01
过度的牺牲不是爱
过度付出,容易导致心态失衡,让“爱”变成对家人的隐性要求。
它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耗干了自己,也压垮了家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人过度牺牲自我时,会下意识将“付出”转化为“债权”,要求家人用“绝对顺从”和“完美回报”来偿还。
我为你放弃工作,你就得成绩拔尖;我为你包揽家务,你就得言听计从。
一旦家人达不到预期,“我为你牺牲那么多”就会变成最锋利的武器,刺向最亲近的人。
更可怕的是,长期的自我消耗会让妈妈陷入“疲惫—暴躁—更疲惫”的恶性循环。
有位妈妈曾这样复盘自己以前过度牺牲后的状态:
“那时候看什么都不顺眼,孩子打翻水杯,我能会吼十分钟,老公忘记买酱油我会翻出半年的旧账,甚至看到地板上一根头发都能让我情绪崩溃。
我觉得自己像个陀螺,转得快要散架,却没人心疼。那时满是委屈、绝望还有对家人的怨怼。
好在,后来觉察出自己的问题,及时调整,才没让自己崩溃、生活脱轨。”
一个不快乐的妈妈,永远养不出阳光的孩子;
一个充满抱怨的妻子,也永远经营不出温暖的家。
妈妈的过度牺牲,很容易让全家陷入情绪内耗,让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变得越来越远。
有位网友就曾在网上匿名倾诉:
“我妈总把'我为你牺牲了一切'挂在嘴边。
每次考试,我都觉得是在替她考。考好了,是她牺牲的功劳;考不好,我就是罪人,就要承受她的眼泪和指责。现在我工作了,只想离她越远越好。”
02
“为你好”式付出,未必是真得好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一切都给孩子,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
过度付出的爱,如果用力太猛,就会失去分寸,带给孩子的是压力和负担。
曾看到这样一个新闻,有位单亲妈妈,从儿子中考一直陪读到考研。
为了孩子辞掉工作,拒绝再婚,把自己的全部都押在了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出息。
但儿子两次考研失败,觉得对不起妈妈,还想再考。
面对巨大的压力和接连的失败,儿子心理崩溃,确诊了重度抑郁。
这样的结果,恐怕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
那些想用自己过度牺牲,来换取孩子前途的父母,到头来可能发现,得到的不是孩子的成功,而是毁掉的孩子。
过度的爱和牺牲,既困住了孩子的人生,也劫持了自己的幸福。
作家毕淑敏说:
“爱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两个人的共舞。一味牺牲的爱,就像绑着铅块的舞蹈,跳不起来,也美不起来。”
03
做60分的妈妈,就很好
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
“足够好的母亲”不必追求100分的完美,60分就刚刚好。
适当放手、给孩子空间,他才能更好地成长
放手不是“不管”,而是更高级的守护。
妈妈不必事事操心,从小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制定学习计划,作业写错了,鼓励孩子拿着错题本去问老师,而不是伸手代替。
生活上也不包办,给孩子做决定的机会和空间,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性。
允许孩子犯错,孩子的成长,本就是在试错中完成的。
适当放手,就是让孩子自己面对小挫折、承担小后果,让他们在跌撞中长出责任感和自驱力,更好的成长。
陪伴孩子成长,而不是控制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规划走。
把人生的主动权还给孩子,他才能活得有动力、有方向,而不是在妈妈的控制下,为了“报答妈妈的牺牲”而活。
心理学中的 “超限效应” 指出:
当父母的控制超过临界点,孩子会产生 “破罐子破摔” 的逆反心理。
这就是为什么越控制,孩子越拖延、越反抗,越不成才。
真正的父母之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而非父母想要的样子。
允许孩子的人生自己做主,这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是父母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有爱自己的能力,才有爱他人的力气
60分妈妈的核心是先爱自己,再爱家人。
妈妈们可以偶尔给自己添件喜欢的裙子;不必把所有时间都耗在厨房,偶尔点顿外卖也没关系;
不必硬扛所有家务,累了就跟老公说“今天你带娃,我想歇会儿”。
你容光焕发,家庭氛围就温暖明媚;你疲惫不堪,家庭氛围就压抑沉闷;
你对自己的态度,就是孩子对生活的态度,你爱自己,孩子才会学会爱自己。
当你坦然接受不完美、懂得休息,孩子会学会“不必逼自己成为超人”。
妈妈活成一道光,孩子才能追着光成长。
04
写在最后
孩子需要的不是“牺牲自我的超人妈妈”,而是“快乐从容的普通妈妈”;
健康和谐的家庭,需要的不是“单方面的奉献”,而是“全家人的共担”。
妈妈们不用把所有重量都扛在肩上,也不要把所有期待都放在孩子身上。
试着做个60分的妈妈:留一点时间给自己,留一点空间给孩子,留一点责任给家人。
这才是妈妈和家庭最美好的样子。
来源:小思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