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4岁,183cm,四国语言,顶级高中,还兼职给亲妈当童装模特——吕燕的儿子小鲍,活脱脱把“别人家的孩子”四个字焊死在热搜上。
14岁,183cm,四国语言,顶级高中,还兼职给亲妈当童装模特——吕燕的儿子小鲍,活脱脱把“别人家的孩子”四个字焊死在热搜上。
可真正让人心里咯噔一下的,不是这些金光闪闪的标签,而是吕燕自己发的微博:配图里小鲍弯腰系鞋带,后脑勺翘着一撮怎么压都压不下去的呆毛,配文只有一句“今天也抢不到洗衣机”。
评论区瞬间破防,原来住在巴黎十六区古堡、拿诺贝尔校友当目标的人,也得跟亲妈抢洗衣机,袜子照样洗到卷边。
这大概就是吕燕最近三年最狡猾的战术:把遥不可及的精英生活,拆成一地鸡毛的即时碎片。
前脚刚在上海前滩太古里剪完彩,后脚就在直播间吐槽童装线面料太娇气,“洗衣机转一圈就起球,比我儿子青春期脾气还炸”。
估值三亿的B轮融资文件还热乎,她转头给UCCA Lab写展览前言,憋到凌晨三点,最后甩出一句大白话:“美就是我妈我婆婆和我儿子坐在一张沙发上,谁也没嫌弃谁吃蒜。
”学术圈愣了半天,发现没法反驳,那组照片里犹太姥姥的卷发、江西媳妇的颧骨、法国爸爸的山根,全被镜头揉进同一束柔光,像一锅煮破皮的饺子,露馅也露人情。
很多人忘了,吕燕当年是“最不被看好的国模”。
塌鼻梁、厚嘴唇、小方脸,一张“不符合东方审美”的脸被外媒硬捧成东方缪斯,回国就被吐槽“像男人”。
她倒好,把骂声攒成子弹,一路从T台扫到董事会。2023年进LVMH Prize评委席,外媒标题毫不客气:China’s First “Ugly” Supermodel Now Decides What’s Beautiful。
她看完没生气,只把截图甩到闺蜜群,附赠一个翻白眼表情包:Ugly就Ugly,反正现在我说啥是潮,啥就得涨价。
更野的是她把这套“反骨”原封不动传给了儿子。
小鲍五年级写的第一篇英文演讲,题目就叫《Why My Mom’s Nose is Cool》,被老师当堂朗读,吕燕听完耳根子通红,“我拼命记得别哭,结果鼻涕先流下来”。
去年圣诞,全家在普罗旺斯酒庄拍合照,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故意把小鲍的头发揉成了鸡窝,小家伙顶着爆炸头切火鸡,照片一出,比任何公关稿都好用——重组家庭最怕的“隔阂”被揉成了面粉,做了颗舒芙蕾,蓬松又甜。
当然,也有踩空的时候。
为了路易大帝高中的面试,她提前半年在巴黎买房,结果看房当天水管爆裂,老房子秒变水帘洞,中介尴尬得直搓手,她一边舀水一边笑:“行,就这套吧,儿子要是考不上,就说是被水泡了运气。
”回头她把视频发抖音,点赞破百万,评论区清一色“原来富人也信风水”。
她半夜回复一句:不是信风水,是信段子,日子苦到发涩的时候,自嘲是唯一能入口的糖。
说穿了,吕燕这三年的主线任务,就是把“精英”二字拆骨去髓,熬成一锅能给普通人垫底的汤。
童装线发布会结束,她没开香槟,拉着团队去路边摊吃螺蛳粉,一边吸溜一边算账:面料成本涨18%,运费涨22%,终端价只能涨10%,“剩下的靠爱发电呗”。
隔天她把这番话原样搬进给IB教育的演讲,PPT最后一页写着:如果商业不让生活更像我想要的样子,那就让商业滚蛋。
台下老师疯狂鼓掌,学生一脸懵:这姐们儿到底站哪边?
答案其实特简单——她站洗衣机旁边,等儿子把最后一双臭袜子捡出来,好把明天要穿的西装扔进去。
那一刻,巴黎十六区的古董天花板不会告诉她“成功”俩字怎么写,但洗衣机的轰鸣声会提醒她:先让眼前这筐衣服甩干,再说远方。
来源:知情达理圆月1bwt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