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存储芯片的超级周期真的来了。最近全球存储巨头三星、SK海力士、西部数据等的财报亮到闪瞎眼,业绩全面爆表。这背后是一场由AI驱动的行业变革,而更刺激的是这场变革正在悄悄掏空人们的钱包。手机电脑涨价,内存条限购,甚至固态硬盘都成了"理财产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
存储芯片的超级周期真的来了。最近全球存储巨头三星、SK海力士、西部数据等的财报亮到闪瞎眼,业绩全面爆表。这背后是一场由AI驱动的行业变革,而更刺激的是这场变革正在悄悄掏空人们的钱包。手机电脑涨价,内存条限购,甚至固态硬盘都成了"理财产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就来扒一扒这场存储风暴的真相。
看看巨头财报的亮眼成绩单。三星电子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12.2万亿韩元,约85亿美元,环比激增159.6%,创近三年新高。存储业务营收26.7万亿韩元,成为绝对增长引擎。SK海力士更夸张,营业利润1138万亿韩元,同比增长62%,净利率高达52%,相当于每赚100元,52元是利润。
西部数据云业务营收占比达89%,前七大客户订单覆盖到2027年,直接锁死未来产能。为什么巨头们赚疯了?答案很简单:AI需求大爆发。尤其是AI服务器,一台的DRAM用量是传统服务器的8倍,NAND闪存用量是3倍。OpenAL、谷歌等巨头为了训练大模型,疯狂抢购高端存储芯片,导致供需彻底失衡。
AI又是如何颠覆存储行业的?一方面HBM(高带宽内存)成"新石油",AI服务器对内存带宽要求极高,HBM成为刚需。SK海力士的HBM4单价已涨到560美元,比前代贵50%+。更离谱的是SK海力士明年的产能已被抢购一空。星也停止接收DDR5新订单。与此同时巨头们气低就高,三星、美广商纷纷压缩传统DDR4产能,转向利润更高的HBM和DDR5。结果就是:中低端芯片供应紧张,价格飙涨,DDR5内存条现货价一个月内翻倍,涨幅比黄金还猛。
此外长期协议则是直接锁死产能,西部数据与客户签长约到2027年,SK海力士2026年全系列产品售罄,行业模式彻底改变,从"先生产后销售"变成"先下单后生产",小厂商连汤都喝不上!这或许也将对大众产生直接影响。
手机涨价、内存限购,目前、手机电脑集体涨价,红米K90系列因存储成本上涨全系涨价,512GB版本贵了300元,日本秋叶原限购,电器城规定"每人最多买4条内存"。网友吐槽:内存条是金子做的吗?固态硬盘成"理财产品",闪迪宣布NAND闪存涨价50%,模组厂商暂停报价。
一句话总结就是:AI巨头吃肉,消费者连汤都喝不起了!超级周期会持续多久?短期看供需失衡至少持续到2027年,DRAM价格涨幅可能进一步扩大,长期看AI数据中心扩张刚起步。OpenAI的"星门"项目每月需要90万片DRAM晶圆,相当于当前全球HBM产能的两倍。
还有技术竞争的白热化,三星、SK海力士已采购High-NA EUV光刻机,争夺HBM4主导权。以前等内存降价越等越便宜;现在等内存降价越等越绝望,毕竟大家的对手不再是其他消费者,而是OpenAI和谷歌。从产业角度看,这其实是一个标志性的时刻。
存储芯片,这个曾经被我们看作是标准化周期性很强的"大宗商品",正在被AI重塑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它不再是简单的存储工具,而是算力生态的核心,是决定未来科技竞赛胜负的关键筹码。
来源:元来如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