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浪潮与全球化竞争的双重洗礼下,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格局重塑。当燃油与电动共生、出海与本土并行成为行业主旋律,北京现代以一场意义非凡的品牌战略发布会,向外界宣告了合资品牌的破局之道——“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战略蓝图,同时揭开了北
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浪潮与全球化竞争的双重洗礼下,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格局重塑。当燃油与电动共生、出海与本土并行成为行业主旋律,北京现代以一场意义非凡的品牌战略发布会,向外界宣告了合资品牌的破局之道——“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战略蓝图,同时揭开了北京现代智电转型的序幕,更以“真投入、真布局、真实力”的战略定力,为行业展示了传统合资品牌在新时代的突围范式。
战略升维:本土化深耕与全球视野的共振
面对中国市场的深度变革,现代汽车推出“三个本土化”战略举措:第一,进行本土化组织调整,成立中国战略事业部;第二,开展本土化研发合作,现已与宁德时代、博泰、毫末等国内领先的技术企业达成合作,将引入更多先进技术,打造更符合中国消费者的用车要求;第三,打造本土化新品体系,未来四年,每年推出2-3款能源车,涵盖轿车、SUV、MPV等车型,实现纯电、混动、增程全覆盖,将北京现代打造成全球出口基地。这一系列动作绝非简单的市场跟随,而是基于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精准洞察。通过将全球技术积淀与本土创新资源深度融合,北京现代正在打造“全球品质,中国制造”的独特竞争力。从2024年出口5万辆到2025年冲刺10万辆的跨越式目标,印证了其“反向输出”战略的成功——当“中国智造”标准开始引领全球市场,北京现代已然构建起“立足中国,辐射全球”的双循环生态。
技术破局:从“现代速度”到“品质主义”
现代汽车连续3年销量稳居全球前三,2024年全球销量高达723万辆,燃油车、纯电车、混动车、氢能源车多线并进;在新能源领域,纯电高端品牌艾尼氪布局10款产品;在氢燃料方面,2024年现代汽车集团海外首个氢燃料电池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基地“HTWO广州”开启全方位氢能示范运营;现代汽车集团研发的AAM商用飞行器、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和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从实验阶段转向全面商业化应用。现代汽车不仅仅是一家汽车企业,更是一家全球高新技术公司,全面致力于成为智能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供应商。北汽集团作为连续12年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是中国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之一,一直引领国内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2025年是两大股东赋能的北京现代稳步发展的第23个年头,累计投资1200亿元,累计销量超过1200万辆;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达到450多家,具备“Quality+”的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超低事故率”的安全性和“单车超百万公里”的耐久性,得到J.D.POWER等国际权威机构认可,连续多年蝉联“车辆可靠性研究”第一名,以及C-NCAP和C-IASI双优认证。当市场回归理性,“真质”成为消费决策的关键词,北京现代一季度销量逆势增长65%的市场表现,正是对其“品质主义”的最佳注脚。
价值重构:合资品牌价值维度的重新定义
在80亿元增资计划的强力支撑下,北京现代正在重塑合资品牌的价值坐标。如果说从“2026用户体验提升年”到“2027新技术亮剑”还只是蓝图规划,那么从年初“真质万里行”到“焕新一口价”,从春季精准的“一口价+交强险”政策到五月诚意满满的“疯狂会员月·三重礼”,这些既是对消费者真实用车需求实打实的回应,更是北京现代品牌重塑战略部署清晰的进阶转化。这种转化在一季度的战绩中可见端倪——一季度北京现代销量超过50000台,跑赢大盘,而且加速增长的势头明显,仅3月销量就达到19710台,环比增长65%,库斯途更是斩获“20万内合资MPV销量冠军”,当产品力、服务力、品牌力形成共振,合资品牌的价值维度正被重新定义。
站在累计销量1200万辆的新起点,北京现代的“2025品牌战略”既是宣言书,更是路线图。在智电转型的赛道上,它用五年磨一剑的ELEXIO证明“慢即是快”的哲学;在全球化竞争中,它以翻番的出口目标展现“中国基地”的底气;在用户运营层面,它用“真质”理念重构价值认知。这场由战略升维驱动的变革,不仅让“现代速度”有了新时代的内涵,更在合资品牌转型的十字路口,树立了一个值得行业深思的标杆——当全球视野与本土智慧深度融合,传统巨头依然可以焕发出超越新势力的生机和活力。
来源:车尚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