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的疯狂,却让“拼好饭”成为新王?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3:12 1

摘要:当此前铺天盖地的补贴热潮逐步降温,留给餐饮经营者的并非市场繁荣,而是一道极具挑战性的难题——长期被补贴“训练”的消费者,已形成对低价的强依赖与高期待,这种价格预期一旦形成便难以逆转。

当此前铺天盖地的补贴热潮逐步降温,留给餐饮经营者的并非市场繁荣,而是一道极具挑战性的难题——长期被补贴“训练”的消费者,已形成对低价的强依赖与高期待,这种价格预期一旦形成便难以逆转。

更棘手的是,大量餐饮老板正深陷“补贴后遗症”的泥潭:一方面,为维持订单量不得不延续低价策略,直接导致单品利润被压缩至微薄水平,甚至面临亏损风险;另一方面,一旦停止补贴,习惯了低价的顾客便会大量流失,转向仍有补贴的竞品。

更严重的是,部分区域商家为争夺客源,陷入“你降我也降”的低价恶性竞争,最终破坏整个区域的餐饮生态。当“烧钱换流量、靠补贴拉订单”的模式难以为继,整个餐饮外卖行业不得不直面核心疑问:失去短期补贴刺激后,真正可持续的增长引擎究竟在何处?

这一行业困境表明,餐饮市场渴求的不是“一时低价的间歇性繁荣”,而是脱离补贴依赖、能为商家提供“确定增长路径”的健康商业闭环。

而美团拼好饭近期披露的核心数据——日订单量已突破3500万单,同时入驻的餐饮品牌数量超5000个,其中不仅包含众多中小餐饮商家,更有肯德基、海底捞、瑞幸等国民级头部品牌的身影。恰好为行业破局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新答案:用高效率重构性价比,用确定性实现共赢局。


01 用高效率重构性价比


拼好饭模式的本质,是一场通过极致效率提升来重新定义外卖性价比的变革。

其并非依赖补贴撬动低价,而是从商家生产端、运营端挖潜,用效率红利换取“低价但不降低质量”的可能。例如在商家侧,拼好饭的核心逻辑是“以生产端效率提升换单餐成本降低”,其中“精简SKU,聚焦爆品”是关键抓手。

我们知道,传统外卖店铺往往需维护数十个甚至上百个SKU,既要兼顾不同口味需求,又要应对复杂备料:食材品类多导致采购分散、损耗率高,后厨需频繁切换菜品制作流程,人工培训成本高、出餐速度慢,最终推高单餐边际成本。

拼好饭模式则为商家减负:只需集中精力打磨几个核心套餐,在实现菜单极简化、制作标准化的同时,也在三个关键环节实现全方位的效率提升。

一是备料效率优化,集中采购核心食材,减少品类浪费,比如主打猪脚饭的商家只需专注采购猪肉、米饭、秘制酱料等少数食材,大幅降低损耗率;二是人工效率提升,后厨无需频繁调整操作流程,如同流水线般专注单一套餐制作,所以后厨面积小,店内2-4个员工就足够,员工也并不划分前厅后厨,有时甚至一个人就能兼顾到整个餐厅;三是出餐效率飞跃,标准化操作让出餐时间从传统外卖的15-20分钟减少至5-8分钟。这种生产端效率的质变,直接压降了每份餐品的边际成本,为 “极致性价比” 提供了坚实基础,而非单纯依赖补贴的短期行为。

正如美团核心本地商业CEO王莆中所举的炸鸡店例子,“只要一个可乐机一个炸鸡机器”,精简设备与流程后节省的人工、设备、管理成本,让餐品降价有了空间。

众多商家都是上述效率优势的集中受益者,例如一家黄焖鸡店老板,将大量订单集中到一两款爆品上,无形中降低了运营成本。自从其上线拼好饭之后,门店借订单集中的优势调整烧肉方式,从单独烧肉改为一锅煮5份肉,成本降下后,便做到比同行更低价。

而肯德基更是联合拼好饭在四川、重庆、宁波、绍兴等地联合开发锅盔堡、黄焖鸡米饭套餐,一份锅盔堡售价10.9元,一份黄焖鸡盖饭售价仅为14.9元,既贴合拼好饭用户的性价比需求,也延续了品牌对下沉市场的渗透策略。从目前成功试水试水来看,肯德基未来其大概率还将推出更多适配该渠道的新品。


02 用确定性实现共赢局


此外,拼好饭通过系统化重构餐饮外卖链条,将传统模式下高度不确定的“需求随机、成本波动、体验未知”转化为“三种确定性”,进而构建起可持续的共赢生态。

首先,为商家提供“需求的确定性”。拼好饭以“一口价”结算的爆品预购模式汇集订单,使商家能够提前锁定单量、精准备料,每一单都在计算好成本、利润上,有确定性收入。例如,老乡鸡通过拼好饭定制农家小炒肉盖饭,半年售出超200万单,单日峰值突破4万单;南城香上线麻婆豆腐等4款套餐后,日销近万单,甚至带动上游供应链增产近4倍。这种“以销定产”的逻辑,让商家能够聚焦少数套餐、标准化生产,显著降低人力和设备投入成本,通过薄利多销实现稳定收益。

其次,为骑手创造“履约的确定性”。通过集中配送、集单优化,拼好饭大幅提升了骑手的单位时间效率。传统外卖订单分散、路径随机,而拼好饭的聚合订单使骑手能在同一区域集中取餐、批量送达,减少了空跑和等待时间。这不仅降低了每单的履约成本,也让骑手在同等时间内完成更多订单,实现收入提升。例如在“与人拼单”模式下,骑手完成一次配送任务可以送多单,相应配送费会高于单个普通外卖订单配送费。

最关键的是,为消费者保障“价值与品质的确定性”。在极致性价比(如10元左右的品牌套餐)基础上,拼好饭通过“百万亮厨”计划推动品质透明化。全国已有超35万商家主动公开后厨实景,并通过“食安日记”功能动态展示卫生状况。网友实测发现,拼好饭与普通外卖在份量、食材上并无差异(如用户对比同一商家猪肘饭:原价20.28元,拼好饭仅12.9元,品质相同)。这种“看得见的安心”显著降低了消费者的决策风险,正如用户反馈:“拼好饭和正常餐不会特意做差别,从此我只点拼好饭。”

不难看出,拼好饭通过需求集约化、流程标准化与品质透明化,将零和博弈的旧模式转化为协同共生的新生态:商家稳订单、降成本;骑手提效率、增收入;消费者得实惠、享安心。这一模式证明,真正的可持续低价并非源于补贴,而是通过系统性效率提升与价值重构,让各方在确定性中实现共赢。


03 “拼”出新的增长版图


美团拼好饭的探索与实践,其价值远不止于为市场提供了一个低价选项,更在于它为后补贴时代的餐饮行业揭示了一条可持续的增长路径。

通过“高效率重构性价比”,拼好饭完成了一场深刻的供给侧改革,将传统餐饮复杂的、随机的运营,转变为精简、标准、可预测的柔性生产体系。而“用确定性实现共赢局”则进一步证明,健康的商业模式不在于一味的补贴内卷,而在于通过数字化手段重塑价值链,让商家、骑手、消费者与平台的利益同向而行。

这种模式不仅突破了“一时低价”的短期局限,更实现了对餐饮业本质的回归与升维——回归“以提升运营效率为根基”,升维至“以扩大共赢惠及各方”,最终服务最广大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这也清晰昭示:中国餐饮市场的未来,必将属于那些以技术创新赋能实体经济、切实惠及消费者的模式,而拼好饭的实践,正为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


来源:食部尚书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