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养殖鱼类水霉病防治要点分析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3 13:08 1

摘要:水霉病爆发前的两项关键预防措施,务必落实到位,切勿等到鱼体长出白毛才手忙脚乱。

水霉病爆发前的两项关键预防措施,务必落实到位,切勿等到鱼体长出白毛才手忙脚乱。

进入深秋,水温逐渐降至22℃以下,

此时便是水霉病爆发的高风险期。

目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池塘水温已降至17–18℃左右,

第一步应彻底捞除塘中的病鱼、伤鱼,

这些个体是水霉传播的主要源头。

第二步,使用“具为痛点”或硫醚沙星进行全池泼洒,

重点区域为投饵区及塘底淤泥区,

用量建议按产品说明,一般为硫醚沙星0.15–0.2克/立方米,

提前构筑水体消毒防线,

可比发病后补救节省近十倍的人力与成本。

若水霉已经发生,应如何科学治疗?

首先切勿盲目滥用药。

第一步,立即开启增氧机,

保持溶解氧不低于5 mg/L,

水霉在溶氧充足的环境中繁殖力大幅降低。

第二步,使用水杨酸(每亩·米用量100–150克)

或硫醚沙星(0.2克/立方米)全塘均匀泼洒,

每日一次,连续两天,

这两种成分能有效分解水霉菌丝,

抑制其进一步扩散。

第三步,停药三天后,

补充EM菌、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

恢复水体微生态平衡,

防止水霉反复发作。

请注意:治疗期间尽量避免大量换水,

频繁换水会导致水体偏瘦、藻相不稳,

反而加剧水霉蔓延。

水霉病本身并不难控制,

关键在于摒弃“重治轻防”的旧观念。

提前一步防控,鱼少受苦,

养殖人也无需深夜抢险,

更能节约大量治疗开支。

来源:虾说我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