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有平台中,京东率先晒出战绩,截至2025年11月11日23:59,京东双11成交额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天猫和抖音未披露最新战绩。
作者|亮亮
编辑|文定
又一年双11即将落幕。抖音、快手、小红书已于11月11日结束,天猫、京东、拼多多将于11月14日结束。
所有平台中,京东率先晒出战绩,截至2025年11月11日23:59,京东双11成交额再创新高,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单量增长近60%。天猫和抖音未披露最新战绩。
派代从星图数据处了解到,今年双11全网电商总销售额达16950亿元,同比增长14.2%。近几年来看,双11的增幅并不稳定,从2022年13.7%的增幅,滑落至2023年2.08%,去年增速有所回升,今年增速再次回落。当然,因今年双11周期是从10月7日开始统计的,较去年延长一周,直接对比销售额,可能存在误差。
今年双11,综合电商平台销售额累计达16191亿元,同比增长12.3%。星图数据显示,从销售额排名来看:天猫第一,京东第二,抖音第三。值得一提的是,即时零售销售总额已达670亿元,排名前三的依次是美团、淘宝闪购、京东秒送。
公开信息显示,2021年是天猫、京东公布销售额的最后一年,当年天猫双11成交额为5403亿元,京东双11交易规模约为3491亿元。双11自2009年开始,举办十六年来,一直维持增长的态势。到2022年,天猫表示双11销售额与2021年持平。
今年双11是一个特别的双11,消费者的消费激情逐渐褪去,商家们对大促的期待心逐年走低,平台们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那么,实际销售效果究竟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商家的声音。
中小商家普遍持平或下滑
个别类目商家大幅增长
每逢大促,必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和去年一样,双11期间,派代的商家群里很少有人晒战绩、晒后台截图。
部分商家表示,今年的成绩基本与去年持平,甚至略低。母婴亿级卖家老吴表示,“今年战绩比去年还要低,没有达到预期,原因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人群(婴幼儿)数量一直在下滑。”他感受到,今年双11,在广告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流量和消费力明显下降。
其中,多平台布局的商家,受影响程度可能会小一些。十亿级女装卖家阿华说:“整体战绩应该和去年差不多。其他平台大幅下滑,是去年的60%。抖音增长挺多的。”
据他分析,这和抖音提前开始双11有关系。“其他平台小二有让我们退出抖音活动,他们会有奖励。但是我们算了一下,可能抖音提前开也没多少损失。所以我们没有参加其他平台小二的这个对赌活动。”他透露道。
但也有部分商家实现了大幅度增长。电商数十亿级操盘手沈理告诉派代,截至11月10日中午,其销售额就已经同比增长了77%左右。“后面还有一波小高潮,整体预期同比去年增长一倍应该问题不大。”他说。
他进一步解释道,“今年在明星代言、头部达人带货上做了更新,站内付费砍掉了全站推广这个渠道,10月开始就重点蓄水做了拉新的动作。”
虽然沈理的店铺GMV表现优异,但他也明显感知到,今年双11的活动明显疲软,缺少活动氛围,“很多消费者对大促的热情没有了,消费力下降,靠商家的硬刺激。”
而在这种硬刺激下,“相比往年,退款率同比上升10%左右,站内推广费同比上升30%以上,出现了销售额增长,利润不增长的情况。”沈理补充道。
看完商家的情况,再来看看平台陆续公布的数据。商家们可以对比感受一下:
截至11月5日,淘宝闪购带来的新用户在双11期间的电商订单数已超过1亿;
10月9日至10日,京东Ap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7.6%;
10月9日至19日,抖音超4.1万商家直播销售额同比增500%,搜索带动销售额破千万元商家数量同比增147%;
10月11日-10月12日,小红书双11市集交易订单数同比增73%,销售额破100万的商品数量同比增长155%。
具体阶段性战绩见下表:
从网红主播的带货成绩来看,李佳琦、董宇辉、章小蕙等基本正常发挥,没有太大的“意外”。
10月15日,李佳琦淘宝直播间首小时访客人数增长超45%;
10月9日至10月31日,与辉同行直播间累计销售额超过18亿元;
10月26日,快手主播蛋蛋首场双11带货直播,开播三小时销售额突破10亿元;
双11开始后,小红书博主章小蕙直播间单场直播达成1.8亿元GMV,突破历史新高。
平台“使劲”找增量,商家却很平和
今年双11,节奏上,淘天基本保持不变,京东、抖音、小红书抢跑。
天猫10月15日开售,抖音电商双11是从10月9日0时正式开始,京东也在10月9日晚8点迅速开卖,小红书双11开首日则定在了10月11日。
除了时间外,与往年对比,今年各大电商平台的布局重点差异化明显。
区别在于,淘天集团引入超级增量淘宝闪购,抖音电商通过“直播+品类日”主打内容带货心智,小红书主打市集和买手直播,京东外卖首次参战双11,拼多多的打法则与往年类似。
具体来说,淘宝闪购第一次全面参战双11,采用“远场电商+近场零售”融合的模式,品牌商家如今可以直接通过线下门店接入系统,商品将同步到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进行售卖。用户下单后,将由门店或前置仓快速履约,订单实现“小时达”。
首批已有37000个品牌、40万家品牌门店在淘宝闪购全量上线,覆盖数码家电、美妆个护、家居生活等各个领域。双11期间,平台通过“千万免单”“88VIP五折外卖”“淘金币返现”三大全新玩法,激活包含“吃喝玩乐购”在内的大消费市场。
抖音电商自10月中旬起,围绕服装、家清、家居、宠物等行业开展了一系列品类日活动,联动商家、达人和用户,在不同行业内完成销售额冲刺人物。比如,洗护品类日实现了8大细分类目销售额破峰;家居品类日期间,家生活品类内容曝光286亿,超175个商家达人达实现年度生意破峰。
再来看小红书电商。双11前夕,小红书就发布了今年双11的明星买手直播阵容,除了董洁、章小蕙等老面孔外,还有林小宅、李小冉、黄灿灿、徐娇等新面孔加入,成为今年小红书买手直播的重要内容亮点。
今年年中,小红书不仅在APP里上线了“友好市集”和买手橱窗,向千粉以上的小红书创作者开放买手橱窗功能,还推出专属佣金减免、亿级流量资源扶持、亿元级规模的宠粉券等扶持。这也是今年双11小红书电商GMV的主要贡献场景。
虽然电商平台们都卯足了劲儿“找增量”,但商家们的心态却越来越平和。商家们逐渐对双11“祛魅”,大促筹备逐渐趋向于日常经营,给出的价格、投入资源、人力物力等不如从前。
在大促开始前,某亿级女装卖家曾向派代吐槽,自己没什么期待。“折扣下来,加上高退货率,很可能还会亏损;最近圈子里面在做的一件事就是涨价,一是因为高退货率的原因成本增加,二是应对双11大促活动。”
阿华也表示,“与往年相比,我们在双十报名的时候,减少了很多产品,报名活动的产品,和没报名的产品,销量变化不大。”
沈理认为:“传统电商平台今年的策略很明显的在保护大商家的利益,对于中小卖家来说反而更加的艰难了。直播电商的增长势头虽然还在,但已经形成了阶层固化,后来者很难有大的突破了。而且各大平台对无货源商家开始封杀了,这是不可逆的趋势,商家要顺势而为。各大平台正在清洗没有竞争力的小商家,响应反内卷。”
双11落幕,电商生意还有哪些增长空间
不管是商家、还是消费者,对今年双11的整体感受都是“静悄悄”。虽然电商已没有大的增长空间,但从大促中也能看到一些新机会。
那么,哪些类目还有增长?沈理观察到,目前电商行业中增长趋势比较明显的有宠物类目和运动户外类目。特别是生育率下降以后,猫狗的用品、食品增长迅速,而其他绝大部分类目都呈现下滑态势。
“情绪价值类的行业是增长的。比如IP公仔,毛绒玩具,香薰蜡烛等等。”阿华补充称,市场上一直不缺新赛道,那种能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赛道。
老吴则认为,当前电商行业的风口在跨境电商,而非国内电商。“其实部分行业的部分类目,都会有一些细分的增长,但我们这个行业(母婴)是下滑的,因为出生率在下降。目前电商的风口应该是比较少了,进来的都必须是正规军,如果要说有的话,应该不是国内电商,而是跨境。”
电商的风口一直变化,从货架电商到直播电商,从一个平台到另一个平台,从一个行业到另一个行业,抓住风口,起量更快。但现在电商行业似乎进入一个“暂时没有风口”或者说“风口少”的阶段,商家们要做的就是磨练好内功,精细化运营,等风来。
沈理认为,商家想做增量,就要多渠道布局,现在的纯存量时代,单一渠道的优势已经不存在。
今年上半年,沈理拜访了6家超级头部的电商企业,他们基本都成立了自己的IT部门。“进阶型电商人接下来的标配,就是拥有自己的数据库。对数据的充分利用和理解,把业务流和工作流打通。让效率最大化。接下来商家要配置AI+BI+RPA+TOOLS等才是增长风口。“他解释道。
食品类目亿级卖家Banson则表示,今年双11期间,他们整个团队都在修整和内训。“个人感觉没有流量风口和红利了,先搞好内部培训学习提升。把供应链能做到的产品优势全力最大化、运营执行落地全力以赴的做精细化、人才培养和引入机制更加合理科学化。”他说。
除了抓住风口和精细化运营,电商行业未来的增长,一定是合规的。
进入下半年以来,越来越多电商商家,尤其是直播电商商家,深陷税务风波。部分电商经营者通过拆分经营、隐匿互联网平台销售收入、虚假纳税申报等方式偷税漏税,被税务部门依法处罚。电商纳税新规落地后,电商税务合规已是大势所趋。就如Banson所说的那样,“商家要迎接合规高质量发展新的挑战。”
双11的“静悄悄”从不是电商行业的终点,而是精细化竞争的新起点。风口虽在迭代,但宠物、情绪价值、跨境等细分赛道仍藏机遇,存量时代的增长,从来都属于有准备的人。
打磨供应链、打通数据链路、布局AI与多元渠道,这些看似“慢功夫”的内功,正是穿越周期的底气。合规发展是底线,精细化运营是核心,只要商家锚定趋势、沉淀能力,既能在细分赛道扎根,也能在跨境蓝海拓疆。
来源:派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