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藏是一块神秘的土地,早在几十年前,去过西藏的战友,有的说西藏的好风光,有的说去西藏身体吃不消,高原反应大,忧虑再三,终于在好友管严的陪同下,在一个秋高气爽的的美好季节,顺利成行。
西藏是一块神秘的土地,早在几十年前,去过西藏的战友,有的说西藏的好风光,有的说去西藏身体吃不消,高原反应大,忧虑再三,终于在好友管严的陪同下,在一个秋高气爽的的美好季节,顺利成行。
当下飞机,踏上西藏拉萨这块向往已久的宝地,心情格外高兴,一是即将亲见令人神往的布达拉宫。二是自己的身体还特别适应。高原缺氧,接待的朋友还专门备有氧气,不仅没有用上,早上还和内地一样锻炼,算是过了缺氧的考验关。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就出发,参观布达拉宫,给我当向导的周红,是位40多岁的年轻人,已在西藏工作多年,是一个熟悉拉萨一草一木的老西藏了。我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了解了不少的当地的风土人情。
走进布达拉宫,周红如同一老练的导游,对布达拉宫发展变迁作了详细介绍:时光回到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实现了吐蕃各部的统一,为迎娶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彰显排场和便于以后的施政管理,迁都拉萨后,在红山上修建了红宫作为婚房。公元九世纪吐蕃王朝解体,红宫曾遭雷击与战火而成为废墟。时隔800多年后,五世达赖决定对布达拉宫重建和翻修。1645年动工,3年建成白宫,当作日常办公区。尔后动工翻修红宫,直到1693年基本竣工。对于布达拉宫的重新修建,清政府给予大力支持,康熙皇帝专门派遣114名满汉工匠参入修建。后历代达赖喇嘛不断扩建,直到1934年十三达赖喇嘛灵殿完工,布达拉宫才有今天的规模。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多次拨专款维修保护,至使布达拉宫美丽壮观,成为“活着的中华民族团结的教科书”。
布达拉宫被誉为“离天宫最近的宫殿”。按佛教坛城布局设计建造,海拔高达3700米,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房舍1267间,主楼高117米,共13层,集宫殿,灵塔殿,佛殿,办公,僧舍,学校为一体。布达拉宫建筑风格独特,形式均衡对称,色彩柔和分明。同山体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自然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壮美。更值得一提的是,整个建筑找不到一颗钉子,结合部全靠石料木料咬合。红白黄三色用牛奶,蜂蜜,石灰调和而成,具有防腐防异味的独特功效。白宫是历代达赖喇嘛施政和生活的地方。红宫是宗教活动场所。白宫环绕红宫而建寓意着西藏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宫内的豪华超出人们的想象。整座宫殿金碧辉煌,有着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华丽。五世达赖的金质灵塔用11万两黄金铸造而成,镶嵌的珠宝价值连城。雪城珍宝馆珍藏着300多件文物,件件都是无价之宝。布达拉宫居高临下,巍峨壮观,如同一座俯视众僧,抚慰世人的精神大厦。
布达拉宫是佛教圣地,也是西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象征。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遙远的神话时代,观音菩萨的弟子.大力候在喜玛拉雅山修炼,称为猕猴禅师,在此,被罗刹女爱上了,而且罗刹女坚决要嫁给他,并以死相逼。猕猴禅师无奈,求助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便应允了他们的婚事。婚后生儿育女,成为西藏高原的先民。由此看来,藏族同胞与佛有着不解之缘。
在宫内,看到佛教徒集体念诵经文的宏大场面,脑海里浮现了一令人费解的问题,什么是藏传佛教,它和其它佛教的渊源?周红如同一精通佛学的博士,对我所费解的问题也做了清晰的回答:藏传佛教主要是以藏语传承,起源于汉传佛教和印度佛教。公元七世纪文成公主出嫁,带着佛教经典和中原高僧,从此汉传佛教入藏。公元八世纪印度高僧莲花生进入西藏传播佛法,藏传佛教信奉释迦牟尼,同时尊祟莲花生大师,视莲花生为西藏第二佛。藏传佛教同时还有当地宗教苯教的文化元素。藏传佛教具有独特的宗教体系,它以“缘起性空”为哲学基础,主张万物依因缘生灭而无独立自性。强调“见行并重”,显宗与密宗相统一。教义以慈悲利他为核心。注重业力轮回,通过修行积福慧,追求“即身成佛”。在藏传佛教中,寺庙不仅是信仰的圣地,还是智慧的源泉。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宗教中占居主导地位。
周红在讲解中时不时地提到显宗,密宗,禅宗等概念,对于我这个佛教门外汉来说,难解其意,他便一,一作了解释:显宗,指公开教义,重逻辑思辩和经典阐释。禅宗,强调顿悟和心性觉悟,不立文字。密宗,依赖密法,仪轨,追求快速成佛。藏传佛教以显密结合为特色,显宗是基础,先显后密,梯次修行,僧人需先精通经典,再研修密法。
交谈中我们还谈到金瓶掣签,过去对金瓶掣签的了解可以说是一知半解,这次算是有了全新的认识。金瓶掣签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传承仪式,也是早期活佛产生办法的延续和完善。活佛转世来源于藏传佛教,早在公元13世纪,噶马噶举派的黑帽系首领圆寂后,该派为确保其派系的延续,推举一幼童为转世继承人,从而开启了活佛转世的先河。这一做法得到各派效仿,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承方式。早期活佛产生多是由巫师作法指定,这种办法弊端多,往往被利益集团所利用,引起佛教派系间的矛盾份争。为确保西藏的长治久安,清乾隆皇帝同班禅,达赖及高僧们商议,制定《钦定二十九条章程》,该章程的第一条款就明确规定金瓶掣签制度:在寻认灵童时,将灵童各自的名字及出生年月日用满.汉.藏三种文字写在签牌上,放入金瓶中,由四大护法共同选出真正有学问的活佛进行祈祷,经过七日的祈祷,最终由各呼图克图(活佛)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正式拈定转世灵童。如果候选灵童只是唯一,需报中央政府批准,无需金瓶掣签。这一制度在认定班禅.达赖时同样适用。金瓶掣签制度强化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行政管理,延续至今。为确保这一制度的实施,特别设置两个金瓶,一个在北京雍和宫,专门为蒙古地区的大活佛转世灵童掣签所用。一个在拉萨大昭寺,专门为西藏,青海等地的大活佛转世灵童所用。金瓶掣签是最高级的活佛认定方式。
当我问及班禅和达赖的关系时,周红觉得不好对答,于是我们带着谜团走访一寺庙老僧人,老僧人很客气地回答了我们所提问题:班禅和达赖是西藏的两大活佛体系。历史上同属格鲁派。格鲁派大师宗喀巴有两大弟子,班禅系弟子克珠杰,达赖系弟子根敦朱巴。两体系地位平等,互不隶属,因师承同源,彼此关系甚密。两系还有一不成文的规矩,即年幼者拜年长者为师,形成了循环往复,互为师徒的传承模式。活佛转世都需金瓶掣签和中央政府认定。老僧人的话简明扼要,算是解开了困惑我们的谜团。
一趟西藏行,不光开阔了眼界,还增长了知识,净化了灵魂,升华了境界,真是收获满满!
后记:为什么要写布达拉宫?我认为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最美的宫殿,我要把最美的宫殿献给难以去雪域高原的人!
来源:轻舟一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