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从容有余:澳申办COP31以为稳操胜券,但半路杀出土耳其…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3 12:50 1

摘要:在亚马逊河三角洲的岸边,企业和政府官员、活动家和游说者们挤在会议室里,努力想出各种想法和行动计划,以防止迫在眉睫的气候危机。

在亚马逊河三角洲的岸边,企业和政府官员、活动家和游说者们挤在会议室里,努力想出各种想法和行动计划,以防止迫在眉睫的气候危机。

每个代表团都有自己的利益,而联合国气候谈判的核心就是妥协。澳大利亚对此深有体会,因为它也在贝伦参与着自己的气候谈判。

澳大利亚和土耳其就明年气候变化大会的主办权问题一直僵持不下,双方必须在下周谈判结束前解决所有问题。如果两国未能达成协议,主办权将默认授予德国波恩,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总部就设在那里。

巴西更希望此事能早点解决,因为他们意识到,在缔约方大会的走廊里,关于下一任主席国的私下议论很快就会变得震耳欲聋,而双方都不会让步。

太平洋地区的强劲报价

早在 2022 年,澳大利亚就提出了与太平洋地区共同主办 COP31 的令人信服的方案。

在聚焦巴西热带雨林一年后,海洋成为了关注焦点。海平面上升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而太平洋岛民受到的影响最大。

斐济在 2017 年担任主席国,但会谈本身是在波恩举行的——2026 年将是世界亲眼目睹气候变化影响的机会。

对澳大利亚而言,展现对邻国的承诺是一种良好的国内政治策略。

“离家近意味着你可以为更远大的抱负腾出空间,”绿色和平组织澳大利亚太平洋分部的希瓦·古登说。“太平洋地区一直走在提出真正应对气候危机的雄心壮志的前列。”

但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这也是明智之举,澳大利亚与太平洋地区形成统一战线。澳大利亚的地位将得到巩固,太平洋地区也将在世界地图上占据一席之地。这似乎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主办权问题陷入僵局

时代变迁。如今,澳大利亚与太平洋岛国共同申办气候变化大会的努力似乎遇到了阻碍,甚至可能失败。

澳大利亚一直坚称,它拥有压倒性的支持,可以主办明年的峰会。

事实上,早在两年多前,我与外交界人士交谈时,他们就非常自信地预测,澳大利亚这次竞标注定会失败。当时的问题只是能否与土耳其达成协议,但人们普遍认为这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

最近有人提出了几种方案,其中包括据报道与安卡拉分担主办权。

“在竞选初期,人们普遍抱有相当程度的自满情绪,”目前身在贝伦的澳大利亚自然保护基金会的加文·麦克法泽安说道,“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国联合竞选总统会一帆风顺。”

但土耳其在主办权问题上毫不动摇。虽然这并非澳大利亚的错,但许多人认为,澳大利亚本可以做得更多,以提升其作为气候领导者的形象。

上周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领导人会议上,数十位领导人出席,其中包括英国首相基尔·斯塔默和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和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均未出席。这并非澳大利亚积极参与气候行动的有力信号。

上周,帕劳总统苏兰格尔·惠普斯二世(Surangel Whipps Jr.)在接受ABC采访时表示,现在是“关键时刻”,他一直是太平洋地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认为,阿尔巴尼斯的参选有望“推动土耳其越过底线”。

有很多东西要失去?

举办气候大会是阿尔巴尼斯的竞选承诺,但这并非一项普遍受欢迎的政治举措。

尽管批评人士经常提到在这里举办气候变化大会的费用——最近的报道称费用高达 10 亿澳元(6.5 亿美元;5 亿英镑)——但支持举办气候变化大会的人谈到它将给澳大利亚,特别是举办地阿德莱德,带来投资和旅游业。

但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澳大利亚也将失去很多东西。

近年来,联合国气候谈判饱受诟病。去年在阿塞拜疆,总统称天然气是“上帝的恩赐”。而前一年,谈判则在迪拜举行——迪拜位于世界上最富有的石油产区之一。

如果土耳其获胜,它将与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保持密切联系,而这两个国家都曾阻挠过去在气候行动方面取得进展的努力。

因此,有人认为澳大利亚可以帮助扭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形象。其理念是,澳大利亚是“好国家”之一,致力于减少碳排放,并通过多边合作实现联合国目标。

然而,这种说法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国,也是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的人均排放量也位居全球最高之列。

尽管阿尔巴尼斯已做出强有力的承诺来应对气候变化——他的政府最近承诺到 2035 年将排放量降至 2005 年水平的 60% 至 72%——但他的政府最近也扩大了西北大陆架,这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天然气项目之一。

它正努力拥抱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但它也知道,它的忠诚和财富都在于化石燃料出口。

气候变化与能源部长克里斯·鲍文一直大力支持澳大利亚联合主办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但多位消息人士告诉我,阿尔巴尼斯总理和外交部长黄英贤对此并不热衷。

澳大利亚愿意接受这样的审查吗?如果申办失败,或许并非所有政府官员都会感到沮丧。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世新杂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