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十五五”规划《纲要》的建议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3 12:41 1

摘要:人是人类社会的核心,是一切人类社会财物的缔造者和最终使用者,一线劳动者是一切人类社会财物创造行为的负担者。国家是综合职能最全的人类社会组织,国家的最核心职能是统筹管理人民的综合劳动创造成果。钱是以国家军事力量为后盾的人际生活物资交换价值兑换中介,与特定生活物资

人是人类社会的核心,是一切人类社会财物的缔造者和最终使用者,一线劳动者是一切人类社会财物创造行为的负担者。国家是综合职能最全的人类社会组织,国家的最核心职能是统筹管理人民的综合劳动创造成果。钱是以国家军事力量为后盾的人际生活物资交换价值兑换中介,与特定生活物资兑换比值相对稳定是钱币被人民信赖的基石。因此,经济发展规划必须立足于现在,统筹兼顾为长久可持续繁荣发展打好基础,只考量以钱币计价的经济总量增长不考虑各劳动人群分配情况的规划不可取、只顾当前经济总量增长不对未来储蓄发展潜力的规划不可取、只为现有人群谋生活福祉不预留资源给子孙后代的规划不可取,现对“十五五”规划《纲要》的部分建议:

一、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举措

科技发展不能以替代人类从事主动劳作为目标

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是人类通过主动劳作获取生活物资的核心三要素,科学技术有助于提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主体素质、有助于改造劳动工具使其更有利于提高人类的综合劳作效率。然而,科学技术本身具有多面性,它可以为人类服务也可能危害人类社会持续繁荣发展,譬如火药最初为治病的良药,如今它被广泛用于制造杀人工具。因此,科学技术发展必须远离不破坏人类社会持续繁荣发展的底线,利用科学技术开发的生产劳动辅助工具不能以替代人类日常劳作为目标,部分嵌入人类智力的生产劳动工具应该积极投入到人类无法企及的劳动领域,比如国防、太空、深海、深井等。

二、关于建设强大国内市场的举措

均衡不同劳动成果的相对比价才能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

人类社会不怕生活物资匮乏,就怕财物分配结构性失衡,农耕、畜牧是人类一切主动劳作行为的基石,农民和牧民也是一切人类社会生活压力的最终承受者。然而,纵览千万年人类社会文明进化历程,农民和牧民在整个人类文明进化历史长河中的权力分配占比非常低,以至于每个朝代更替的核心原因都集中到了一个点——一线劳动者不堪重压被迫奋起反抗。

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然而,所有人类社会组织的掌权者都难免将自己的生活私欲凌驾于他人之上,给自己和与自己关系亲近一些的人分配更好生活物资属于常态。作为人类综合职能最全社会社会组织的掌舵人,公务员同志从未完全避免按照自主意志调配社会财物分配的动机。

2020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94万亿元;2021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2万亿元;2022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3万亿元;2023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4万亿元;2024年全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2.3万亿元。近几年,官方公布的粮食总产量约1.3万亿斤,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为1.18元/斤,早稻最低收购价为1.27元/斤,中晚稻最低收购价为1.29元/斤,粳稻最低收购价为1.31元/斤。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一对比就是千疮百孔。年轻人不乐意从事一线劳动、消费乏力、婚育积极性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便是,以增值征税为基础的国家财税结构,当转运销售生活物资的价值超越直接生产劳动所得时,从事直接生产的人员必然减少,如此必然导致生活物资循环梗阻。

三、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举措

不在办公室规划指导农村农业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育种、灌溉、追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农耕技术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基础,科学技术为农业耕种服务也大有可为。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人类步入文明发展时代的基石,是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食料之源。然而,受制于土地、水源、阳光以及植物生长机理限制,农业不可能完全随人类意志保持增长,遭遇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还可能完全劳尔无获。因此,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议:

1. 不能以大搞工程建设推动农村现代化,要以提高农牧产品相对钱币的兑换价值助力乡村振兴

2.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以投资建设成本计,应该以同区域田地粮米长久出产量考评农田标准的高低

3. 教育工作应当为农业服务,不能让受过高等学识学历教育的人无法立足农牧业,不能让农牧业家庭无法供孩子接受高等学识学历教育

4. 贯彻“耕者有其田”的人类生产资料分配体制,将田地的耕种使用权随耕种者流动而变动

5. 禁止以公司化耕种为幌子兼并土地耕种使用权,坚决查处以规模化耕种为名片区农业补助

6. 坚决遏制土地耕种使用权商品化,严防乡村级公职人员及其它人吃土地的租

7. 禁止以办公室专家的做派指导农牧民该怎么维持生活,禁止与促进农牧业生产无关的文化地标建设,禁止以发展旅游为名扰乱正常农牧业生产

四、关于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举措

理清城镇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职能才能规划建设好城镇

鲁迅先生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自然环境是人类最坚实的家园,农村是人类开启大规模主动劳作之后,主动改造形成的能够相对稳定获得生活物资的固定聚居区。城镇是人类主动生产劳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形成的生活物资交换的集散中心,它不是人类生产生活物资的源头,它是促进人类生活物资交换的泵送系统。

1. 不片面以城镇化率的高低评判社会的繁荣发展程度

2. 不能以钱币使用数额的大小评定城镇的繁荣程度,因为相同数量&质量的生活物资相对钱币价格的高低并不影响它们对于人类的使用实效

3. 不过度劫掠农村推动城镇发展,典型者当属不能将生活物资的流通交易附加价值抬到高于第一生产价值

4. 不以教育、医疗和金融公共资源配置倒逼人民进入城镇生活

5. 城镇公共资源不能过度商业化,比如单个停车车位的年收费额不能高于同地区半亩田地的年产值、公共文娱设施的管理权不能被售卖给盈利性社会组织

6. 城镇公共资源使用权应对15岁以下孩童完全免费,比如公交、地铁、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以切实减轻城镇年轻家庭生养孩子的综合负担

7. 当明文禁止老人以长辈优先为由与孩子们争抢公共文娱资源的使用权

8. 尊老应以精神关怀为主,爱幼必给予足量的社会财物支持

五、关于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举措

鼓励勤劳致富必须抑制过度利用先占资源优势寻租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粮米、果蔬、被服、鞋帽、住房、厨具、餐具、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人类所使用的一切生活物资,都是付出主动劳作之后收获的回报,主动劳作也是任何人获得生活物资的唯一可持续性手段。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耕田种地的农民收割粮米、畜牧养殖的收获动物肉+蛋+奶,拥有农田和牧场的人民生活多依靠自给自足。农牧业为主的时代,绝大多数人也不用担心现代人担忧的就业问题。然而,自人类开始利用附带动力机械工具辅助生产劳动之日起,城镇逐步取代农村成为人们主要的聚居区,就业也逐步成为城镇居民必须面对的谋生问题,就业也成为国家行政管理必须考量的民生问题。现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建议:

1. 从政府公务机构开始严格执行劳动法律,切实减少非必要性形式主义工作

2. 切实禁止非人力不能胜任的工作岗位被嵌入部分人类智力的附带动力机械工具替代

3. 所有职业工作岗位绩效考评必须考虑雇员生育儿女的现实需求,同类岗位有抚养儿女的雇员应获得相对更高薪酬

4. 优化社会职业分工结构,努力减少冗余性工作岗位,比如各级各类会务茶水保障岗、各级各类安保岗、足浴按摩岗、理疗保健岗、安全文明监督岗

六、关于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的举措

个人劳动所得当又明确的基准,任何两个人的年劳动所得差值不应大于三

人类社会不怕生活物资匮乏,就怕财物分配结构性失衡。农业、畜牧、渔猎、教育、医疗、商贸、公务......现代人类社会是一个既有劳作分工又必须协同互助的命运共同体,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完全独立自存。然而,不同职业在人类社会组织结构中所占的财物分配调配权却完全不同,更准确的说公务人员占据人类社会财物分配调配权的权柄。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农民最早吃到新长成的粮米、牧民经常喝新鲜的牛乳、渔民吃海鲜不隔夜......所有掌控资源的人,都难免以自我为中心分配资源的使用权。当今人类世界,所有国家的富人都靠近权力,所有高酬劳者都拥有资源分配制度设计权。正所谓“过犹不及”,适度劳动收益差有助于激活人民的主动劳动创造热情,但收益差距过大则必然酿成社会危局。因此,对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议:

1. 所有薪酬体制确立以当地农田平均收益为基准,所有劳动者的综合薪酬不高于此基准的三倍

2. 严格控制生活物资的流通交易价值增量,任何生活物资的流通价值增量不能超过其初始生产成本

3. 所有公务和事业单位不得举债为自己发薪酬,为文娱、体育等人员的设置薪酬上限

4. 严控先占利益者利用掌控的资源寻租,比如限制平台经济体的抽成不得高于3%、住房和商业场地的租金价格每平方米不高于当地粮米的最低销售价、任何地区的单个车位年收费额不应高于当地每亩田地的年净产值

5. 征收财富资源占有税、大额遗产继承税和大额财产转移出境税

七、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举措

人口生育能力是教育是否符合人民预期的最不会撒谎的力证

《管子·牧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知识产生于人类对日常生活经历的归纳总结,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引导孩子们更好适应生活环境。因此,教育并不属于人类社会有直接劳动成果产出的事业,不能要求教育活动有明确的财物产出,更不能以加重人民生养孩子的综合负担而办教育。

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何评断?不是调查问卷,人口生育能力是最不会撒谎的力证。因为,如果供孩子接受教育不影响家庭日常生活,那聪明的人们一定会积极多生孩子;如果孩子们接受教育之后能有较好发展前程,那人民没有任何理由担忧孩子们的未来生活,更没必要多花钱为孩子补习买心安;如果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环境优良,那人民自不必担忧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被损坏、不必担心学校供应的餐食不合格。为此,建议:

1. 无论公办还是私办教育机构都不能以即时盈利为目标,公办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除教辅教材之外的任何费用,私办教育机构的课时收费不得高于当地工作计时薪酬

2. 努力避免学业内卷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避免以学分高低评教育成效,避免以人均受教育年限论教育功绩,避免学校教育过度使用电子产品

3. 优化社会教育环境,严控以学历孩童为对象的电子游戏、严管有损孩子们身心健康的信息借到网络肆意传播

4. 深化教育活动与生产劳动实践结合,避免教孩子们读“望天书”

5. 学校教育授课时间应与当地工作时间衔接,减小家长工作时间与接送孩子的时间冲突

6. 不将公办教育资源与社会保险等费用征缴挂钩

八、关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举措

社会保险应当以不增加人民当下生活负担、不劫掠未来保现在为宗旨

社会保险,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它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分项,是国家行政统筹管理社会财物的一种转移支付形式,也即是说必须有生产劳作的成果,国家才能通过统筹手段让社会保险持续运行,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各分项保险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 :缴个人月薪的24%(用人单位缴16%【部分地区为22%】,个人缴8%);没有工作单位的缴个人月收入的20%

医疗保险 :缴个人月薪的8%,没有工作单位的缴费每年不同(2025年缴400元每年)

失业保险 :缴个人月薪的1%

工伤保险 :根据行业风险程度不同,费率在0.2%-2%之间

生育保险 :缴个人月薪的0.8%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无论单位缴费还是个人缴费,社会保险的担子最终必然落到一线劳动者肩上,也即约有近30%的社会财物被社会保险统筹。于是,当下经济发展遭遇了消费乏力、年轻劳动者婚育积极性不足、人口生育能力多年持续下滑的窘境。有鉴于此,社会保险必须做出根本性变革才能有助于社会长久持续繁荣发展,变革的建议:

1. 社会保险当确立生育保险为重心,将统筹财物的80%用于补助生育

2. 各级各类公职部门的社会保险缴费额不得高于当地最低工作薪酬

3. 所有退休人员领取的社会保险养老保障金不得高于当地最低工作薪酬,改成养老金为老年生活保障费

4. 不塑造社会保险养老优于养儿防老的舆论

九、关于优化生育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

人口生育能力笃定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趋势,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负则国负

人是人类社会的核心,人能切只能依赖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维持生存,生育是确保人类社群持续繁衍的根本,生养孩子必须有足够的生活物资和照护时间保障。有鉴于此,建议优化生育政策和激励措施如下:

1. 坚定不移地落实一夫一妻制和养儿防老传统,坚决遏制婚恋行为过程中的过度金钱交易行为,坚决打击性资源交易行为和变相性资源交易行为

2. 恢复乡村土地、山林和牧场随人口增减变动的鼓励生育政策,城镇职业工作绩效必须计算生育价值,全社会公共资源(包括所有允许收费的自然风景区和古迹、公共交通)无偿向未成年人开放

3. 不以政府负债的方式发放各种补贴,中长期政府债务本质上必然由孩子们未来偿还

4. 坚决打击把孩子们当摇钱树、损害孩子们身心健康的追逐短期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商贸行为

5. 切实完善居民聚居区的儿童游娱设施建设,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成群结队的玩儿起来

十、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应该兼顾老年、青壮年、青少年的代际均衡发展

生-老-病-死是自然生命轮回的基本规律,也是人类无法逃避的基本生命旅程,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然归宿、唯有积极生育繁衍能让人类社会事业持续繁荣发展。新中国70多年发展历程,我们先后经历了人多力量大的人口恢复性增长和只生一个好式的强迫限制性计划生育,改革开放之后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轻慢生育,导致全国不同年龄段的人口分布严重失衡——

1949年至1959年总计出生人口1.912亿、1960年至1969年总计出生人口2.365亿、1970年至1979年总计出生人口2.167亿、1980年至1989年总计出生人口2.209亿、1990年至1999年总计出生人口2.085亿、2000年至2009年总计出生人口1.626亿、2010年至2019年总计出生人口1.644亿......适龄劳动人口缩减&退休养老的人口增多,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持续繁荣发展的最大障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每个人都必然老去,逐步失去生活独立自主能力的老年生活理应被保障。但是,人类社会事业的发展脚步必须向前,人类社会理当将生活物资的配给结构重心向儿童倾斜,关于应对老龄化的建议:

1. 赡养老人的核心责任回归家庭,儿女才是老有所养的最踏实依靠

2. 社会统筹型老年生活保障费用不高于当地最低工作薪酬,毕竟老人的生活用度无须抚养孩子

3. 老年是病患多发期,常见普通病患治疗应给予优惠,但不能过度医疗、不能以医药为老人续命

十一、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举措

符合自然物质轮循特质的发展才是真绿色发展

植物依赖水土和阳光维持生长、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料、微生物分解植物和动物遗骸......生命物质是自然物质轮循体系中的搬运工,自然没有任何不可被循环使用的物质。相反,人类通过主动劳作生成的许多物质都不能自然物质轮循体系快速消化,人类工业废弃物是环境污染的根源。

水力、风力、太阳能是人类公认的三种可持续循环利用的能源,也是人类必须耗费大量财力投入才能捕获的清洁能源。且除水力之外,风力和太阳能的分布都特别散、特别不难做到集中捕获,制造风力和太阳能捕获工具也非常耗能、使用风力和太阳能捕获工具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难以估量。建议:

1. 不在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新建风力和太阳能收集工程、

2. 不占用耕地新建风力和太阳能收集工程、不破坏山林新建风力和太阳能收集工程

3. 发展以电力为代表的新交通动力应充分考虑电池回收处理

4. 不能以绿色出行为由补贴推广资本控制的共享出行工具

来源:育邻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