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这条热搜时,我正把第3杯浓普洱灌进嘴里——65℃,空腹,一口闷。
“天天喝茶养肝,结果肝先废了。
”
刷到这条热搜时,我正把第3杯浓普洱灌进嘴里——65℃,空腹,一口闷。
下一秒,手机弹出国际肝脏协会刚发的白皮书:全球12%的药肝是喝茶喝出来的,亚洲人占快四分之一。
我盯着杯子,瞬间后背发凉:原来烫茶+空肚子,肝损伤直接翻3倍。
我连夜把家里茶柜翻了个底朝天。
那饼标榜“十年陈”的普洱,背面霉点像撒了芝麻;网红酵素茶,菌落总数超标37倍;更离谱的是“古法后发酵茶”,黄曲霉素B1检出率8.3%,远超花生米的毒度。
卖家还在直播间吼:每天三杯,清肝降脂。
我寻思,这哪是清肝,是清命。
去医院蹭了个免费筛查,护士抽走两管血,加做新指标miR-122。
报告出来,箭头往上飘,比转氨酶灵敏得多,医生说再晚半年,肝穿就是霉菌性肝炎的典型案例——跟浙江那位老茶头哥一样,自己囤茶自己喝,最后把肝脏喂成蘑菇培养皿。
我把报告甩进家族群,老妈秒回:花草茶总安全吧?
我甩给她国家药监局5月通报:21批次“养肝花茶”里,14批偷用克百威,农药名字听着就像杀虫剂,因为它就是。
群里瞬间安静,没人再晒下午茶照片。
现在我家杯子换成智能温控,茶温锁在55℃。
每天茶多酚不超过300mg,大概两杯淡茶,喝完灌200ml白水冲代谢。
吃药前后两小时不碰茶,实在馋嘴就泡“中茶108号”,低单宁酸,官方盖章的护肝品种。
茶协新出的“护肝认证”我也扫了码,9项毒素+56项农残+5项重金属,一页合格报告比啥广告都香。
国家智慧健康茶饮平台已上线,输入产品编号,毒茶秒现原形。
茶无罪,错的是喝法。
烫、浓、霉、空腹、加药,每踩一次雷,肝就默默替你挡枪。
想养生,先学会给茶降温、降量、降毒,别让一杯好茶变成索赔无门的慢性毒药。
来源:花开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