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安:凤山文化节让两岸交流合作更紧密 年轻一代逐渐成为交流主角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2:35 1

摘要:11月10日,以“福见千年凤山圣地,传颂忠孝仁义美德”为主题的第十届南安凤山文化活动周在南安市诗山凤山寺文化广场启动。自2010年开展以来,该活动已成为南安对外开放交流的重要窗口,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交流合作的宽广平台。

11月10日,以“福见千年凤山圣地,传颂忠孝仁义美德”为主题的第十届南安凤山文化活动周在南安市诗山凤山寺文化广场启动。自2010年开展以来,该活动已成为南安对外开放交流的重要窗口,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交流合作的宽广平台。

凤山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凤山文化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千年名刹凤山寺是全球广泽尊王信俗的发源地。奉行“忠孝仁义”的广泽尊王信俗以行孝、爱民、保安、护国的人文品格为核心,成为闽南地区与台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文化认同和情感交流的纽带。近年来,凤山寺先后获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中国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广泽尊王信俗被评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十届南安凤山文化活动周邀请我国台港澳地区和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越南等国家的百余座宫庙代表、华人社团齐聚凤山,共扬祖庭文化。活动周全方位、多角度展现文化渊源与血脉亲情:既有闽南传统“成人礼”,让海内外青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找寻文化根脉;也保留“广泽尊王——千秋文脉仪典”古礼,展示信俗非遗魅力,将传统香火祭祀升华为文化盛宴。同步举行《闽台缘》微缩展览暨同宗村族谱展、闽台非遗文化体验工坊、凤山祖庭文化交流会以及系列民俗展演等精彩活动。

南安市市长王连赞表示,举办本届活动周既是对千年文化积淀的深情礼赞,更是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美德的有力号召。期待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搭建起文化交流、情感交融、合作发展的广阔平台,让凤山文化为促进两岸心灵契合、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助推南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文化动力”。

青年成为传承文化主力

青年已开始成为两岸文化交流主力:今年前来参加活动的近600名台湾嘉宾中,青少年占比超过50%。

来自高雄的小汪出生于1996年,他从小接触凤山文化,“广泽尊王根在南安,圣公信俗从闽南传播到台湾和全世界,‘忠孝仁义’精神引导我们青少年成长”。来自台南的小黄出生于1997年,她打开手机说,“年轻人用科技手段弘扬凤山文化”。她已通过抖音、小红书等APP平台,上传多条凤山文化相关短视频和笔记。

来自台南的郭先生对两岸交流有着更深的认识和体验。今年40岁的他从20岁上大学起就频繁参与两岸交流活动,近十年已往返20多次。“从参加棒球、垒球比赛,到信俗活动,我在大陆交到了很多朋友。”他说,“每交流一次,对两岸同根同源的认识就强化一次。”

十六岁成人礼中,学生们向父母长辈鞠躬、奉茶,感谢养育之恩;家长将家书交给孩子。(来源:泉州网)

本届活动周准备了不少面向青少年的活动。11月9日,一场闽南传统“成人礼”在诗山公园举行。50对年满16周岁的两岸及港澳、侨籍学子身着传统汉服,通过跨越成人门、敬长辈敬师长、集体宣誓、赠与礼包等仪式,在师长见证下完成闽南传统“成人礼”。一位台籍学生家长动情地表示:“这个仪式让孩子记住自己的根!不管是台湾还是大陆,我们都是中华儿女,这份文化血脉是相通的。”

“‘成人礼’以孝道薪火映照两岸”,南安市诗山凤山游览区管理处主任陈伟治介绍,在闽南和台湾流行“做十六岁生日”的习俗与广泽尊王十六岁坐化有关。

10日至11日,“丝路寻梦·溯源之旅”组织台港澳同胞与侨胞青少年参观非遗工坊、现代化企业及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在看家乡厝、品家乡菜、叙家乡情中,沉浸式感受祖籍地的发展变迁,唤醒

深植于心的“乡愁记忆”,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

南安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引导年轻一代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热爱,推动凤山文化在代际传承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泉台文化交融越来越深

南安是200多万台湾同胞的祖籍地,当前泉台、南台文化交融越来越深,越来越多台湾乡亲来到泉州、南安寻根谒祖,来闽创业、就业、生活。闽南文化已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纽带。

台湾奉祀广泽尊王的庙宇已超680座,信众更逾800万,广泽尊王信俗已融入台湾百姓生活。每年都有近万名台湾信众跨越海峡来拜谒祖庙,其中不乏年轻面孔——他们带着对文化根脉的好奇与虔诚而来,“忠孝仁义”的精神在新一代中接续传承。

对于未来,陈伟治表示,凤山游览区将聚焦“守正”与“融通”弘扬凤山文化。一方面,将持续加强祖庭保护与文化研究,推动凤山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千年文脉生生不息;另一方面,将深化与海内外分庙、华侨社团的合作联动,弘扬“凤山祖庭文化”,让祖庭香火远播五洲,文化价值润泽四海。

记者:蔡奇凡 吴雅清 翁一灵

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来源:海丝泉州文旅之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