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菜根谭》说:“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越来越追求速度。
出名要趁早,最好是暴富,办事就是手指动一动。
抱着手机,就是等一个验证码,都显得很不耐烦。
《菜根谭》说:“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干着急,除了增加内耗,就没有别的好处了,反而是那些不急的人,后来者居上。
更可喜的是,因为走得慢,一路上的风景都没有错过。
一个家庭,只有不着急,才能够享受当下,立足当下,奔赴未来。
01
夫妻不着急,爱一辈子。
作家木心写了一首很优美的诗。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一辈子几十年,爱一个人都觉得太短了,为什么要迅速走到终点去呢?
太多的夫妻,因为急着要致富,要房子和车,还急着要知道,是否会相伴到老,反而吵吵闹闹。
能够一起白头的夫妻,过日子不急躁,有谋划,也预备了一起熬过低谷。
北宋末年,有个叫程万里的小官,在北宋灭亡时,被掳到金国的兴元府。
有一个同样是从北宋掳来的女子,叫白玉娘,反复鼓励程万里,还是要振作起来,逃出去,到南宋去做官。并且,他们在兴元府的安排下,做了夫妻奴隶。
程万里借助帮主人去送贺礼的机会,经过鄂州,逃到了临安。
若干年之后,程万里做了南宋的将军,然后派人去兴元府打听白玉娘的下落。一对苦命的人,终于成为了夫妻。
诗曰:“六日夫妻廿载别,刚肠一样坚如铁。”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怎么就要一次性把恩情消耗光呢?
有一种说法,夫妻缘分,是上辈子留下的情债。若是还债完成了,就要分开了。
一天就还完债,应该你不乐意吧?还是慢慢来,细水长流。
也许一辈子都还不清,那也没有关系,下辈子还要相爱。
最难的日子,夫妻一起工作,面包总是会有的;两地分居的日子,念念不忘,必有重逢;最幸福的日子,不忘旧时苦,谁都不变心。
02
育儿不着急,稳中求进。
有人说:“教育孩子,就像是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父母走得很快,也没有耐心,儿女就气喘吁吁,被拽着走。
不管儿女如何奔跑,都不会让父母满意。
不同的年龄,出生在不同的年代,也面对不同的机遇,还有不同的认知,形成了父母和儿女的差距。
当父母操之过急的时候,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看看西汉名人班超的成长历程,就知道,为什么不着急成长了。
他小时候,遇到一个看相的人,说:“你额头如燕,颈脖如虎,飞翔食肉,这是万里封侯的相貌。”
家人听了,淡然一笑。
班超读书多年,然后帮做官的哥哥做抄写的工作,一写就是十余年。
有人嘲讽班超,他从容地回答:“无知的人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
直到奉车都尉窦固出兵攻打北匈奴,班超才正式出山,做了外交官。
寒窗十年,一举成名天下。多数的孩子,都要走这条路。若是不走,那么到社会上,还得吃更多的苦,把人生的阅历变成智慧,到中年才有起色。
很多大人,到了五十岁才有起色。要知道,这些大器晚成的人,一开始也是孩子。
允许孩子慢慢来,只要没有学坏,那么每一步都会有用。就算走了弯路也不怕,毕竟目标是对的,还有了曲径通幽的喜悦。
03
赚钱不着急,日积月累。
《桯史》中有一个故事。
有一个读书人,看到邻居发财了,非常羡慕,于是去邻居家请教。
邻居说:“发财的道理,等你斋戒三天后,再来,我就告诉你。”
过了三天,读书人再次上门。
邻居说:“一般发财的方法,应当先除掉五种贼。”
读书人追问:“什么贼?”
邻居说:“就是世上所说的仁、义、礼、智、信。”
读书人听了,哑口无言。要一夜暴富,那就只能违背道德,突破法律。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若是得到这样的钱,还敢好好过日子吗?
道理很明显,谁的钱财,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慢慢积累的,甚至从牙缝里省出来的。
一个家庭,要变得很富贵,不仅是一代人努力赚钱,还要每一代人都有德行,敢于推陈出新。避开了富不过三代的规律,一代更比一代强。
看看曾国藩的家庭,祖父种地,供养父亲这一辈的人读书。父亲中了秀才,得到了读书的好处,然后教导曾国藩这一辈的人读书。
果然,曾国藩中了进士,兄弟曾国荃等人,都做了官。依靠好的家风,家庭从此兴旺发达。
关于家庭成功,曾国藩总结了几句话:“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必不能妥善......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真正的富贵,是赚钱和提升精神,同步进行,相得益彰。
始终逃不过,“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的道理。
04
《菜根谭》里说:“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一个人的成功,是厚积薄发,一个家庭的成功,也是如此。
看春天的花,开得早的,很容易遇到倒春寒,并不鲜艳,还夭折了果实;那些晚开的花,绽放到极致,也多半有硕果累累。
我们经营家庭,不仅是管好自己这一代,还要有世世代代的格局。
慢慢来,与其去买一朵玫瑰,插在花瓶里,不如撒播一粒玫瑰花种。
慢慢来,与其一口气跑到终点,不如从容前行,欣赏一路上的风景。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来源:布衣粗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