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祖先的遗骨被像牲口一样捆走,孩子们哭着去抢,却被枪托砸开!” 2025年11月,日本京都大学公开的馆藏清单引爆舆论——这所知名学府竟长期藏匿466具琉球人遗骨,而背后是一段持续百年的殖民掠夺与文化灭绝黑历史。
“祖先的遗骨被像牲口一样捆走,孩子们哭着去抢,却被枪托砸开!” 2025年11月,日本京都大学公开的馆藏清单引爆舆论——这所知名学府竟长期藏匿466具琉球人遗骨,而背后是一段持续百年的殖民掠夺与文化灭绝黑历史。
1879年日本吞并琉球王国后,一场以“学术研究”为名的系统性盗骨行动正式展开。京都帝国大学(京都大学前身)的学者团队,在殖民当局默许与军方支持下,闯入琉球各地墓地,就连琉球王室专用的“百按司墓”都被强行炸开,先王遗骨被塞进木箱连夜运往日本本土。
从王族圣地“斋场御狱”到海边洞穴的“祝女墓”,从平民坟茔到贵族陵园,日军带着铁铲麻绳四处掘墓,甚至将“软体组织尚未完全消解”的骨骸直接掳走。琉球民众拼死反抗,有人用身体护住祖先墓碑,有人偷偷转移遗骨深埋地下,却终究抵不过日军的枪口与暴力。一位老人的日记里,记下了这段锥心之痛:“他们把祖先的尸骨捆起来拖走,我们的孩子被枪托打哭,却连一片碎骨都留不住”。仅学者金关丈夫一人就盗掘约80具遗骨,另一位研究者三宅宗悦更是掠走超百具,这些遗骸最终大多流入京都大学,沦为实验工具。
这场盗挖绝非简单的盗墓行为,而是日本精心策划的文化殖民骗局。主导研究的京都帝国大学教授清野谦次,带着明确的政治目的——通过测量遗骨、拆分分类,在头骨上标注编号刻画记号,炮制出“日琉同祖论”的伪科学假说。
这一理论妄图从体质人类学上“证明”琉球人与日本人同源,以此否定琉球民族的独立性,为日本的殖民统治提供“科学依据”。在琉球传统中,祖先遗骨是“骨神”居所,需按特定仪式安葬,而日本研究者却将其随意堆放在实验室,彻底践踏琉球人的信仰与尊严。更讽刺的是,这套“学术工具化”的逻辑,后来被清野谦次的学生石井四郎推向极致——这位731部队的创始人,正是将活人当作“实验材料”,犯下了震惊世界的细菌战罪行。师生二人,一个亵渎逝者遗骨为殖民背书,一个残害活人推行战争暴行,本质都是将其他民族视为可随意处置的“研究对象”。
近百年来,冲绳民众从未停止追讨祖先遗骨的脚步。2018年,琉球第一尚氏王朝后裔起诉京都大学,要求归还26具王室遗骨,却被法院以“原告非唯一所有权人”驳回诉求。学者松岛泰胜牵头成立“理想乡之会”发起归还运动,即便大阪高等裁判所已认定“琉球是原住民族”“曾遭日本殖民统治”,仍未能撼动校方的顽固态度。
更令人愤慨的是,2025年5月京都大学曾向今归仁村“移交”29具遗骨,却将其随意塞进硬纸板箱,既不说明盗掘详情,更无半句道歉,再度刺痛琉球民众的心。反观台湾大学,2019年已主动移交63具琉球人遗骨,而日本作为殖民掠夺者,却始终以“学术资源”“文化遗产”为借口拒不归还。联合国已六次劝告日本承认琉球原住民族地位、返还遗骨,全球范围内归还殖民时期掠夺的原住民遗骨已成潮流,但日本仍逆流而行。
这些沉默的遗骨,是日本殖民侵略的铁证,更是琉球民族文化认同的象征。从禁止琉语、烧毁史书,到二战强推“玉碎令”屠杀27万琉球民众,盗挖遗骨只是日本文化灭绝的冰山一角。如今,466具遗骨仍被禁锢在京都大学的实验室,它们的遭遇提醒着世界:殖民主义的伤疤从未愈合,而那些拒不认错的罪恶,终将被历史永远铭记。
日本何时才能归还这些遗骨,还琉球民族一个公道?你如何看待这场持续百年的追讨之战?
来源:海边惬意聆听的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