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我帮一个香港老板挡了刀,他给了我一百万,让我去读书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0:06 1

摘要:1990年的深圳,像一口烧得滚烫的铁锅,到处都是热气腾腾的欲望和拼劲。关外的电子厂扎堆在城中村边缘,铁皮厂房的屋顶被太阳晒得发白,车间里的吊扇呼啦啦转着,却吹不散弥漫在空气里的汗味、焊锡味和塑料味。我叫陈阳,那年刚满十九岁,来自湖南衡阳的一个小山村,是这家“利

第一章 1990年的深圳,汗水里的迷茫

1990年的深圳,像一口烧得滚烫的铁锅,到处都是热气腾腾的欲望和拼劲。关外的电子厂扎堆在城中村边缘,铁皮厂房的屋顶被太阳晒得发白,车间里的吊扇呼啦啦转着,却吹不散弥漫在空气里的汗味、焊锡味和塑料味。我叫陈阳,那年刚满十九岁,来自湖南衡阳的一个小山村,是这家“利达电子厂”流水线上的一名普通工人。

我们村穷,山路崎岖,种不出多少粮食,我初中没毕业就跟着同村的发小阿强出来打工。临行前,娘把攒了半年的二十块钱塞给我,红着眼睛说:“阳仔,在外头照顾好自己,能挣点钱就挣点,挣不到也别逞强,家里还有我和你爹。”我攥着那皱巴巴的二十块钱,心里憋着一股劲,想让爹娘过上好日子,想让村里的人看看,我陈阳不是孬种。

电子厂的工作枯燥又辛苦,每天早上七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一天要干十四个小时,中间只有一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我的工位在流水线末端,负责给组装好的收音机装电池、贴标签,重复着机械的动作,一天下来,手指都僵硬得打不了弯。工资是按件计酬,干得多挣得多,为了多拿点钱,我经常主动加班,有时候甚至干到深夜,累得倒在宿舍的硬板床上就能睡着。

宿舍是十二个人一间的铁皮房,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窖,空气中弥漫着脚臭、汗臭和廉价香皂的混合味道。阿强和我睡上下铺,他比我大两岁,在厂里干了两年,算是老员工了。他经常跟我说:“阳仔,别太拼了,身体是自己的。在这厂里,咱们就是机器,干得再好,也挣不了大钱,混口饭吃罢了。”

我知道阿强说的是实话,可我不甘心。我不想一辈子都在流水线上打工,不想一辈子都过这种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可我又不知道,像我这样没文化、没背景的农村娃,除了打工,还能做什么。

厂里的生活单调乏味,唯一的乐趣就是每月发工资那天,大家会凑钱去村口的小吃摊,点一份炒米粉、一瓶啤酒,算是改善伙食。小吃摊的老板是个广东本地人,姓王,大家都叫他王伯,他的炒米粉做得特别香,加上点辣椒酱,是我们这些打工仔最奢侈的享受。

1990年的深圳,到处都是机会,也到处都是陷阱。关外的城中村鱼龙混杂,有像我们这样踏实打工的,也有游手好闲的混混,还有不少从香港过来做生意的老板。那些香港老板穿着光鲜,出手阔绰,是我们这些打工仔仰望的存在。我们经常在小吃摊或者菜市场遇到他们,听他们说着我们听不懂的粤语和英语,谈论着生意上的事情,心里既羡慕又自卑。

我第一次见到李锦鸿,就是在王伯的小吃摊。

那天是发工资的日子,我和阿强还有几个工友一起去小吃摊吃炒米粉。我们刚坐下,就看到一个穿着灰色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他身材中等,皮肤黝黑,眼神锐利,身上带着一股不同于常人的沉稳气质。他身后跟着两个年轻人,看起来像是他的保镖。

“王伯,来一份叉烧饭,一杯冻柠茶。”男人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粤语口音,声音洪亮。

王伯连忙应道:“李老板,马上就好!”

我们几个打工仔都下意识地安静下来,偷偷打量着这个被称为“李老板”的男人。阿强悄悄对我说:“这是李锦鸿,香港来的大老板,听说在深圳开了好几家电子厂,可有钱了。”

我点了点头,心里对这个李老板充满了好奇。他看起来不像其他香港老板那样张扬,反而很低调,吃饭的时候也只是安静地看着报纸,偶尔和身边的保镖说几句话。

吃完饭后,李锦鸿起身付钱,掏出钱包的时候,不小心掉了一张名片。我正好坐在他旁边,下意识地弯腰捡了起来,递给了他:“李老板,你的名片掉了。”

李锦鸿愣了一下,接过名片,对我笑了笑:“谢谢你,小伙子。”他的笑容很温和,没有一点老板的架子。

“不用客气,李老板。”我有些腼腆地说。

李锦鸿上下打量了我一番,问道:“你是附近电子厂的工人?”

“嗯,利达电子厂的。”我说。

“好好干,年轻人。”李锦鸿拍了拍我的肩膀,然后转身离开了。

那是我和李锦鸿的第一次交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我以为,我们只是两条平行线,以后不会再有任何交集。可我没想到,这次偶然的相遇,会彻底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接下来的几个月,我偶尔会在小吃摊或者工厂附近遇到李锦鸿。有时候他会和我打个招呼,有时候只是点个头。我能感觉到,他对我这个打工仔似乎有一丝印象,这让我心里有了一丝莫名的期待。

那段时间,厂里的生意不太好,老板经常拖欠工资,工友们的情绪都很不稳定。阿强也开始抱怨:“这破厂,工资都发不出来,我打算换个地方了。”

我心里也很焦虑,工资拖欠意味着我没法给家里寄钱,没法实现我当初的承诺。我开始琢磨着换工作,可像我这样没文化、没技能的,换个工作也还是在流水线上打工,挣的钱也多不到哪里去。

就在我迷茫无助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天晚上,我加班到十一点,独自一个人回宿舍。宿舍在城中村的深处,路灯昏暗,路边堆满了垃圾,偶尔有几声狗叫,显得格外阴森。我走得很快,心里有些害怕,只想早点回到宿舍。

走到一个拐角处,突然听到前面传来打斗的声音,还有人在喊救命。我心里一紧,下意识地想躲开,可转念一想,万一有人遇到危险,我不能见死不救。我壮着胆子,悄悄走到拐角处,探头一看,只见几个拿着钢管和砍刀的混混,正在围攻一个人。

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李锦鸿!

他的两个保镖已经被打倒在地,李锦鸿背靠着墙,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奋力抵抗着,身上已经被砍了几刀,鲜血染红了他的灰色西装。

“李锦鸿,识相的就把工厂的地盘交出来,不然今天就让你横着出去!”一个领头的混混恶狠狠地说,手里的砍刀在路灯下闪着寒光。

李锦鸿咬着牙,不肯屈服:“你们这些杂碎,想抢我的工厂,没门!”

领头的混混怒了,举起砍刀就朝着李锦鸿的胸口砍去。我吓得魂都没了,几乎是本能地冲了上去,挡在了李锦鸿的面前。

“噗嗤”一声,砍刀砍在了我的左臂上,剧烈的疼痛瞬间传遍了全身,鲜血一下子涌了出来,染红了我的衣服。

“阳仔!”李锦鸿惊呼一声,眼里充满了震惊和感激。

我疼得龇牙咧嘴,却还是咬着牙,对李锦鸿说:“李老板,快跑!”

也许是我的突然出现打乱了混混们的节奏,也许是他们怕出人命,领头的混混骂了一句:“妈的,多管闲事!”然后挥了挥手,带着手下的混混们跑了。

混混们跑后,我再也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李锦鸿连忙蹲下来,抱住我:“小伙子,你怎么样?坚持住,我马上送你去医院!”

我看着李锦鸿焦急的眼神,心里突然觉得,这一刀,挡得值。

第二章 医院里的承诺,一百万的重量

我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了。左臂被厚厚的纱布包扎着,传来一阵阵隐隐的疼痛。病房里很安静,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白色的床单上,暖洋洋的。

“你醒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是李锦鸿。

他坐在病床边的椅子上,眼里布满了血丝,看起来一夜没睡。他的身上也缠着纱布,显然也受了伤。

“李老板,你也受伤了。”我说,声音有些沙哑。

“我没事,小伤。”李锦鸿笑了笑,“倒是你,伤得这么重,差点就没命了。医生说,那一刀再偏一点,就砍到你的心脏了。”

我摸了摸包扎着的左臂,心里有些后怕,又有些庆幸:“幸好没事。”

“小伙子,谢谢你。”李锦鸿的眼神很真诚,“如果不是你,我这次肯定凶多吉少了。你叫什么名字?”

“陈阳。”我说。

“陈阳,好名字。”李锦鸿点了点头,“你是湖南人?”

“嗯,衡阳的。”

“我去过衡阳,是个好地方。”李锦鸿说,“你为什么会帮我?我们只是见过几次面而已。”

我想了想,说:“我也不知道,当时看到你有危险,就下意识地冲上去了。也许是因为,你是第一个对我这个打工仔和颜悦色的老板吧。”

李锦鸿沉默了一下,然后叹了口气:“现在像你这样耿直、勇敢的年轻人,不多了。你知道那些混混为什么要砍我吗?”

我摇了摇头。

“我在深圳开了几家电子厂,最近想扩大规模,得罪了当地的一个黑道团伙,他们想逼我交出工厂的股份,我不肯,他们就动了杀心。”李锦鸿说,“这次多亏了你,不然我真的就完了。”

我们聊了一会儿,李锦鸿问起了我的家庭情况和在深圳的打工经历。我把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包括我来自农村,家里穷,初中没毕业就出来打工,想多挣点钱给家里寄回去。

李锦鸿听了,眼里露出了同情和敬佩的神色:“你是个孝顺、有上进心的年轻人。可惜,你没机会读书,不然肯定会有更大的出息。”

提到读书,我的心里一阵酸楚。我从小就喜欢读书,成绩也不错,可家里实在太穷,供不起我上学,只能辍学打工。这是我心里最大的遗憾。

“李老板,我也想读书,可我没那个条件。”我说,声音有些低落。

李锦鸿看着我,沉默了很久,然后突然说:“陈阳,我想报答你。你想要什么?钱?还是一份好工作?只要我能做到的,我都满足你。”

我愣了一下,没想到李锦鸿会这么说。钱,我当然想要,我想给爹娘盖新房,想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可一份好工作,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我犹豫了,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李锦鸿似乎看出了我的犹豫,他笑了笑:“陈阳,我知道你缺钱,也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长久之计。你还年轻,只有十九岁,正是读书的好年纪。如果你愿意,我给你一百万,让你去读书。”

“一百万?”我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1990年,一百万是一个天文数字,对于我们这些打工仔来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财富。我们厂的老板,一年的利润也不一定有一百万。

“没错,一百万。”李锦鸿点了点头,语气很坚定,“我不是让你拿着钱去挥霍,而是让你用这笔钱去读书。你可以先去补习,然后考大学,学一门专业,以后有了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挣到更多的钱,才能让你的家人真正过上好日子。”

我看着李锦鸿,心里充满了震惊和感激。他不仅要给我一百万,还要让我去读书,这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李老板,这……这太多了。”我说,心里有些不安,“我只是帮你挡了一刀,不值得你这么做。”

“值得。”李锦鸿打断我,“你的勇敢和耿直,比这一百万更珍贵。我年轻的时候,也没读过多少书,早早地就出来打拼,吃了很多苦,走了很多弯路。我知道,没有知识的苦,比打工的苦更难承受。我不想让你重蹈我的覆辙。你是个可塑之才,只要你肯努力读书,将来一定能有大作为。”

“可是,我初中都没毕业,基础太差了,恐怕考不上大学。”我说,心里有些自卑。

“没关系,基础差可以补习。”李锦鸿说,“我可以给你找最好的补习老师,给你安排最好的学习环境。只要你肯努力,肯吃苦,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大学。”

我看着李锦鸿真诚的眼神,心里的犹豫渐渐消失了。我想起了娘的期盼,想起了自己对未来的迷茫,想起了读书的梦想。这一百万,不是一笔普通的钱,而是改变我命运的机会。

“李老板,我答应你。”我说,眼里充满了坚定,“我一定会好好读书,不辜负你的期望。”

李锦鸿笑了,拍了拍我的肩膀:“好!这才是我认识的陈阳。你安心养伤,医药费我来出。等你伤好了,我就给你安排补习的事情。这一百万,我会先存到银行里,给你办一张存折,密码是你的生日。你放心,这笔钱,只会用于你的学习和生活,我不会干涉你的使用,但我希望你能好好利用它。”

“我知道了,李老板,谢谢你!”我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在医院里安心养伤。李锦鸿经常来看我,给我带来水果和营养品,还跟我聊一些他创业的经历和人生的感悟。他告诉我,做人要正直、善良,要有担当,要有梦想,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阿强和厂里的工友们也来看过我,他们听说我帮香港老板挡了刀,老板给了我一百万让我去读书,都羡慕得不得了。阿强拍着我的肩膀说:“阳仔,你小子运气真好!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兄弟啊!”

“放心吧,阿强,我不会忘的。”我说。

半个月后,我的伤势基本痊愈了,出院了。李锦鸿给我在市区租了一套公寓,虽然不大,但很干净整洁,家具家电一应俱全。他还给我找了一位退休的老教师,姓王,王老师曾经是重点中学的语文和数学老师,教学经验非常丰富,专门给我补习初中和高中的课程。

李锦鸿给了我一张存折,上面真的有一百万。我拿着那张存折,心里沉甸甸的,这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期望。

“陈阳,从今天起,你就专心读书。”李锦鸿说,“生活上有什么困难,随时跟我说。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就问王老师。我相信,三年后,你一定能考上一所好大学。”

“我一定会的,李老板!”我说,心里充满了动力。

就这样,我告别了打工生涯,开始了我的读书之路。我知道,这条路不会容易,我基础差,年纪也比其他学生大,要想考上大学,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但我不怕,我有一百万的支持,有李锦鸿的信任,有王老师的指导,还有我自己的梦想和决心。

我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二点睡觉,除了吃饭和休息,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王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好,他耐心地给我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帮我梳理学习思路,纠正我的错误。我也很努力,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反复琢磨,直到弄明白为止。

有时候,学习累了,我会站在公寓的窗户前,看着深圳这座繁华的城市。这座城市,曾经让我迷茫和无助,现在,却给了我希望和梦想。我知道,只要我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在这里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第三章 读书的艰辛与成长的阵痛

补习的日子,比在电子厂打工还要辛苦。

我的基础实在太差了,初中的数学和英语几乎是一片空白,语文也只是认识一些字,写不出通顺的文章。王老师给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从初中一年级的课程开始补起,每天要背单词、背课文、做习题,任务繁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第一天补习,王老师给我出了一套初中数学试卷,我考了不到三十分,英语更是只考了十几分。看着试卷上刺眼的分数,我心里充满了自卑和沮丧。

“陈阳,你不用灰心。”王老师看出了我的情绪,温和地说,“你的基础差,这是事实,但你很聪明,也很努力,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赶上来。学习就像爬山,一开始肯定很艰难,但只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往上爬,总有一天能到达山顶。”

王老师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咬了咬牙,把所有的自卑和沮丧都抛到了脑后,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为了背单词,我把单词写在小纸条上,贴在公寓的墙上、镜子上、冰箱上,只要一有空就看一眼,反复记忆。有时候,走路、吃饭、甚至睡觉前,我都在背单词,梦里都在念着英语句子。

为了学数学,我把初中和高中的数学课本都翻烂了,每一道习题都做了一遍又一遍,直到完全理解为止。遇到不懂的问题,我就记下来,第二天问王老师,王老师总是耐心地给我讲解,直到我弄明白。

语文学习也很不容易,我不仅要背课文、记生字,还要学习写作。王老师让我每天写日记,锻炼写作能力,还让我多读名著,提高文学素养。我买了很多名著,像《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每天晚上都读一会儿。一开始,很多句子都看不懂,只能慢慢琢磨,渐渐地,我越来越喜欢读书,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补习的日子里,我几乎断绝了和外界的联系,除了王老师和李锦鸿,我很少和别人说话。阿强和厂里的工友们来找过我几次,看到我每天都在埋头学习,他们也不好意思打扰我,只是说几句鼓励的话就走了。

我也很少给家里打电话,不是不想打,而是怕爹娘担心,也怕自己忍不住想家。每次打电话,我都只说自己在深圳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工作很轻松,工资也很高,让他们不用惦记。娘总是在电话那头叮嘱我要照顾好自己,不要太累,挣不挣钱没关系,身体最重要。

有一次,我给家里寄了五千块钱,这是我用李锦鸿给我的钱寄的。娘收到钱后,特意给我打了个电话,声音很激动:“阳仔,你怎么寄这么多钱回来?你是不是在外面做什么危险的工作?你可不能瞒着我和你爹啊!”

“娘,你放心,我没做危险的工作。”我连忙说,“我现在在一家大公司上班,老板很器重我,工资很高,这五千块钱只是我一个月的工资。以后我会给你们寄更多的钱,让你们过上好日子。”

娘半信半疑,但也没有多问,只是反复叮嘱我要注意安全。挂了电话,我心里一阵酸楚,我知道,我欺骗了爹娘,但我不想让他们知道我受伤的事情,更不想让他们担心我的学习。我只想等我考上大学,有了出息,再告诉他们真相。

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有一次,我连续几个星期都在攻克一道数学难题,可怎么也弄不明白,心里非常着急,甚至想过放弃。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书桌前,看着那道数学难题,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我觉得自己太笨了,根本不是读书的料,辜负了李锦鸿的信任和期望。

就在我情绪低落的时候,李锦鸿给我打了个电话。他听出了我的声音不对劲,问我怎么了。我把自己的烦恼和沮丧都告诉了他。

“陈阳,我知道你很辛苦,也知道你遇到了困难。”李锦鸿的声音很温和,“但你要记住,没有谁的成功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重要的是,你要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下去的决心。你能从一个打工仔走到今天,已经很不容易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

“可是,李老板,我觉得自己太笨了,根本考不上大学。”我说,声音带着哽咽。

“你不笨,你只是基础差。”李锦鸿说,“我年轻的时候,创业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好几次都差点破产,但我都坚持下来了。现在,我不是成功了吗?学习也是一样,只要你坚持下去,不断努力,就一定能看到希望。这样吧,明天我请你吃饭,我们好好聊聊。”

第二天,李锦鸿带我去了一家高档餐厅。这是我第一次去这么高档的地方,心里有些紧张和不安。李锦鸿点了很多菜,都是我从来没吃过的。

吃饭的时候,李锦鸿跟我聊了很多他创业的经历。他年轻的时候,家里也很穷,没读过多少书,从香港的一个小摊贩做起,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挫折,甚至被人骗光了所有的积蓄,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最终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陈阳,我比你大二十多岁,吃过的苦比你多得多。”李锦鸿说,“我知道,读书很辛苦,但和我创业的苦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你现在吃的苦,都是为了将来的甜。你一定要坚持下去,不要让我失望,更不要让你自己失望。”

李锦鸿的话,像一剂强心针,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擦干眼泪,对李锦鸿说:“李老板,谢谢你。我一定会坚持下去,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都不会放弃。”

从那以后,我更加努力地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想想李锦鸿的话,想想自己的梦想,想想爹娘的期盼,然后咬紧牙关,继续前进。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的成绩进步得很快。半年后,我已经能跟上高中的课程了,数学和英语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语文也能写出通顺的文章了。王老师对我的进步很满意,经常表扬我:“陈阳,你真是个奇迹!我教过很多学生,从来没有见过进步这么快的。只要你继续保持这个势头,考上大学肯定没问题。”

我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自卑和胆怯。我开始主动和王老师交流学习心得,也开始和一些同样在补习的学生交朋友。他们大多是城里的孩子,基础比我好,但他们都很佩服我的努力和毅力,愿意和我一起学习,一起进步。

学习的日子虽然辛苦,但也充满了乐趣。每当我攻克一道难题,每当我的成绩有了进步,每当我学到新的知识,我都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满足。这种快乐,是在电子厂打工时从未体验过的。

我也开始关注深圳的变化和国家的发展。那几年,深圳的发展日新月异,到处都在盖高楼大厦,到处都在招商引资,市场经济越来越繁荣。我从报纸和电视上了解到,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需要大量的人才。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考上大学,学好专业知识,将来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也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一年后,我参加了高考。考试的时候,我很紧张,但也很自信。我把自己所学的知识都发挥了出来,认真地答好每一道题。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天,我忐忑不安地拨通了查询电话。当听到自己的分数超过了本科线二十分的时候,我激动得跳了起来,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我终于考上大学了!我终于没有辜负李锦鸿的信任和期望!

我第一时间给李锦鸿打了电话,告诉他这个好消息。李锦鸿非常高兴,在电话那头哈哈大笑:“陈阳,好样的!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行!你真是我的骄傲!”

然后,我又给家里打了电话,把自己考上大学的消息告诉了爹娘。爹娘听了,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娘在电话那头哭着说:“阳仔,你真出息了!你是我们家的骄傲!我和你爹明天就去深圳看你!”

挂了电话,我站在公寓的窗户前,看着深圳的天空,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感慨。我知道,这只是我人生的一个新起点,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会带着李锦鸿的信任和期望,带着爹娘的祝福和期盼,在大学里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成长,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第四章 大学时光:眼界的开阔与价值观的重塑

1993年的秋天,我怀揣着录取通知书,走进了华南理工大学的校门。这所位于广州的重点大学,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也是我人生的新起点。

大学的校园很大,风景优美,绿树成荫,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错落有致。看着身边来来往往的同学们,他们穿着时尚,谈吐不凡,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自信,我心里既羡慕又有些自卑。我知道,和他们相比,我还有很大的差距,我来自农村,曾经是一名打工仔,基础比他们差,眼界也比他们窄。

但我没有气馁,我想起了李锦鸿的话,想起了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我告诉自己,既然来到了大学,就要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缩小和同学们的差距。

我学的专业是电子工程,这是李锦鸿建议我选的。他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子行业的前景非常广阔,学好这个专业,将来一定能有很好的发展。我也对电子工程很感兴趣,在电子厂打工的经历,让我对电子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我对这个专业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大学的学习和补习的日子完全不同。这里的课程很多,难度也很大,老师讲课的速度很快,要求也很高。除了专业课,还有很多公共课,像英语、政治、历史、计算机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学习。

我依然保持着补习时的学习劲头,每天早上六点起床,去图书馆占座,晚上十一点才回宿舍。图书馆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那里安静、宽敞,有很多藏书,我可以在那里尽情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我的英语基础还是比较薄弱,为了提高英语水平,我每天早上都会去校园里的小树林里晨读,背单词、背课文、练口语。我还参加了学校的英语角,和同学们一起交流英语,虽然一开始我说得很不好,经常闹笑话,但我没有放弃,坚持每天练习,渐渐地,我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和同学们流利地交流了。

专业课的学习也很有挑战性。电子工程涉及到很多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知识,难度很大。为了学好专业课,我不仅认真听老师讲课,做好笔记,还经常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大量的习题。遇到不懂的问题,我就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老师们都很耐心,同学们也都很热情,愿意帮助我。

在和同学们的相处中,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他们的思想观念、学习方法和生活态度,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开始学会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学会了与人沟通和合作,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开朗、自信。

我还参加了学校的一些社团活动,像电子科技社团、志愿者协会等等。在电子科技社团里,我和同学们一起做实验、搞发明,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在志愿者协会里,我和同学们一起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山区支教,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和意义。

大学的生活很丰富,也很自由。除了学习和社团活动,我还有了一些自己的业余时间。我喜欢去图书馆看书,喜欢去操场跑步,喜欢和同学们一起去食堂吃饭、聊天。我也开始关注时事新闻,了解国家的政策和发展动态,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和视野。

那段时间,李锦鸿经常给我打电话,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他还偶尔会来广州看我,给我带来一些生活用品和学习资料,带我去吃好吃的。每次见到他,我都会把自己的学习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告诉他,他都会耐心地给我解答,给我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

有一次,李锦鸿来广州看我,我带着他参观了我们的校园。他看着美丽的校园,看着我自信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陈阳,你真的长大了,也越来越优秀了。我没有看错你。”

“李老板,这都是您的功劳。”我说,“如果不是您给我一百万让我去读书,我现在可能还在电子厂打工呢。”

“不用谢我,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李锦鸿说,“你要记住,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在大学里,你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将来走出社会,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李锦鸿的话,我一直记在心里。在大学的日子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得到了重塑。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想着挣钱养家,而是有了更远大的梦想和目标。我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电子工程师,为国家的电子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想帮助更多像我一样来自农村的孩子,让他们也能有机会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大学期间,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挫折。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全国性的电子设计大赛,为了做好这个项目,我和团队的同学们熬了好几个通宵,做了无数次实验,可最终还是没有获奖。我心里非常失落,甚至有些怀疑自己的能力。

李锦鸿知道后,给我打了个电话,安慰我说:“陈阳,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面对失败。这次比赛虽然没有获奖,但你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你要记住,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只要你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在李锦鸿的鼓励下,我很快就从失落中走了出来。我认真总结了比赛失败的原因,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在接下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在毕业前的一次省级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大学的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在这四年里,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开阔了眼界和视野,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做事,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从一个懵懂、自卑的打工仔,变成了一个自信、开朗、有理想、有抱负的大学生。

1997年的夏天,我顺利毕业了,获得了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学士学位。毕业典礼那天,我穿着学士服,站在校园的操场上,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感慨。我想起了1990年的那个夜晚,想起了挡刀的瞬间,想起了李锦鸿的承诺,想起了补习的艰辛,想起了大学四年的努力和成长。这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毕业典礼结束后,我给李锦鸿打了个电话,告诉他我顺利毕业的消息。李锦鸿非常高兴:“陈阳,恭喜你!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你终于成功了!你现在有什么打算?是想留在广州工作,还是想回深圳?如果你想回深圳,我可以给你安排一份好工作。”

我想了想,说:“李老板,谢谢您的好意。但我想自己先闯一闯,我想凭借自己的能力找一份工作,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如果遇到困难,我再向您请教。”

“好!有志气!”李锦鸿笑着说,“我支持你!你放心,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帮你的。你是个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人,我相信你一定能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挂了电话,我站在校园里,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里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知道,走出大学校门,我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但我已经准备好了。我会带着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带着李锦鸿的信任和期望,带着自己的梦想和决心,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努力拼搏,不断成长,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五章 职场打拼:从菜鸟到精英的蜕变

毕业后,我没有回深圳,也没有接受李锦鸿的安排,而是选择留在了广州。我想凭借自己的能力,找一份满意的工作,证明自己的价值。

我投了很多家公司的简历,有大型的国有企业,也有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还有一些外资企业。由于我是重点大学毕业,专业成绩也不错,还有电子设计大赛获奖的经历,所以收到了很多面试通知。

面试的过程并不顺利。很多公司虽然认可我的专业能力,但他们更看重工作经验,而我除了在电子厂打工的经历,没有任何相关的工作经验。有几家公司给了我offer,但都是一些基层的技术岗位,工资很低,发展空间也不大。

我没有放弃,继续参加面试。终于,在一个月后,我成功应聘上了广州一家知名的电子科技公司,担任助理工程师。这家公司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客户遍布国内外,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虽然只是助理工程师,但我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我知道,这是我职场生涯的起点,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得到公司的认可,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什么都不懂,像个菜鸟一样,经常犯错。有一次,我在绘制电路图的时候,不小心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导致整个项目进度推迟了好几天。部门经理非常生气,把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陈阳,你是重点大学毕业的,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如果你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就早点离开!”

我心里非常难过和自责,但我没有气馁。我把经理的批评当成动力,更加努力地工作。我利用下班时间,学习公司的产品知识和技术规范,向资深的工程师请教问题,积累工作经验。我还把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在工作中,我依然保持着读书时的勤奋和努力。每天早上,我都是第一个到公司,晚上,我都是最后一个离开。遇到困难的项目,我会主动加班加点,直到把问题解决为止。我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

入职半年后,公司接到了一个重要的项目,需要研发一款新型的智能手机芯片。这个项目技术难度很大,时间紧,任务重,很多资深的工程师都不敢接手。我主动向经理请缨,要求参与这个项目。

经理有些犹豫:“陈阳,这个项目难度很大,你刚来公司不久,能行吗?”

“经理,我相信我能行!”我说,“我虽然工作经验不足,但我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我一定会努力工作,不辜负您的信任。”

经理被我的决心打动了,同意了我的请求。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我和团队的成员们一起,日夜奋战在实验室里。我们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有时候甚至一连几天都没有休息,但我们没有放弃,一起研究解决方案,反复试验,终于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在项目研发的关键阶段,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技术漏洞,如果不及时解决,整个项目都将前功尽弃。我立刻把这个问题告诉了经理和团队成员,并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经理和团队成员们经过讨论,认为我的解决方案非常可行,决定按照我的方案进行修改。

经过三个多月的努力,我们终于成功研发出了新型的智能手机芯片,并且通过了客户的测试。这个项目的成功,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让我在公司里声名鹊起。

项目结束后,公司给我升职加薪,任命我为工程师。我非常高兴,这是对我工作的认可和肯定,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道路。

接下来的几年里,我在公司里不断成长和进步。我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的研发,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我从工程师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再到技术主管,最后成为了部门经理。

我的工资也越来越高,从刚入职时的几千块钱,涨到了几万块钱,我终于有能力给家里寄更多的钱,让爹娘过上了好日子。我给家里盖了新房,买了家电,还让爹娘来广州和深圳旅游了几次,让他们见识了外面的世界。

在工作中,我也遇到了很多挑战和困难。有一次,公司的一个重要客户突然提出要修改产品方案,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修改方案技术难度很大,很多同事都觉得不可能完成。我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团队的成员们,加班加点,反复研究,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产品方案的修改,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和好评。

还有一次,公司遭遇了严重的技术危机,竞争对手推出了一款性能更优越的产品,抢占了公司的大量市场份额。公司的业绩大幅下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我带领研发团队,日夜奋战,终于研发出了一款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帮助公司扭转了局面,重新赢得了市场。

在职场打拼的过程中,我也一直记得李锦鸿的话,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我经常资助一些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我还积极参与公司组织的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和李锦鸿也一直保持着联系。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在国内外开了多家分公司,成为了知名的企业家。他经常来广州出差,每次来都会来看我,我们一起吃饭、聊天,他会给我讲一些他的创业经验和人生感悟,我也会把自己的工作情况和遇到的问题告诉他。

有一次,李锦鸿来广州看我,我带着他参观了我们公司的研发中心。他看着我们研发的产品,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陈阳,你真的很优秀,已经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工程师和管理者。我为你感到骄傲。”

“李老板,这都是您的功劳。”我说,“如果不是您给我一百万让我去读书,我现在可能还在电子厂打工呢。您不仅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还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您的恩情。”

“不用谢我,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李锦鸿说,“你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你自己奋斗的结果。我只是给了你一个机会,而你抓住了这个机会,并且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职场打拼的十年,是我人生中最充实、最成长的十年。在这十年里,我从一个懵懂的大学毕业生,变成了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我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还收获了成功和幸福。我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李锦鸿的帮助和支持,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更离不开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第六章 回馈与传承:让爱与希望延续

2007年,我已经三十五岁了,成为了广州那家电子科技公司的技术总监,年薪百万,有车有房,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我娶了一位温柔善良的妻子,她是一名教师,我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日子过得温馨而美满。

我的爹娘也搬到了广州和我们一起住,他们身体硬朗,每天带着孙女去公园散步、玩耍,享受着天伦之乐。每次看到爹娘脸上的笑容,我心里都充满了幸福和感激。我知道,这一切都来之不易,是李锦鸿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是我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

这几年,我一直没有忘记李锦鸿的恩情,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我经常资助贫困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我还在我的家乡湖南衡阳设立了一个奖学金,专门资助那些来自农村、家庭贫困但品学兼优的学生,让他们能够有机会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有一次,我回到家乡,参加奖学金的发放仪式。看到那些受资助的学生们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希望的笑容,我心里非常感动。其中一个女生走到我面前,对我深深鞠了一躬:“陈叔叔,谢谢您的资助。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成为一名有用的人,像您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看着这个女生坚定的眼神,我想起了当年的自己。当年,我也是一个来自农村、家庭贫困的孩子,是李锦鸿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现在,我也希望能给这些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像我一样,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

“孩子,不用谢我。”我说,“你们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努力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记住,无论你们将来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要忘记自己的根,不要忘记帮助过你们的人,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除了资助贫困学生,我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我加入了广州的志愿者协会,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山区支教、参与环保活动等等。我还和李锦鸿一起,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会,专门资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锦鸿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他的慈善事业也做得风生水起。他在香港和内地都设立了多个慈善项目,资助贫困学生、帮助残疾人、改善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条件等等。他经常说:“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更在于他为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我们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我非常认同李锦鸿的观点。这些年,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人脉,但我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根,从来没有忘记那些和我一样来自农村、需要帮助的人。我觉得,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他自己过得有多好,更在于他能帮助多少人,能为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

2010年,李锦鸿的公司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他的公司业绩大幅下滑,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很多合作伙伴都纷纷撤资,银行也不愿意贷款给他,他的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我知道后,立刻主动联系了李锦鸿:“李老板,您的情况我听说了。您放心,我一定会帮您。您需要多少钱,我这里有。”

李锦鸿很感动:“陈阳,谢谢你。但这是我的公司,我不想连累你。”

“李老板,您当年帮了我,现在您遇到了困难,我怎么能不管呢?”我说,“您不是说过,做人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吗?现在,是我回报您的时候了。您就别跟我客气了,告诉我您需要多少钱。”

在我的坚持下,李锦鸿终于同意了我的帮助。我拿出了自己的一部分积蓄,又通过自己的人脉,帮他联系了一些投资者,筹集了足够的资金,帮助他的公司渡过了难关。

李锦鸿的公司恢复正常运营后,他特意来广州看我,对我表示感谢:“陈阳,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的公司可能就倒闭了。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

“李老板,您不用谢我。”我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当年,您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现在,我只是做了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是朋友,更是亲人,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从那以后,我和李锦鸿的关系更加亲密了。我们不仅是恩人,是朋友,更是亲人。我们经常一起吃饭、聊天,一起参与慈善活动,一起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5年,我的女儿已经十岁了,上小学四年级。她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学习成绩也很好。我经常给她讲我当年的故事,讲李锦鸿的故事,告诉她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要努力学习,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有一次,女儿问我:“爸爸,你当年为什么要帮李爷爷挡刀呀?那多危险呀。”

我摸了摸女儿的头,笑着说:“因为当时李爷爷遇到了危险,我不能见死不救。做人要正直、善良,要有担当,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勇敢地伸出援手。”

“爸爸,我明白了。”女儿说,“我以后也要像你和李爷爷一样,做一个正直、善良、有担当的人,帮助更多的人。”

看着女儿天真烂漫的笑容,我心里充满了欣慰。我知道,我和李锦鸿的精神,已经传递给了下一代。这是对我们最好的传承,也是对我们最大的安慰。

这些年,我也经常回到深圳,回到当年打工的那个电子厂,回到那个城中村,回到王伯的小吃摊。那里的一切都变了,电子厂已经倒闭了,城中村也被拆迁重建了,王伯的小吃摊也不见了。但那里的记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

我会经常想起1990年的那个夜晚,想起挡刀的瞬间,想起李锦鸿的承诺,想起补习的艰辛,想起大学的时光,想起职场的打拼。这些经历,像一个个烙印,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成为了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我知道,我的人生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幸福,离不开李锦鸿的帮助和支持,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更离不开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会永远铭记这份恩情,永远保持这份初心,继续努力工作,继续参与公益事业,帮助更多的人,让爱与希望延续下去。

第七章 岁月静好,初心不改

2020年,我已经四十七岁了,头发也添了几缕白发,但精神状态依然很好。我依然担任着广州那家电子科技公司的技术总监,虽然工作很忙,但我乐在其中。我的女儿已经考上了一所重点高中,成绩优异,懂事孝顺。我的爹娘身体硬朗,每天在家看看电视、浇浇花、带带孙女,日子过得悠闲而幸福。

李锦鸿已经快七十岁了,他把公司的大部分事务都交给了儿子打理,自己则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慈善事业上。他经常来广州看我,我们一起喝茶、聊天、下棋,回忆过去的岁月,畅谈未来的发展。

有一次,我们坐在我家的阳台上,看着窗外的风景,喝着茶,聊着天。

“陈阳,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三十年过去了。”李锦鸿感慨地说,“还记得1990年的那个夜晚,你帮我挡了一刀,我给了你一百万让你去读书。当时,我只是觉得你是个勇敢、耿直的年轻人,想给你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没想到,你真的这么优秀,这么有出息。”

“李老板,您太夸奖我了。”我说,“如果不是您,我现在可能还在电子厂打工呢。您不仅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还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您的恩情。”

“不用谢我,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李锦鸿说,“这些年,你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还做了很多公益事业,帮助了很多人,我为你感到骄傲。你真正做到了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这都是您教我的。”我说,“您经常说,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更在于他为社会做出了多少贡献。我一直把您的话记在心里,努力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聊了很多,聊起了当年的深圳,聊起了当年的电子厂,聊起了我的读书时光,聊起了我的职场打拼,聊起了我们一起做的慈善事业。那些往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

“陈阳,我老了,以后的慈善事业,就要靠你们年轻人了。”李锦鸿说,“我希望你能继续坚持下去,帮助更多的人,让我们的慈善事业一直传承下去。”

“李老板,您放心。”我说,“我一定会的。我会把您的精神传承下去,帮助更多的人,让爱与希望延续下去。我也会教育我的女儿,让她成为一个懂得感恩、懂得回报的人,让我们的慈善事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李锦鸿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些年,我依然坚持资助贫困学生,我的奖学金已经帮助了几百名来自农村的贫困学生考上了大学,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毕业,成为了医生、教师、工程师、企业家等等,他们也像我一样,开始帮助更多的人,把这份爱和希望传递下去。

我的慈善基金会也越做越大,我们资助了很多贫困地区的学校,改善了当地的教育条件;我们帮助了很多残疾人,让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我们参与了很多环保项目,为保护环境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也经常带着我的女儿一起参与公益活动,让她从小就懂得感恩,懂得回报,懂得帮助别人的快乐和意义。我的女儿也很懂事,她经常用自己的零花钱资助贫困学生,还主动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有一次,我的女儿问我:“爸爸,你做了这么多公益事业,不累吗?”

我笑着说:“不累。帮助别人,看到他们幸福的笑容,我心里也会感到很快乐。做人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幸福。”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我知道,这些道理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她的心里。

2023年,我五十岁了。公司为我举办了一场隆重的庆祝活动,同事们都纷纷向我表示祝贺。李锦鸿也特意从香港赶来,参加我的庆祝活动。

活动现场,李锦鸿上台发言:“今天,我很高兴能参加陈阳的五十岁庆祝活动。三十多年前,我认识了陈阳,他是一个勇敢、耿直、有上进心的年轻人。我给了他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工程师和管理者,还做了很多公益事业,帮助了很多人。陈阳是我的骄傲,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我希望大家都能向陈阳学习,学习他的勇敢、耿直、努力和坚持,学习他的感恩和回报精神。”

李锦鸿的发言,赢得了现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我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李锦鸿,看着我的家人、同事和朋友,心里充满了感动和感慨。

五十岁的我,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样冲动和浮躁,变得更加沉稳和内敛。我知道,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求事业的成功和财富的积累,更在于家庭的幸福、朋友的陪伴和对社会的贡献。

现在的我,依然每天努力工作,但也会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聚会,参与公益活动。我喜欢这种平淡而幸福的生活,喜欢这种内心的平静和充实。

我经常会想起1990年的那个夜晚,想起那把砍在我左臂上的刀,想起李锦鸿递给我的那张一百万的存折,想起读书的艰辛,想起职场的打拼,想起那些被我帮助过的人。这些经历,像一串珍珠,串联起了我的人生,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更加有意义。

岁月静好,初心不改。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保持这份热爱生活、感恩回报的初心,和我的家人、朋友一起,过上更加幸福、更加美好的生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那段1990年的往事,也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着我不断前进,不断成长。

来源:糯米爱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