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高产苗架 培育壮苗越冬 湖北省发布油菜苗期田管技术指导意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3 10:04 1

摘要:今年10月,油菜适播期气温起伏大,降雨偏多,影响了油菜播种出苗,抗湿播种、迟晚播较为普遍,苗情分化较为明显。11月是油菜形成高产苗架的关键时期,加强苗期田管尤为重要。据天气预报,11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1-4成,气温偏高0.5-1.5℃,有利于油菜田间管

今年10月,油菜适播期气温起伏大,降雨偏多,影响了油菜播种出苗,抗湿播种、迟晚播较为普遍,苗情分化较为明显。11月是油菜形成高产苗架的关键时期,加强苗期田管尤为重要。据天气预报,11月份全省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1-4成,气温偏高0.5-1.5℃,有利于油菜田间管理。冬季总体偏暖但气温变幅大,有利于油菜冬发的同时增加了冻害风险。针对苗情及气候特点,省油菜办公室会同有关专家制定了油菜苗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各地要抢抓有利时机因地制宜落实田管措施,培育壮苗越冬。

01

清沟降渍,改善土壤墒情

当前油菜田普遍湿度偏大,要及时清理疏通“三沟”,厢沟深度达到20cm以上,腰沟、围沟逐渐加深,确保沟沟相通、可排可灌,预防渍害,提高根系活力,促进油菜根系生长。稻茬田、低洼田、冷浸田要保证厢宽2米以内,并每30米加开腰沟,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对于已经发生渍害的田块,应在清沟排渍的基础上及时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透性。鄂西山区等移栽油菜田用中耕土雍蔸,利用秸秆覆盖行间,保墒保温。鄂中北、鄂东南等丘陵岗地土壤湿度相对较小、易发冬春旱情的地方厢宽可适当放宽至3-4米,沟中适当留墒,维持底墒足、表土爽即可,增强冬春抗旱抗寒能力。

02

移密补稀,确保基本苗

受连阴雨影响,油菜播种出苗整齐但苗势偏弱,局部缺苗。在油菜3-5叶期,采取人工或机械中耕等方式及时清理窝堆苗、拥挤苗,去密留稀、去弱留壮、移密补稀,做到叶不搭叶。早播田11月中旬油菜单株叶片数达到5片的田块亩留苗3万株,5片以下的田块亩留苗4-5万株,平均每少1片叶亩增加1万株。

03

科学用药,除草防病治虫

在间苗定苗时进行中耕除草,视草情开展化学除草。当前油菜单株绿叶数5片以上而田间杂草较少的田块可以不用化学除草。迟播草量较多,油菜难以盖住草的田块,应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选择性除草,防止草荒苗。可用高效盖草能、烯草酮或高效氟吡甲禾灵等防除禾本类杂草,用高特克、草除灵等防除阔叶杂草。秋冬季化学除草因温度偏低,见效时间相对春夏季偏长,切忌盲目加大剂量致产生药害。鄂西山区等移栽油菜田不提倡化学除草,在中耕培土时机械除草。

土壤湿度大、气温偏高时油菜苗期容易发生猝倒病、根腐病、菌核病、霜霉病等病害,菜青虫、跳甲、蚜虫、螟虫等虫害,可提前喷施多菌灵、百菌清等预防,病害发生后,也可用多菌灵、百菌清、恶霉灵等防治。有根肿病发生地区应注意监控,可在全天最高温度低于15℃时,施用生根剂促进生根,减轻危害。密切监视虫情,及时喷药防治。

04

分类调控,培育壮苗越冬

定好苗防好草后开展分类调控,控旺促弱健株。当前长势较旺、单株绿叶5片以上的田块,晴天亩用5%烯效唑30克或15%多效唑60克兑水40公斤喷雾控旺,抑制地上部生长,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抗寒性、抗倒性。早播开始起薹的旺长苗,正值花蕾发育关键期,不宜再用药剂控苗,可在冬前采用摘薹的方式控旺,实现“一菜两用”,摘薹后亩追施尿素5-7.5公斤促进分枝发育。迟播苗势较弱田块,提早在3叶期亩追施尿素5-7.5公斤提苗。抗湿播种等渍水弱苗田块,应在追施提苗肥后苗情转好之际,亩追施5-7.5公斤复合肥,弥补土壤流失的养分。鄂西山区等移栽油菜活棵后及时追肥,亩追施3-5公斤的尿素和5-7公斤的复合肥为宜,有条件的将农家肥施在行间。早栽的单株绿叶达到6片以上时要准备好冬前起薹后及时摘薹控旺,摘薹后亩追施尿素5-7.5公斤促进分枝发育。追肥应在雨天前后趁墒施用,直播田用无人机均匀撒施,移栽田人工定点施至每株油菜栽植穴处。降温前叶面喷施“新美洲星”等水溶性肥料、碧护、芸苔素内酯、胺鲜酯等生长调节剂能增强抗寒性,促进苗情转化。

来源:南漳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