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川七左卫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胞弟,身在日本却一直援兄长抗清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09 23:47 1

摘要:明朝末年,一个叫郑芝龙的海盗迎娶了好友翁翊皇的养女,来自日本的田川松,并在婚后不久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郑森后来因为率领父亲旧部抗清有功,被南明隆武帝赐名成功,赐姓为朱。不过由于满清时期大型文字狱,特别是对“朱”字非常忌讳,民间慢慢将之称为郑成功

明朝末年,一个叫郑芝龙的海盗迎娶了好友翁翊皇的养女,来自日本的田川松,并在婚后不久生下了两个儿子,长子郑森后来因为率领父亲旧部抗清有功,被南明隆武帝赐名成功,赐姓为朱。不过由于满清时期大型文字狱,特别是对“朱”字非常忌讳,民间慢慢将之称为郑成功

而次子就是田川七左卫门,郑芝龙在他妻子怀着田川七左卫门时,接受了大明的招安而回到中国,之后又派人将长子郑成功接了回去。而七左卫门从小和母亲生长在日本,寄养在外祖父家,后来他被父亲郑芝龙过继到了外祖父家,因此以田川为姓

田川七左卫门从小期待着一家人团聚,但始终未能如愿,在1630年郑芝龙派堂弟郑芝鹗来接他们母子三人时,只有郑成功得以跟叔父回国,田川松被日本方面强行留下,理由是“日本女不入中原”,而田川七左卫门没有得以跟兄长回国,是因为他被当成了人质

田川七左卫门与郑成功

当时郑芝龙麾下的一官党已经击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主导了东亚的海上贸易体系,他因此成为日本德川幕府和平户藩的重要贸易对象。当时的中国又恰逢明末天下大乱,内有农民起义,外有清军叩关,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日本方面当时放郑成功回去是对郑芝龙释放善意,而扣下田川七左卫门母子,既是以他们为纽带继续和郑芝龙保持联系,也是给未来做准备,他们盘算着如果日后明朝失了天下,日本扣押郑芝龙家眷的行为,可以让新王朝知道他们和郑芝龙不是一伙儿的,新王朝才会跟日本继续贸易

甚至他们可以将田川七左卫门母子当做给新王朝的投名状,以此撇清给明朝、跟郑芝龙的关系,避免新王朝以为日本暗中支援明朝。日子就这么过着,郑芝龙期间多次和田川母子有书信往来,每次中国停靠在日本平户的商船

德川家徽

郑芝龙

上面都有郑芝龙给田川七左卫门的书简和赠银,虽然田川七左卫门没有来过中国,不像哥哥郑成功一样接受了系统的中华文化和儒家教育,但这些书简让七左卫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儒家的熏陶。一晃来到了1645年,郑芝龙再次派人来接田川松和田川七左卫门回国团聚,被日本方面拒绝

当时的郑芝龙还是南明官员,日本方面一直注视着中国的动态,满清已经入关,并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这个档口上日本更不愿意放了田川松和田川七左卫门,让清廷以为日本和南明站在一起,从而激怒清廷。但田川松是个刚烈的女子

得知消息后的她找到德川幕府的人,据理力争要求他们放自己和儿子回中国,同时将自己和儿子在日本被幕府阻挠回国的事情设法告诉郑芝龙,《台湾外记》记载,郑芝龙得知真相后,派遣50艘炮舰开赴日本,对德川幕府军事施压

清军入关

田川松

同时郑芝龙下令一官党,威胁日本切断他们和中华的贸易,加上当时清军虽然入关,当从法理和华夷之辩的角度来就讲述,南明仍然是正统,日本也不想彻底得罪郑芝龙和他掌权的南明隆武政权,因此决定放田川松回去,但仍坚持留下田川七左卫门,作为双方联系的纽带

即便小儿子即将孤苦伶仃的生活在异国他乡,田川松非常难过,但为了大局考虑,她还是决定要前往中国,到郑芝龙和郑成功的身边。临行前母子二人相拥而泣,田川松反复叮嘱跟着外祖父的田川七左卫门“呜呼,吾终舍儿矣!吾怜儿父及儿兄,亦怜儿,当岁以金若干托商船寄儿。

呜呼,吾终舍儿矣!虽然,儿勿忘儿父及儿兄,又勿忘今儿母所去之中国。”田川松走后,田川七左卫门在外祖父的照顾下长大,并成为了日本平户藩的武士,而且因为长时间滞留日本无法回国,郑芝龙也为了稳固和日本方面的联系,将田川七左卫门过继到了田川家

田川七左卫门

即便如此,从未到过中国且与父母、长兄常年分居的田川七左卫门,和家人的感情非常好,郑成一直都和他有书信往来,再加上读过儒家经典。尽管和他接触的都是日本人,田川七左卫门也一直以中华血脉,郑氏后裔自居

他还进入了郑芝龙麾下的一官党,作为郑家在日本的代表为中日贸易做贡献,在郑芝龙投降满清之后,田川松被清军所杀后,田川七左卫门积极支持兄长郑成功抗清,并为此不断在日本游走,为兄长筹集资金。他曾多次要求德川幕府放他回国,和兄长一起抗清报仇

但都被不想得罪清廷的幕府拒绝,而幕府也不敢得罪当时,手上有着东亚最强大海上力量的郑成功,因此对田川七左卫门为兄长筹集资金的行动未加干涉。1633年德川幕府为防止基督教在日本传播,防止地方大名和外界贸易而做大,颁布锁国令,田川七左卫门对郑成功的援助才被迫终止

1696年田川七左卫门去世,其子孙恢复郑姓

来源:民间传奇人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