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年,中国军工动作不断,最近又整出大动静来。去年底到今年初,中国接连放出几款新装备的消息,让全球都盯着看。
这几年,中国军工动作不断,最近又整出大动静来。去年底到今年初,中国接连放出几款新装备的消息,让全球都盯着看。
两款新型战斗机、一款预警机加上福建舰这艘航母,民间管它叫“三机一舰”。这些东西早几年就传闻不断,但真正公开亮相还是在2024年底和2025年初。
沈飞和成飞负责的两款战斗机,外形低调,隐身性能强,预警机是空警系列的升级版,福建舰则是中国第三艘航母,正式入列就在11月7日。
沈飞的战斗机,型号传闻是J-35,属于中型隐身机,专为航母设计。去年9月,福建舰海试时,它就用电磁弹射器飞过,视频在网上流传。
成飞的则是J-20的变体或新款,也无垂尾设计,强调空中优势。两机都是五代机级别,但外界猜测有六代特征,比如更强的传感器融合和无人机协同。
空警-600是舰载预警机,基于运-20平台改的,能在航母上起降,提供大范围空中监视。
福建舰排水量8万吨,电磁弹射系统是亮点,能弹射重型飞机,比蒸汽弹射效率高。
舰上停放歼-35、歼-15T和空警-600,测试时三型机同时弹射,显示中国海军在整合舰载航空力量上进步明显。
这些装备亮相后,海军总吨位超300万吨,稳坐全球第二,仅次美国。
2024年12月底,两款战斗机照片在社交媒体曝光,疑似首飞。紧接着,福建舰完成海试,空警-600也现身。时间点凑巧,都在年底岁尾,像是集体献礼。
外媒报道多,AP新闻说福建舰入列是中国海军扩张的关键一步,WSJ分析它增强区域影响力。俄罗斯媒体比较自家技术,日本防务省关注对登岛作战的影响。
全球军迷讨论热烈,论坛上分享卫星图,分析电磁弹射对舰载机的兼容性。中国海军由此能提供全天候火力支援,尤其在西太平洋。
刚开始,美方没大反应。装备亮相首日,五角大楼没发声。记者问国防部发言人,他们就说在评估,没具体评论。
隔天,发言人帕特·莱德在例行发布会上,轻描淡写地说“美方注意到了相关报道”。美国专家分析,中国这些进步拉近了技术差距。
美国有11艘核动力航母,但电磁弹射只在福特级上用,还出过故障。特朗普上台后,甚至说要回归蒸汽弹射,因为维修简单。
福克斯新闻报道,特朗普在华盛顿号航母上讲,电磁系统坏了得送麻省理工修,蒸汽用锤子就能搞定。这话接地气,但也暴露美海军内部对新技术可靠性的担心。
智库报告显示,五角大楼增加预算,加速NGAD六代机项目。
B-21轰炸机定位为全球首款六代,中国战斗机代差如果坐实,美国空中优势就受挑战。实战中,老一代机对新一代基本没胜算。
海军评估中国舰载无人机潜力,担心在中国南海的火力覆盖。
美国盟友如日本,也在调整部署,提丰导弹系统进驻菲律宾。
国会辩论国防开支,强调对抗中国扩张。欧洲国家咨询美方立场,讨论联合采购。
中国军工从仿制到创新,花了二三十年。早年辽宁舰是改装的,山东舰国产但蒸汽弹射,福建舰直接上电磁,跳过弯路。
飞机方面,J-20服役几年,J-35跟上节奏。预警机从空警-2000到600,覆盖范围从400公里到600公里。海军舰艇从052D到055型,盾舰达46艘。
这些进步是体系化的发展。相比,美国海军经验丰富,但预算分散,项目延误常见。福特舰入列晚几年,成本超支。特朗普政策转向,可能让美方更保守。
西太平洋格局变了,中国三航母能轮换执勤,覆盖台海到印度洋。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受压,盟友链条松动。
俄罗斯乐见中美平衡,日本担忧透明度。菲律宾等小国夹在中间,外交摇摆。
军备竞赛加剧,各国调整采购。中国出口无人机和舰艇,影响中东非洲市场。
中国海军还落后在作战经验上,美国有百年航母历史,中国则刚起步,但技术赶超快。专家说,美国知道落后事实,但面子问题不愿承认。
这“三机一舰”标志中国军事现代化新阶段。美方回应低调,内部动作大。
未来,中美海上博弈会更激烈,但也可能推动对话。军迷们看热闹,普通人希望和平。毕竟,技术是为国防,不是炫耀。
参考资料:
1、官宣福建舰首次“远航秀”,专家:中国的“三航母时代”指日可待 京报网 2025-09-12
来源:历史知事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