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电商征税变了!卖100万退20万也得按100万申报?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2 19:18 1

摘要:上周和做亚马逊的朋友老杨吃饭,他扒拉着手机突然拍了桌子:“完了!我上个月平台显示卖了100万,可客户退了20万、平台还压着30万没结款,现在税局让我按100万申报?这不是让我拿空气交税吗?”

上周和做亚马逊的朋友老杨吃饭,他扒拉着手机突然拍了桌子:“完了!我上个月平台显示卖了100万,可客户退了20万、平台还压着30万没结款,现在税局让我按100万申报?这不是让我拿空气交税吗?”

这话一下戳中了我——做电商的谁没遇到过“卖得多、拿到手少”的情况?以前都是按实际到账的钱报税,怎么2025年11月突然改了规矩?更让人慌的是,老杨说他之前私发的客户红包、送的样品,现在都不能抵扣成本了,光这两项就得多交小一万的税。

这新规到底是要干啥?卖100万退20万真得按100万交税?哪些钱能抵、哪些钱不能抵?今天把2025年11月电商征税的新规则扒透,全是老杨、做直播的表妹这些真实电商人的踩坑案例,还有能直接用的申报流程、合规技巧,看完你就知道咋保住自己的钱袋子。

一、2025年11月最狠的改:收入按“平台数”算,退钱压款都不算数

先把最扎心的新规说透:从11月起,电商的应税收入,只认平台后台的“销售总额”,不管你有没有拿到钱、有没有退款。

老杨的例子就是典型:他亚马逊后台显示10月销售额100万,其中20万是客户退款、30万是平台未结算的“在途资金”,以前他只按“到账的50万”申报,现在税局明确——必须按100万算收入基数。

为啥这么改?税局的朋友说:“以前很多电商用‘退款、压款’藏收入,现在直接对接平台数据,收入透明了,想藏都藏不住。”

但别慌,退款的20万不是白交——可以在“成本扣除项”里抵掉,只是得先按100万报收入,再把退款当成本扣,最终应税收入还是80万(100万-20万)。老杨一开始没搞懂,以为要按100万交税,后来找会计算了才知道,只是申报顺序变了,不是真让他多交钱。

这里给所有电商老板提个醒:现在平台数据是“铁证”,别再想着改后台数据、藏收入了,税局直接从平台拿数,一查一个准。 我表妹做抖音直播,10月偷偷删了2万的小额订单,结果税局直接调出平台原始数据,让她补报了这2万的税,还罚了500块,得不偿失。

二、能抵税的4样钱:少1张凭证,这钱就白花了

收入按平台数算,成本抵扣就成了“省钱关键”——但2025年11月起,不是所有钱都能抵,必须拿着“凭证”说话,这4项能抵的钱,每样都得把证据留好。

1. 平台佣金:要“结算单+扣款记录”双凭证

老杨亚马逊的佣金是销售额的15%,10月佣金15万,以前只拿平台的结算邮件就能抵,现在必须同时提供“平台盖章的结算单”和“银行的扣款流水”,少一样都不能抵。

他10月就吃了亏:结算单打印了,但银行流水没导全,15万佣金只让抵了10万,多交了5万×13%=6500元的税。现在他每天都让会计把平台扣款和银行流水对一遍,生怕漏了凭证。

2. 促销折扣:得有“活动截图+订单明细”

我表妹做直播,10月搞“满200减50”的活动,折扣花了8万,以前直接填个数字就能抵,现在必须提供“抖音后台的活动设置截图”和“参与活动的订单明细”,证明这8万确实是给客户的折扣,不是自己瞎填的。

她有次忘截活动图,只拿了订单明细,税局说“没法证明这50块是折扣还是降价”,8万折扣只让抵了3万,多交了5万×13%=6500元的税,现在每次搞活动,她都让运营先截好图存在专门的文件夹里。

3. 退款金额:要“退款明细+客户聊天记录”

老杨10月退了20万,以前只拿平台的退款列表就能抵,现在得加上“客户申请退款的聊天记录”(如果是线上退款,平台明细里有申请记录也行),证明这20万是真退款,不是“假退款套现”。

有个做淘宝的老板更狠:他搞“假退款”把10万销售额转进私户,结果税局查了退款的物流记录——客户根本没退货,直接认定是“虚增成本”,不仅补了10万的税,还罚了2万,现在没人敢这么干了。

4. 物流费用:“电子面单+结算单”一个不能少

做拼多多的张姐,10月物流费花了5万,以前只拿快递的结算单就能抵,现在必须同时提供“每个订单的电子面单”,证明这5万是真的发了货,不是随便找的发票。

她10月有100单没打电子面单,直接手写的快递单,结果这100单的物流费5000块没让抵,多交了650元的税。现在她要求运营每单必须打电子面单,还得把面单截图和物流结算单绑在一起。

划重点:现在抵税不是“我说花了多少就多少”,是“凭证证明花了多少才算多少”——没凭证的钱,花了也是白花,还得交税。

三、成本票证的“生死线”:这3类票,缺了直接按“无成本”征税

2025年11月起,电商的“成本凭证”卡得比以前严10倍,这3类票证是“生死线”,缺了不仅不能抵税,还可能被认定为“虚开发票”。

1. 采购成本:500元是门槛,无票就走个体户

做服装电商的王哥,10月从工厂进了10万的货,以前工厂给个收据就能抵,现在必须要“增值税发票”,而且单笔超过500元的采购,必须走对公转账,不能用微信、支付宝付。

他10月有2万的采购是用微信付的,工厂没给发票,税局直接没让抵这2万的成本,多交了2600元的税。现在他注册了一个“核定征收的个体户”,专门处理这些“小额无票采购”——个体户按核定税率交税,不用发票,完美解决了无票成本的问题。

2. 平台费用:“报表+流水”必须对应

老杨的亚马逊广告费花了10万,以前只拿平台的广告报表就能抵,现在得同时提供“银行的付款流水”,而且报表里的每一笔广告费,都得和流水里的金额、时间对应上。

他10月有一笔2万的广告费,平台报表里是10月5日花的,但银行流水是10月6日付的,税局说“时间对不上,没法证明是同一笔钱”,2万广告费没让抵,多交了2600元的税。现在他每花一笔平台费用,都让会计在流水备注里写清楚“对应哪笔报表费用”。

3. 运营费用:“合同+转账+成果”三要素

做小红书电商的小李,10月找设计师做图花了1万,以前只拿设计师的发票就能抵,现在得同时提供“设计合同”“对公转账记录”和“设计好的图片”,证明这1万确实是用于运营的费用。

他10月没签合同,只拿了发票和图片,税局说“没法证明这1万是给设计师的,还是给个人的好处费”,1万设计费没让抵,多交了1300元的税。现在他不管花多少钱,只要是运营费用,都先签合同,再转账,最后留好成果文件。

四、10分钟搞定申报:4步流程,照着做就不会错

2025年11月的申报流程,看着复杂,其实按这4步走,10分钟就能搞定,老杨现在每月申报只花15分钟,比以前还快。

步骤1:每月3日前,把3样数据导全

- 平台销售报告:直接从亚马逊、抖音等后台导出,要“包含退款、折扣的完整报告”;

- 资金流水:从对公账户、支付宝商家版导出,要“包含所有收入、支出的流水”;

- 费用凭证:把佣金、物流、采购的凭证按类别整理好,标上对应的金额和时间。

老杨现在定了个“每月3日早会”,专门让运营和会计一起导数据,确保不缺不漏。

步骤2:重点核对3组数据,别等税局找你

这一步是“避坑关键”,必须核对清楚:

1. 平台销售额 vs 你申报的收入:确保收入数和平台数一致,别少报;

2. 资金到账额 vs 记账金额:确保每一笔到账都记了账,别漏记;

3. 成本费用 vs 税前扣除项:确保每一笔扣除的费用都有凭证,别多抵。

老杨10月就是没核对“平台销售额和申报收入”,差点少报了5万,后来会计核对的时候发现了,及时补报,才没被罚款。

步骤3:按身份申报,别记错截止时间

- 小规模纳税人:按季度申报,比如10-12月的税,次年1月15日前报;

- 一般纳税人:按月申报,比如10月的税,11月15日前报。

我表妹是小规模,以前总忘季度申报,现在她在手机日历里设了“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0日”的提醒,提前准备材料,再也没逾期过。

步骤4:材料保存5年,别随便扔

所有的销售数据、资金流水、成本凭证,都得保存5年——税局可以追溯5年内的税务情况,要是你扔了凭证,税局查的时候没法证明,就得补税罚款。

老杨现在买了个移动硬盘,专门存这些材料,每年的材料都按月份分类,找的时候一秒就能找到。

五、特殊电商怎么搞?跨境、直播、无票采购的合规出路

不是所有电商都是“卖货”,跨境、直播、无票采购这些特殊业务,2025年11月也有专门的合规方法,别自己瞎摸索。

1. 跨境电商:海外站按平台数报,出口记得退税

老杨做亚马逊美国站,10月销售额10万美元,现在必须按美国站的平台数据申报收入,不管钱有没有回到国内。而且他的出口业务,可以申请“出口退税”——拿着报关单、增值税发票,能退13%的税,10万的货能退1.3万,这钱不拿白不拿。

他10月第一次申请退税,只花了3天就到账了,现在每次出口都让货代把报关单准备好,专门赚退税的钱。

2. 直播电商:达人佣金走个体户,样品按“视同销售”报

我表妹做直播,给达人的佣金以前直接转私户,现在必须通过“个体户”结算——达人注册一个个体户,表妹把佣金打到个体户对公户,达人按核定税率交税,既合规又省钱。

还有样品赠送,以前直接送了就算了,现在得按“视同销售”申报——比如送了1000块的样品,得按1000块的销售额报收入,再把1000块当成本抵,虽然没多交税,但必须申报,不然就是“偷税”。

3. 无票采购:3个合规办法,别再用私户付了

很多电商都有“无票采购”的问题,2025年11月后,这3个办法能合规解决:

- 注册核定征收个体户:用个体户采购,不用发票,按核定税率交税;

- 走供应链公司代采:让供应链公司帮你采购,供应链公司给你开发票;

- 小额采购用“零星支出”:单笔500元以下的采购,让对方写个收据,注明姓名、身份证号、金额,就能抵税(但每月不能超过5000元)。

做食品电商的刘姐,以前无票采购花了5万,现在用“个体户+供应链公司”的组合,不仅解决了无票问题,还省了2000多的税。

结语:2025年11月后,电商老板该咋活?

老杨现在总说:“以前做电商是‘赚了钱先想怎么藏’,现在是‘赚了钱先想怎么合规’。”

2025年11月的电商征税新规,核心不是“让电商多交税”,是“让电商明明白白交税”——平台数据透明了,成本凭证规范了,那些靠“藏收入、虚成本”赚钱的电商,会越来越难;但合规的电商,反而能靠“退税、核定征收”省更多钱。

最后想问大家:你是做哪类电商的?2025年11月的新规对你有啥影响?你有啥合规的小技巧?欢迎在评论区聊聊,咱们互相取经,别在交税这件事上踩坑!

注:本文仅供读者参考,具体的以官方通知为准!

来源:捞起月亮的渔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