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莫过于恒瑞医药的强势崛起,这家创新药龙头直接被机构集体看涨,目标价直指81元,最高甚至看到123元!能让机构这么疯狂看好,核心就是实打实的业绩和硬实力——前三季度营收231.88亿元、归母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分别涨了14.85%和24.50%,现在公司一
2025年A股医药板块最炸的消息,莫过于恒瑞医药的强势崛起,这家创新药龙头直接被机构集体看涨,目标价直指81元,最高甚至看到123元!能让机构这么疯狂看好,核心就是实打实的业绩和硬实力——前三季度营收231.88亿元、归母净利润57.51亿元,同比分别涨了14.85%和24.50%,现在公司一半以上的收入都来自创新药,再加上跟GSK等全球巨头敲定的125亿美元级海外合作,这样的配置想不爆发都难。
可能有人会疑惑,为啥三季报净利润57.51亿元,看着比机构一开始预测的80-87亿元低?其实这不是业绩不行,而是会计规则里的“利润延迟兑现”。简单说,有38亿元的合作收入已经到账了,但因为还没完成全部履约,就先记到了“合同负债”里,后续会慢慢变成利润算进来。要是抛开这个会计口径的影响,恒瑞的经营数据其实相当能打:第三季度单季收入创下2021年以来的新高,基本每股收益0.89元,产品毛利率更是高达86.1%,妥妥的优质资产表现。
更关键的是,恒瑞已经彻底摆脱了对仿制药的依赖,变成了真正靠创新吃饭的企业。2025年前三季度,创新药销售额占总营收的比例已经冲到了55%,而且今年更是密集收获新药——上半年就有6款1类新药获批,第三季度又添了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首个口服降糖三联复方制剂这些重磅产品,现在累计已经有24款1类创新药和5款2类新药获批上市,覆盖了肿瘤、糖尿病、心血管、免疫这些老百姓最关注的治疗领域。其中有个叫瑞康曲妥珠单抗的ADC药物,更是9次拿到突破性治疗品种认定,在国产创新药里堪称“标杆”。
这些新药可不是摆着看的,已经开始实实在在贡献业绩了:核心创新药海曲泊帕乙醇胺片拿了中国专利金奖,新的适用病症申请还在不断推进;还有个叫HRS9531的减重药,三期临床试验数据特别亮眼,48周平均能减重19.2%,而且安全性挺好,上市后很可能成为年销售额超百亿的“爆款”。能有这么多拿得出手的新药,背后全靠恒瑞十年如一日的“砸钱研发”。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花了82.28亿元,占营收的比例高达29.4%,这个比例不仅远超国内同行,就算跟国际顶尖药企比也不落下风。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又花了38.71亿元,累计下来研发总投入已经超过500亿元,最近三年就砸了200多亿,这种投入力度在A股里找不出第二家。
重金投入换来了实打实的研发成果,现在恒瑞有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做临床开发,400多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同步推进,光是2025年前三季度就新增了48个临床试验批件、13项新药上市申请被受理。公司还在中美日澳欧等地设了14个研发中心,组建了5000多人的研发团队,不管是肿瘤、代谢这些热门领域,还是ADC、双抗、PROTAC这些前沿技术,都有深入布局。国际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恒瑞的自研管线数量排全球第二,其中31个管线的研发进度进入全球前五,技术实力已经跻身世界一流行列。这种“广撒网+高精尖”的布局,既保证了短期能有新药上市赚钱,又锁定了长期的增长潜力。
如果说研发是恒瑞的“内功”,那国际化就是它打开增长天花板的“关键一招”。2025年第三季度,恒瑞的海外合作直接迎来“爆发式”突破,三笔重磅交易震惊了整个行业,总潜在金额高达125亿美元,这标志着中国创新药终于被全球市场认可了。7月份,恒瑞跟全球医药巨头GSK达成合作,一起开发12款涉及呼吸、免疫、肿瘤领域的创新药,一下子拿到5亿美元首付款,后续还有最高120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和销售提成,直接刷新中国创新药单笔合作的纪录。
9月份更是好戏连台:把一款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创新药海外权益授权给Braveheart Bio,拿到6500万美元首付款和最高10.13亿美元的后续付款;又把瑞康曲妥珠单抗的部分国际权益卖给Glenmark,再获1800万美元首付款和最高10.93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短短三个月就拿到超8亿美元首付款,这样的成绩在国产创新药企里绝无仅有。而且这些合作不是简单的“卖权益”,而是全球巨头认可恒瑞的技术实力才主动找上门,就像摩根大通在研报里说的,恒瑞在双特异性抗体这些热门领域的管线,未来还会吸引更多国际合作。
除了靠合作“出海”,恒瑞也在自己推进海外业务,目前已经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启动了超过20项海外临床试验,5款创新药拿到了FDA孤儿药资格认定,4款ADC药物获得FDA快速通道资格。2025年10月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恒瑞更是第一次以展台形式亮相这个全球顶尖学术盛会,带去了46项研究成果,其中“双艾”组合治疗肝癌的研究还入选了口头报告,同步发表在《柳叶刀》主刊上,让中国创新药的临床价值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
现在25名覆盖恒瑞的分析师里,23名都给了“买入”评级,平均目标价81.04元,比当前股价有超30%的上涨空间,机构之所以这么乐观,核心是三个实打实的逻辑。首先是创新药进入“收获期”,未来三年恒瑞预计会有40余项创新成果获批,除了前面提到的减重药,还有多款ADC药物等重磅品种,都有望成为百亿级大单品。西南证券预测,2025到2027年恒瑞的净利润会达到70.3亿、87.4亿、105.5亿元,保持高增长态势。
其次是海外合作带来的稳定收入,随着合作推进,除了已经拿到的首付款,后续还会有源源不断的里程碑付款和销售提成,业绩增长的确定性特别强。最后是国际化打开了估值天花板,目前恒瑞的动态市盈率是54.7倍,虽然比行业平均的23.4倍高,但考虑到它的龙头地位和全球化布局,估值还有提升空间。东方证券就上调了预期,给予2026年52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78.52元,跟市场平均预期差不多。
当然恒瑞也有挑战,比如需要打造更多像PD-1那样的超级大单品,全球商业化能力也得继续提升。但从目前的动作来看,公司正在快速弥补这些短板,原FDA资深审评官孙志刚、原礼来中国肿瘤事业部负责人尹航等行业大咖都相继加盟,现在中高层里有海外或跨国药企经验的人占比已经超30%,为全球化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恒瑞的爆发不是孤立事件,而是整个中国创新药行业迎来“盈利拐点”的缩影。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板块首次实现整体盈利,36家创新药企业合计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15.8%,净利润增速更是高达138.9%,行业终于告别了“只烧钱不赚钱”的阶段,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周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恒瑞作为龙头,正享受着“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
从研发实力来看,500亿累计投入、24款1类创新药获批,构建了别人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从商业化能力来看,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加上逐步成型的全球商业化体系,能让新药快速变成收入;从国际化来看,125亿美元合作加上20项海外临床,让恒瑞成为中国创新药出海的“领头羊”。更重要的是,恒瑞的发展模式给其他中国创新药企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靠持续研发投入打造核心竞争力,靠合作铺路走向国际,靠多领域布局分散风险,这种“研发+商业化+国际化”的三轮驱动模式,让它在行业竞争中始终占据主动。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选择恒瑞本质上就是选择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大家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创新药的市场空间只会越来越大。而恒瑞作为行业龙头,既能吃到行业增长的红利,又能靠技术优势和全球化布局获得超额收益,难怪被西南证券称为“国内创新药投资首选”。
从仿制药龙头到创新药标杆,从本土企业到全球化药企,恒瑞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华丽转身。24款创新药、125亿美元海外合作、500亿研发投入,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医药创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不懈追求。81元的目标价,对于恒瑞而言只是新的起点,随着更多新药获批、海外业务拓展,这家中国创新药龙头有望成为首家跨过万亿市值门槛的医药企业。
未来,我们不仅能看到恒瑞的股价再创新高,更能看到中国创新药惠及全球患者。对于投资者来说,不用太纠结短期的股价波动,真正值得长期关注的,是那些愿意在研发上“下笨功夫”、在战略上“看长远”、在布局上“敢突破”的龙头企业。恒瑞的故事,才刚刚进入最精彩的篇章。
声明:本文数据均来自公司公告、行业报告、官方披露等公开渠道,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寒羽爱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