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忠贤墨宝:郑时《题诸葛武侯像诗》的文心与笔韵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12 18:21 1

摘要: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代书法珍品——郑时《题诸葛武侯像诗》,这件纸本行书册页分为两开,每开26×15.4cm,虽篇幅不大,却集忠臣情怀与书法雅韵于一体,成为后人窥见明代中期书法风貌与士人精神的重要窗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代书法珍品——郑时《题诸葛武侯像诗》,这件纸本行书册页分为两开,每开26×15.4cm,虽篇幅不大,却集忠臣情怀与书法雅韵于一体,成为后人窥见明代中期书法风貌与士人精神的重要窗口。

郑时其人,字宗杨,号恒齐,是明代中期兼具政绩与德行的名臣。他自幼聪颖,由伯父悉心教养,科举入仕后历任监察御史、布政使、兵部侍郎乃至南京吏部尚书,为官期间赈灾济民、直言敢谏,即便屡遭贬谪仍初心不改,离任时陕中万余百姓泣送灞桥,退休后仍居旧茅屋,其忠君爱民的品格与诸葛亮如出一辙。这份精神共鸣,也化作笔墨力量,凝注于《题诸葛武侯像诗》中。

作为郑时的书法代表作,此作以行书题写咏赞诸葛亮的诗作,“平生筹略妙天机,二表忠垂日月辉”,诗句直白抒发对武侯谋略与忠心的敬仰,字里行间满是惺惺相惜。书法风格上,此作兼具帖学的流畅与士人书法的刚健:用笔温润遒劲,起笔藏露结合,行笔从容不迫,收锋沉稳有力,无刻意雕琢之态;结体宽博舒展,疏密得当,字距行距匀称,既保持了行书的灵动,又不失端庄典雅;全篇墨色匀净,气息贯通,从“平”字起笔到“非”字收束,一气呵成,尽显书写时的胸有成竹。

值得称道的是,书法的气质与诗意高度契合。诗句赞颂武侯的忠诚与智慧,笔墨则展现出郑时自身沉稳刚正的品格,“书为心画”在此作中得到完美诠释。册页上“郑中夫氏”白文印古朴厚重,与行书的流畅形成巧妙呼应,更添藏品的完整性与艺术感。

作为明代中期书法的典型之作,此作既继承了二王以来的帖学传统,又融入了明代士大夫的精神气质,没有晚明书法的奇崛狂放,却以温润平和的格调打动人心。如今,这件珍品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更成为连接两位忠臣的精神纽带,让后人在欣赏笔墨之美的同时,更能体悟到“文以载道、书以传情”的传统文化内核。

释文:

平生籌略妙天機。二表忠垂日月輝。鼎峙山河天已定。不須論是與論非。

款署:龍峰鄭時。

钤印:鄭中夫氏(白文)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