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访了「捕捉美的眼睛」,与他们一起发现成都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2 19:18 1

摘要:这场备受瞩目的摄影比赛,以“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创新之城”三大主题发起征集,累计收到近3000张优质影像。

什么是成都之美?

11月10日,(戳回顾),来自全球各地的影像创作者与成都粉们再次用影像带来了自己的答案。

这场备受瞩目的摄影比赛,以“公园城市”“幸福成都”“创新之城”三大主题发起征集,累计收到近3000张优质影像

*吴鹏《金色成都》(组图之一)

*陶冶《同一片天地》(组图之一)

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公证处的见证下40余张/组获奖作品揭晓,以城市为暗房,街巷为场景,影像创作者们有的以镜头描摹了朦胧晨雾下的宝墩遗址与雪山同框,有的捕捉了市民春暖花开的多彩生活,有的记录了科幻大片般的“菜篮子”基因宝库……

那么,在他们心中,这些难能可贵的成都之美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带着镜头在城市中穿梭,他们的发现之旅又拥有怎样的独特视角?

*陈和勇《岭瞰锦城万重楼》

*廖芳《镜像未来》

我们采访了本届摄影赛不同赛道的获奖选手代表,请他们以影像为线索,带来了关于城市摄影与成都之美的多元回答。

*戳查看视频*

01 捕捉“雪山+”

为公园城市拍下注脚

摄影师 赵翔

2025“发现成都之美”主题摄影赛

“公园城市”赛道获奖代表

赵翔是一位“95后”摄影师,去年,他便凭借一张拍摄元通古镇的作品在“发现成都之美”主题摄影赛中获得了奖项,而在今年的参赛作品中,他将镜头对准了家乡新津

作为年轻的摄影师,赵翔的摄影之路起步较晚。他原本是一位厨师,因对摄影的热爱,在短短四年时间内成长为一名自由摄影师。

*赵翔《遗风余韵》

没有专业的背景,就自学。

一方面通过反复观看电影钻研构图美学,另一方面钻研大师作品。刚开始,喜欢“90后”户外风光摄影师Thomas,后来又爱上了美国街头摄影师亚历克斯・韦伯,其镜头下那些不经意的抓拍瞬间,给他带来了很大启发。

看得多了,拍得多了,审美积累不断提升,技艺也愈发成熟,他逐渐找到了自己的风格与维度——将人文与风光结合,多角度展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

特别是近年回到家乡新津创作的作品,让他发现了独特的雪山+”创作方向,即以雪山融合地标或景点等拍摄系列作品。此次的获奖作品《墩上晨雾,峰下文博》便是其中一幅作品。它展示了晨雾中的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幺妹峰互相辉映的场景。

*赵翔《墩上晨雾,峰下文博》

巧合的是,照片拍摄于9月24日,两日后,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当地的融媒体中心刊登了这幅作品,将之作为公园开园最应景的献礼。

距今约4500至3900年的宝墩遗址,是我国长江上游地区迄今发现的时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史前城址,被誉为“古蜀文明之源,长江上游文明之光”。

赵翔使用无人机进行拍摄,以长焦镜头拉近画面,将文博馆与幺妹峰框在同一画面中,人文古迹与自然盛景和谐共生,生动诠释了成都公园城市 “人城境业” 高度融合的内涵

拍摄的过程中,最难的要数捕捉晨雾与幺妹峰的合体。赵翔谈道:“天气是关键,既要出太阳,又要达到一定的湿度,这样的情况一年只有那么几天,错过要等一年。”

*赵翔《晨曦的守望》

以往的拍摄经验都是靠“蹲”,但他在长期的经验中,摸索出了一套靠软件预测天气的独特技巧。“准确率高达80%,大大提升了拍摄效率。”

当然,这离不开他对家乡公园城市建设的了解,“一早就构思出了画面,晨雾一出现,脑海里的景就有了”。

平日里,他就常出没于成都与新津的各大公园,摄影之外,还担任吉他手和朋友一起搞乐队,他们不时在新津网红打卡点长吉大茶铺或宝墩遗址附近的小院演出,亲身参与并创造着公园城市的温暖氛围

*赵翔《夜曲》

在他眼中,成都的公园城市不仅体现在环城绿道的生态之美,更藏在人文小城的惬意氛围里。而通过摄影,既可以将家乡的历史底蕴、自然之美与人文气息定格成永恒的影像,也可以展示它的多元面貌,使之被更多人记住。

02 用镜头绘制影像

为成都留下幸福记忆

摄影师 李勇

2025“发现成都之美”主题摄影赛

“幸福成都”赛道获奖代表

李勇大学念的美术,但性格外向的他更向往户外的广阔天地,一次与导师的坦诚沟通中,他表露了对摄影的热忱,从此开始摄影。

他先是在校园里当学生摄影记者,毕业后入职一家传媒集团,后来又成为一名全职独立摄影师,掐指一算,他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已经深耕了18年

*李勇《缤纷栾树花,多彩锦官城》

对他而言,摄影早已超越了职业的范畴,成为支撑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柱。

多年来,他的创作始终围绕两大核心方向。其一,记录人间烟火,书写时代变迁,将镜头对准成都公园城市的发展轨迹,用影像见证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其二,定格市民生活的幸福场景,精准捕捉这座城市独有的安逸气质

在本届“发现成都之美”主题摄影赛中,他的 《花开成都 多彩生活》系列组图斩获了“幸福成都” 赛道一等奖。李勇坦言,该系列的创作灵感源来源于成都市民热衷的赏花生活方式。

*李勇《花开成都,多彩生活》(组图之一)

为了呈现最佳效果,他多次实地踩点,对游客在天府农博园五彩油菜花簇拥下吃火锅,以及北湖公园、漫花庄园梅花盛放等独特场景进行了拍摄。他谈道:“创作往往需要漫长的酝酿,耐心等待合适的天气与光线,才能最终构筑出充满活力与生活气息的画面,以此传递市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拍摄角度上,他跳出传统平视的思维定式,更多采用俯拍视角。“这种表达不仅避开了同质化,更能为观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让熟悉的场景焕发出别样魅力。”

*李勇《花开成都,多彩生活》(组图之一)

在他看来,“幸福成都” 从来不是一个宏大空洞的概念,而是由无数普通人的微小幸福汇聚而成。它可能是餐馆里聚餐的欢畅,可能是公园花树下相聚的温馨,也可能是繁忙工作之余,于河畔茶馆中享受一杯清茶带来的宁静。这些细碎而真实的幸福瞬间,共同构成了成都最温暖的底色。

而城市摄影,为城市留存了这些幸福的记忆。

他特别喜欢“发现成都之美”这一主题,因为城市摄影的关键在于拥有一双 “发现美的眼睛”—— 那些日常通勤中易被忽视的场景和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片段,都藏着值得被记录的珍贵细节。

*李勇《花开成都,多彩生活》(组图之一)

“在时代高速发展的浪潮中,总需要有人记录下城市的变迁、生活的流转与社会的进步。”

他用手中的镜头完成了这一使命:“为成都绘制独特的影像画像,将这座城市的发展脚步、生活方式的更迭以及市民的鲜活状态,转化为可供后人回望的珍贵影像资料,让城市的温度在时光流转中永远留存。”

03 摄影即 “托物言志”

描摹创新的关键是“人”

摄影师 林漫

2025“发现成都之美”主题摄影赛

“创新之城”赛道获奖代表

林漫的摄影之路始于2013年,彼时,她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单反相机,从系统的学习中,她逐渐意识到摄影不仅是记录自我的工具,更应该关注“我”以外的东西,成为观察世界的窗口

从此,她告别了单纯的 “照相”,一头扎进纪实摄影当中,每日穿梭于城市“扫街”,用镜头捕捉生活的本真模样。

起初,她的拍摄足迹辗转于各大城市,后来在与诸如视觉成都这样的城市摄影平台的互动中,发现更应该关注自己的城市——成都。“这是一种我与城市的双向看见。”她谈道:“因为成都有很多展示机会,受到鼓舞后我越来越有干劲。”

*林漫《风和日丽,冬日里人与自然的一片谐景》

2020 年退休后,摄影成为她业余生活的核心。遇上蓝天白云,她便辗转于城市的东西南北,换乘地铁与公交奔赴多个拍摄点,不愿浪费分毫光阴。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萨尔加多对时代的记录、何藩镜头下的街头光影,都成为她的创作养分。

她坚信摄影能 “托物言志”:一片落叶的静美可映照内心平和,人间烟火的交融能唤醒真挚感动,而奔波拍照的过程,亦是安放心境的方式。她喜欢拍城市的烟火气、季节限定的人与景,特别是城市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场景

她的作品《藏在银行里的 “菜篮子基因”》组图在本届“发现成都之美”主题摄影赛中斩获了“创新之城”赛道一等奖。作品以中国蔬菜博物馆——彭州“种子银行”为拍摄对象,呈现了彭州 作为“中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 的种业实力。

*林漫《藏在银行里的“菜篮子基因”》(组图之一)

受到吸引,她曾先后两次前往“种子银行”竭尽全力拍摄各个场景,最终完成了这组展现创新之城“守正固本根基意识”、“创新破圈的发展智慧”与“民生至上温度底色”的作品。

仔细观察林漫的作品,会发现她的镜头下总是少不了人。她坦言:“记录城市的创新发展,不仅要展现建筑的高、空间的大、氛围的时尚,还要体现生活在这里的人。”于是,她在拍摄时,常常都在等一个人,并以“小” 的细节展现共情,让抽象的城市精神变得可感可触。

而这,也是城市摄影的意义所在。

它从多维度塑造、传播成都的魅力,以影像拼接成都的立体形象,为文化传承形成视觉档案,带来流量的同时,推动城市空间的价值挖掘与更新,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十世纪著名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曾说:“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或许,这句话对于城市摄影依然适用。

当我们将镜头对准城市,它便像放大镜一般沿着街巷的肌理与地图的路径慢慢发现,随着穿梭的步履,那些正在发生的美,终将被定格珍藏

它们是龙泉山顶的一夜飞雪,是雪山下的高铁花田,是在人工智能中预见未来,也是夏日河畔的一抹清凉……

*孟蓓《雪飘丹景山》

*王凌凌《花田·高铁·雪山》

*岳壹《人工智能》

*陈和勇《纳凉舰》

伴随着奖项结果的揭晓,2025“发现成都之美”主题摄影赛也圆满收官。比赛的告一段落,也并非意味着发现之旅的结束,由YOU成都运营的成都城市形象资源共享平台「视觉成都」将继续陪伴你珍藏成都之美

作为美的集结地,「视觉成都」不定期发布不同主题征集,包括但不局限于图片、视频、图文、出版物等。目前已入驻近4000位摄影师,汇聚60000+张、20000+组高清城市摄影版权图片400+条成都城市视频

在采访中,摄影创作者们纷纷谈到了与平台的共同成长,他们汇聚于此,不仅因为比赛,更因为这里是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以城市摄影为媒介展开对城市之美的发现,在增加认同感的同时,也向外界递出了独特的城市名片

“摄影是将人类情感凝结成为永久的图像,让时间留下一道独特的印记。”既然如此,那便让我们一起,发现美、记录美、塑造美,为城市写下光阴记忆。

2025“发现成都之美”

主题摄影赛结果揭晓

(戳回顾查看)

如果你喜欢城市摄影师们的作品

后续我们还将举办摄影展等精彩活动

期待与你在“美”中相遇

温馨提示

1、如对获奖作品结果有异议,请在11月15日内联系活动主办方;

2、请各位获奖的摄影师于12月15日前发送“姓名+作品名称+奖项+银行卡号+开户银行+身份证号+身份证正反面照片+联系方式”至2604843243@qq.com,邮件主题名为“2025发现成都之美”,以便发放大赛奖金和电子证书。再次感谢您的付出与支持,祝生活愉快!

● ● ●

编辑丨小都

图源丨参赛者提供

来源:YOU成都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