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1月7日16:30,由宋庄美术馆主办、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当代艺术院与当代艺术档案库协办的“变相——王国建艺术展”在宋庄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方力钧担任艺术总监,孙振华担任学术主持,冀少峰担任策展人,系统梳理并集中展出了艺术家王国建的重要代表
艺术家王国建和艺术总监方力钧、策展人冀少峰团队在一起
2025年11月7日16:30,由宋庄美术馆主办、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当代艺术院与当代艺术档案库协办的“变相——王国建艺术展”在宋庄美术馆正式开幕。本次展览由方力钧担任艺术总监,孙振华担任学术主持,冀少峰担任策展人,系统梳理并集中展出了艺术家王国建的重要代表作及最新创作近56件/组。开幕现场,方力钧、孙振华、冀少峰、王国建先后致辞,贾方舟宣布展览启幕,来自全国的美术馆与机构负责人、艺术家及媒体代表共同见证。展期持续至2026年3月30日。
宋庄美术馆馆长方力钧致辞
展览学术主持孙振华致辞
展览策展人冀少峰致辞
王国建扎根闽南,却直面全球:他把渔港庙会、厝脊剪黏、戏台绣幛一并扔进当代视觉的“万花筒”,翻转成霓虹般炸裂的新神话。传统符号被拆解、错位、再嫁接,木刻、漆线、亚克力、LED 无差别混用,平面与立体相互渗透,只为回答一个核心命题——当海洋文明与资本洪流同时拍岸,中国人如何以色彩与形状安顿漂泊的心灵?答案是一幕幕艳异图景:它们艳得喧嚣,却静得纯粹;拒绝宏大叙事,也逃离市场套路,只剩个人记忆与生存直觉在画面里闪光。闽南的烟火、咸腥与奇诡,经他手,化为对抗同质化的视觉护身符。
开幕现场
从左至右:艺术家王国建、策展人冀少峰、学术主持孙振华、宋庄美术馆馆长方力钧,展览现场·共鉴
从左至右:艺术家陈文令、岳敏君、王国建、李津在展览现场合影
艺术家王国建和众多知名艺评家合影
谷见工作室团队合影
重构闽南地方图景 创造当代艺术神话
——王国建艺术解读 (节选)
孙振华 | 文
王国建一直生活在泉州,与当地传统文化相守相伴:住红砖古厝;讲中原唐音;吃咸饭面线;喝乌龙岩茶;看芗剧高甲;听南音锦曲;敬妈祖诸神;拜河洛祖祠.....
这里最具地方性,也最为多元化。王国建立足于闽南民间源远流长的视觉传统,打破了当代艺术和民问艺术的界限;打破了传统材料和现代材料的界限;打破了传统造型工艺之间的界限,不拘一格地运用平面和立体的空间形;运用丰富、鲜艳,富有冲击力的色彩;创造了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的地方性样本。
例如《水镜神相》,巧妙地借用了相书中的“面相”图式,采用“面具”造型,天马行空地描绘出了各种脸谱。这些神奇、怪异的面孔,不仅说明了“面相”的复杂性,也说明了人的外在和内在、面相和内心之间的那种难以猜度的距离。
王国建采用的是一种中国式的造型和造物方式,做工讲究,技艺精湛:脱胎、髹漆、妆銮、钣金、镶嵌、填描、拼接、黏贴.....复活了闽南传统工艺和古代工匠的绝技。
王国建利用闽南地方元素,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创造了一个五彩斑斓、奇异怪诞、既超越现实,又具有时尚感的当代艺术神话系列。
“神话”并不只是远古时代的产物,神话思维和神话样式在当代社会也依然存在。当代社会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神话生产,不断产生历史神话、英雄神话、财富神话、消费神话......
王国建采用超现实、超经验、超常规、超逻辑的神话思维方式,借助传统故事原型和图式,辅之;以当代流行图像;为想象力日趋贫乏的当代人开启了一扇艺术神话之窗。
他的艺术神话看似天马行空,荒诞不经;它是反思性的、批判性的;它隐含着对当下社会的态度,对现实问题的隐喻,对某些流行现象的反讽。
这里的美女常常与野兽并置,与邪魅共存,完全不同于现实图像中那些司空见惯的流行美人;它用神话对抗、揭露当今流行的虚假美学,庸俗图景;残缺的造型,剖开、暴露的肢体,不合理的器官配置;鱼像刀剑一样从身体中穿过;美丽的躯体莫名配置了一个凶猛动物的头颅……体现了一种解构和批判的力量。
王国建的艺术神话让观众获得想象力共情;舒缓当代人在“现代性的困境”中的那种焦虑感和荒诞感:看似熟悉的东西,其实是陌生的;看似是合理的东西,其实是荒谬的,看似确定的东西,其实是虚幻的,原本应该相信的东西,却是让人怀疑的.….….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在一个真相消失的时代,观赏了一系列比现实更刺激、更荒诞、更集中、更强烈的艺术神话之后,观众或惊讶、或醒悟、或开怀……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内心紧张,做好直面现实的心理准备。
而这,正是王国建对当代艺术的特殊贡献。
艺术家自述
王国建 | 文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出生在闽南古城泉州鲤城。父亲收藏的各类中外艺术画册,是我认识艺术的最早启蒙。童年时我最爱画神像,尤其是忠勇双全的关帝爷——这座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的城市,寺庙、教堂、清净寺与宗祠比邻而居,诵经声、南音、唱诗班的旋律交织成我成长的背景音,也让多元信仰成为我艺术生命的底色。
1978年我考入美术院校接受系统训练,毕业后进入泉州工艺美术公司研究所,深入接触木雕、漆器、木偶头等非遗技艺。在‘85新潮期间,我积极参与泉州闽南画派和“BYY”画会的创作活动。随着改革开放浪潮,我投身外贸礼品行业二十余载,这段经历让我深入全球市场前沿,也切身感受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2010年,因对艺术不变的执念,我重新拿起画笔。在我的艺术实践中,我始终尝试将闽南文化的基因与当代社会的议题相融合,通过传统大漆工艺与综合材料的运用,构建一个既根植于地方性又面向全球对话的视觉系统。
本次展览的各个系列,正是我对当下社会、文化、科技与人类处境的持续思考与艺术回应。
开幕晚宴
王国建的艺术轨迹,像一条先远离再回归的弧线,先挣脱传统,又转身与传统重逢。 这次展览,我们把他的新作当成一扇任意门,邀请观众跨进去。展览想唤醒的,不只是爱看画的人,更是愿意思考文化去向的人。它讲述的,不是王国建“当年”如何走来,而是他“此刻”正在进行的冒险——在神圣与未知之间,用图像搭一座临时桥梁,让意义在视觉里生根。
部分展出作品
傀儡·No.1
2022
木头、大漆
198cm×103cm×103cm
傀儡·No.2
2022
脱胎、大漆、金箔等
218cm×265cm×85cm
傀儡·No.4
2022
木头,大漆,综合材料
282cm×68cm×68cm
傀儡·No.5
2021
不锈钢
208cm×143cm×143cm
傀儡·No.6
2025
铸铜、金箔
153cm×139cm×85cm
孪生系列之一
2019
纸、丙烯、油画棒、水粉等
172x265cm
年轮·生辰之蛇
2021
脱胎、漆、铁、金粉、银箔、漆粉等
210cm×118cm×18cm
年轮·生辰之狗
2021
脱胎、漆、铁、金粉、银箔、漆粉等
210cm×118cm×18cm
水镜神像No.11
2021
脱胎、漆、铁、金粉、银箔、漆粉等
250cm×200cm×26cm
演化No.1
2022
亚克力、玻璃、石头、大漆等
266cm×133cm×4.3cm
演化No.8
2024
亚克力、玻璃、石头、大漆等
198cm×198cm×4.3cm
演化No.10
2024
亚克力、玻璃、石头、大漆等
210cm×152cm×5cm
关于艺术家
王国建
1962 出生于中国福建泉州
1981 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1985 加入闽南画派,深化创作
加入BYY视觉艺术研究会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
ACAC当代艺术档案库理事
闽南画派副会长
泉州画院特聘画家
变相——王国建艺术展
策展人: 冀少峰
学术主持:孙振华
艺术总监:方力钧
展览时间:2025年11月7日 — 2026年3月30日
展览地点:宋庄美术馆
主办单位:北京市通州区宋庄美术馆
协办方: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当代艺术院
中国文化发展促进会当代艺术档案库
展览统筹:高松寅、程然
展览执行:王玉彬、陈昌麟、刘玉娟、肖锋、古见工作室
展览&视觉设计:燕尾设计室
品牌支持:泸州老窖·国窖1573
来源:当代油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