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赫格赛斯近期在弗吉尼亚州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基地的美军将领大会上发表近50分钟讲话,指出“误导性的政客迫使美军关注错误的事情”,他致力于清除那些在过去几年中削弱“战争部”杀伤力的“明显干扰”。
美国战争部长皮特·赫格赛斯最近的一次讲话让在场听众猝不及防。
开场时,他描绘了一个“计划经济堡垒、跨越时区和大陆、残酷而无情、扼杀自由思想的对手”,场下皆以为他在指责苏联或中国。
直到演讲尾声,他才将矛头突然转向:“真正的敌人并非外部国家,而是就在美国眼皮子底下的五角大楼官僚体系。”
赫格赛斯近期在弗吉尼亚州匡蒂科海军陆战队基地的美军将领大会上发表近50分钟讲话,指出“误导性的政客迫使美军关注错误的事情”,他致力于清除那些在过去几年中削弱“战争部”杀伤力的“明显干扰”。
而赫格塞思描述的直接,形容“内部敌人”庞大而臃肿,决策流程繁复。每一笔军购、每一次部署,都需要经过无数签字、无数表格、无数委员会审查。
对于前线士兵来说,这种“内部的拖沓”可能意味着关键装备迟迟无法到位,上阵打仗时面临巨大风险。
甚至赫格赛斯宣布了一系列新指令,包括强化体能标准、加强仪容要求、审查“有害领导力”政策、终结零失误的指挥文化,以及改革监察流程。
他特别强调基于业绩的晋升,抨击了“多元化、公平与包容”项目。
实际上,赫格赛斯的批评并非空穴来风,美国军工体系的一系列超支、延期项目为他的观点提供了充分佐证。
F-35战斗机项目原预算约3960亿美元,如今总成本已超过1.7万亿美元。即便付出如此高昂的成本,交付的飞机仍存在软件漏洞、发动机故障,部分批次甚至无法投入战斗。
福特号航母同样问题重重,原本预算128亿美元,结果花费超过137亿美元。新装备频繁出现问题,造船和调试周期漫长,导致航母战斗力严重受限。
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在于“旋转门”现象,美军工企业和政府高层人员频繁互换岗位,导致利益绑定。军方常常优先选择熟识的大公司签订大合同,而非基于成本效益考量。
前国防部长奥斯汀退休后直接进入防务承包商雷神技术公司的董事会。统计显示,截至2021年,至少有672名美国政府退休人员直接进入大型防务承包商工作,担任面向美国政府的公关职位。
而当美国被内部官僚主义所困时,全球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甚至可以说美国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的 “单极时刻”或在加速结束中。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今年1月接受采访时承认,单极霸权是“不正常的”,世界终将回归多极化。
而与流行观点相反,多极格局并非对美国的“末日宣判”。在美国相对实力下降的时代,让其他有能力的国家分担部分全球领导责任,反而对美国有利。
然而,美国目前的行为模式却在加速其自身地位的衰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警告:“美国正在重复英国20世纪犯过的错误,既想维持全球霸权,又不愿付出相应代价。”
美国在全球800多个军事基地,年耗资超8000亿美元,同时还要应对俄乌冲突、巴以危机和亚太部署,兵力捉襟见肘。
好比海军舰艇平均舰龄达23年,而中国海军仅7年。
当中国连续制定并完成了三个“五年规划”时,美国却在阿富汗、伊拉克、乌克兰三线消耗。这种持续稳定的发展节奏,使得中美实力对比发生历史性转变。
所以赫格赛斯在另一次演讲中警告国防承包商要加快武器开发速度,否则就会“逐渐被淘汰”。他推动五角大楼关注更小、更快的合同,而非多年项目,目的是用“战备采购系统”取代“冷战时期的采购流程”。
然而,当美国战争部长试图整肃内部官僚体系,当美国努力在多极世界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时,那个“计划经济堡垒、跨越时区和大陆”的旧日意象已逐渐模糊。
真正的挑战并非来自外部,而是深植于体制内部的低效与惰性,这或许才是美国最难战胜的敌人。
参考资料:
Hegseth warns defense contractors to move faster on weapons development or 'fade away'
美军将领大会召开,防长讲了这些内容……——新华网
来源:沈百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