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突然!他于昨晚去世,几天前还更新账号 多位影视圈人士发文悼念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2 19:02 1

摘要:“昨晚还在回网友留言,今早却只剩黑屏头像”——严蓬(电子骑士)的突然离开,把“人真的说走就走”这句话从鸡汤变成了冷冰现实,50岁,179万粉丝,最后一次更新停在11月2日,八天后讣告刷屏,谁受得住这种落差。

“昨晚还在回网友留言,今早却只剩黑屏头像”——严蓬(电子骑士)的突然离开,把“人真的说走就走”这句话从鸡汤变成了冷冰现实,50岁,179万粉丝,最后一次更新停在11月2日,八天后讣告刷屏,谁受得住这种落差。

消息是10日凌晨传开的。

没有预警,没有长病日记,连一条“身体不舒服,先停更”的暗示都没有。

同行说,前一周他还私下给科幻剧本做评审,坐在小会议室里,逐页抠设定,像往常那样把“逻辑漏洞”三个字圈得通红。

谁能想到,那竟是他最后一次把红笔摁在纸上。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严蓬的嗓门不大,却总能把最拗口的概念翻译成大白话。

《环球银幕》时期,他写《银翼杀手2049》的专栏,用“老狗再闻旧电线杆”形容赛博乡愁,一句话把影院里闷哭的理工男拉回人间。

后来他去游族盯《三体》,项目黄了,他也没跑,把素材打包成册,发给所有来问的后辈,附一句“别走我弯路”。

行业里混口饭不难,难的是把饭分给别人,他干了半辈子。

刘慈欣的发文很短:“二十年前他找我聊球状闪电,昨晚我翻聊天记录,停在‘明天再聊’。”

科幻作家陈楸帆把微信备注改成“热情大哥(离线)”。

制片人藤井树晒出2003年合照,两个人站在北师大旧校门,头发炸得像同步辐射,配文只有四个字:“难以接受”。

情绪像多米诺,一路推倒普通网友——他的最新微博下,蜡烛表情叠了上万层,有人把当年被他安利的片单重新贴出来,说“今天挨个重看,就当给他守夜”。

很多人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影评人也能成为“公共记忆盒子”。

他推荐过的冷门动画、被删档的国产科幻、藏在电影节角落的小成本处女作,全被翻出来打卡。

屏幕那端的人边补片边聊天,像挤在一条看不见的小酒吧,吧台后却永远空出那把高脚凳。

死亡忽然让“关注”这个词有了重量——它不再是数据,而是无数未完成的对话。

有人猜他这几年低调是因为身体亮红灯,可翻遍公开信息,找不到住院、化疗、暴瘦照片。

唯一痕迹是2020年科幻电影节,他比早年圆润了些,笑纹挤在眼角,合影里依旧站在最边上,把C位留给年轻人。

再往后,他把舞台让出,自己退回暗处做幕后评审,像把电池藏进遥控器,默默给别人的光亮供电。

这种“隐退式工作”在内容行业很常见:名字不再出现在标题,却决定着项目生死,久而久之,连读者都忘了他们也吃人间烟火。

他的突然离场,把“健康预警”四个字拍在每个人脸上。

自媒体时代,作息表被算法撕得稀碎,凌晨两点更新成了勋章。

严蓬的微博时间轴也常蹦出午夜发帖,评论区里他秒回网友,像24小时在线的客服。

没人规定影评人必须日更,可一旦停更,流量滑坡、账号贬值、商务撤单就会排队等着。

“怕被遗忘”是比“写不出”更狠的鞭子,抽着抽着,就把人抽成了永动机。

现在回头想,他最后那条讨论科幻电影的留言,像给所有人留了一盏出口灯。

他说:“好科幻不是预测未来,而是让现在的我们少一点恐惧。”

一句话,把类型片从星空拉回地面,也悄悄给自己的人生做了脚注。

恐惧不会消失,但有人用文字替你挡过一阵,如今灯灭,我们得自己摸着黑往前走。

悼念刷屏48小时后,他的微博关注数又涨了3万,数字冰冷,却像一种迟到的拥抱。

有人提议把11月10日设为“中国科幻分享日”,每年自发推荐一部被忽略的作品,不靠官方,不拉赞助,让推荐链像接力棒那样传下去。

想法很天真,却是对“他突然空了的位置”最温柔的填补。

毕竟,记忆若不被使用,就会像旧硬盘一样磁化失效,而严蓬用一辈子证明:影评不是自说自话,是替大家保存时间的底片。

下次再刷到“电子骑士”的旧文,别急着滑走。

点进去,留个言,哪怕只写“已看,晚安”。

屏幕那端不会有回复,但“对话”仍在继续——死亡能结束生命,却结束不了关系。

只要有人还在他的字缝里获得勇气,他就没真正下线,只是换了种方式在线。

来源:可靠饺子ufmzB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