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遭痛击,当天进入战争状态,这一仗不打“国将不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2 18:43 1

摘要:11月11日中午,伊斯兰堡市中心一声巨响,撕裂了巴基斯坦最后的平静。这不是普通的爆炸——这是在首都司法中心,在一座地方法院门口。

11月11日中午,伊斯兰堡市中心一声巨响,撕裂了巴基斯坦最后的平静。
这不是普通的爆炸——
这是在首都司法中心,在一座地方法院门口。

一名身穿炸弹背心的自杀式袭击者,试图闯入法院大楼未果,随即在警车旁引爆炸药。
瞬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12人当场死亡,27人受伤,其中多数是安保人员和平民。

目击者称,“整座城市都在颤抖。”
法院外十余辆车辆被炸成焦黑残骸,窗户碎片撒满街头。

巴安全官员在第一时间证实:
这是一次有预谋、有指令、有境外支持的恐怖袭击

几个小时后,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在社交平台上写下沉重的一句——

“巴基斯坦正处于战争状态。”

总理夏巴兹·谢里夫随即召开紧急会议,矛头直指——“巴基斯坦塔利班”(TTP)
安全部门进一步确认:这起袭击源头在阿富汗境内,由“巴塔”策划、渗透、实施。

而就在一天前,巴军方才刚刚击毙24名企图袭击军校的“巴塔”武装分子
24小时不到,对方便以鲜血报复。

巴基斯坦——事实上已经进入战时状态。

这次恐袭一出,不少外媒一度猜测是否与“俾路支分离组织”有关。
但从目标、手法、地域、动机看,几乎可以排除。

俾路支武装如BLA、BRA,通常攻击中资项目、能源通道或省级政府设施,他们的口号是“资源主权”,并不针对国家机构。

而“巴塔”完全不同。

它是以摧毁巴国国家机器为核心目标的极端组织。
其成员源自2000年代的“巴境塔利班联盟”,与阿富汗塔利班血脉相连,意识形态极端,憎恨教育体系、法院体系和军方体系。

他们的历史血债堆积如山:

2014年白沙瓦军校屠杀:150名儿童被杀;2022年卡拉奇大学爆炸案:三名中国教师殉职;2024年白沙瓦清真寺袭击:近百名警察牺牲。

如今,他们再一次将爆炸带入国家首都的心脏地带

这不是挑衅,而是宣战。
这不是恐袭,而是“国内战争的前奏”。

巧合?未必。

就在伊斯兰堡爆炸的前一晚,印度新德里红堡附近同样传来爆炸巨响。
汽车炸弹炸死10人,伤30余人。

印度媒体几乎在第一时间“定调”:

“这是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袭击。”

舆论迅速沸腾,印度国防委员会紧急讨论是否启动**“辛杜尔行动2.0”**——对巴基斯坦实施定点空袭。

但这“巧合的20小时”,太过微妙。
印巴两国首都先后爆炸,袭击手法相似,时间间隔极短。
在国际分析人士看来,这更像是——有人在制造连锁反应。

巴基斯坦方面的判断极为谨慎。
多名情报官员怀疑,“新德里爆炸”可能是印度内部的“假旗行动”——
即由民族主义势力自导自演,嫁祸巴基斯坦,以重塑莫迪政府“反恐强人”形象。

目的有三:

转移国内矛盾——印度经济连续三季度放缓,失业率破10%;掩盖空战耻辱——今年5月印巴空战中,印度6架战机被巴方击落;刺激民族情绪——为明年大选造势。

而这一连串事件的最大受益者,其实不是印度。
而是——阿富汗塔利班与“巴塔”

印巴若重新交火,巴军势必南调兵力,北部防线空虚,
正中塔利班下怀。

当前的南亚棋盘上,已经不止三方角力。
至少有四股力量在暗中博弈。

5月空战获胜后,巴军首次在南部印控边境稳住阵脚。
原计划趁势清剿北部的“巴塔”,但这场袭击打乱了节奏。
“首都被炸”意味着国家威信崩塌。
这一次,巴基斯坦不能再忍。

“巴塔”多名头目长期藏身在阿富汗东部昆都士与库纳尔省
阿塔政府嘴上承诺“反恐合作”,私下却默许他们存在。
原因很现实——
“巴塔”是阿塔在对巴博弈中的“战略筹码”。
阿塔发言人甚至在11日傍晚发声明反讽:

“‘巴塔’问题源于巴基斯坦当年与美国合作入侵阿富汗。”
一句话,把责任推得干干净净。

印度政府正面临“增长放缓+选举压力”。
民族主义向来是莫迪的政治武器。
一次“对巴惩罚性打击”,正好能转移焦点。
但问题是——
巴基斯坦如今不再是2019年的巴基斯坦。
它已获得中国、伊朗、俄罗斯的反恐支持授权
这场火,一旦烧起来,可能反噬印度自己。

美国国务院仅发表了一句“呼吁克制”。
但五角大楼内部消息透露:
华盛顿实际上默许巴方跨境打击‘巴塔’
因为后者也曾袭击美军残余设施。
这给了巴基斯坦行动的“合法窗口期”。

现在的形势,对巴基斯坦来说,是十年一遇的战略机遇期

印度南线无力再战;阿塔信誉崩塌,失去国际庇护;西方默许打击极端势力;国内民意高涨,军方士气爆棚。

在这种环境下,不打,就是自毁国家尊严。
正如巴国防部长阿西夫所言:

“容忍即是纵容,退让只会招致更大灾难。”

有分析认为,巴军将很快发动**“北向雷霆行动”**(Operation Northern Thunder)。
目标明确:
越境打击“巴塔”据点,斩断后勤通道,迫使阿塔表态。

这不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场国家生死战

阿富汗塔利班高层误判了形势。
他们认为巴基斯坦仍会因为“宗教兄弟情”而手下留情。
却忘了,如今的巴基斯坦,经历过政变、制裁与战争考验,
已经不再需要宗教安慰,而是要安全与秩序

印度方面同样误判。
他们以为巴方会因国际压力而收手,
没意识到——这次爆炸已经触碰到巴国家的底线。

法院爆炸,在任何国家都意味着政权的正当性遭攻击。
在拥有军人精神传统的巴基斯坦,这种挑衅必然引发国家层面的反击

一位退役少将甚至表示:

“如果政府不动手,军方也会动手。”

这场战火背后,还有经济暗流。
**中巴经济走廊(CPEC)**正进入二期扩建阶段,
路线穿过俾路支和开伯尔-普赫图赫瓦两省。

“巴塔”的频繁袭击,已经直接威胁走廊安全。
如果清剿行动成功,不仅能稳住北部安全,还能保障CPEC畅通
这对巴的经济恢复至关重要。

此外,伊朗与巴基斯坦近期刚签署反恐协作备忘录
伊朗情报机构甚至主动提供“巴塔”境外活动线索。
中、俄、伊三国同时发声支持,
意味着巴基斯坦在地区反恐战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战略纵深。

首都爆炸,不再是边境小火。
这是国家尊严的直接撕裂。

过去20年,巴基斯坦一直在“反恐与求稳”之间犹豫。
这一次,犹豫的空间没有了。

从巴媒体到街头民众,都在呼喊一个声音——

“这场仗,必须打。”

因为如果不打,
“巴塔”会更大胆,
阿塔会更放肆,
印度会更嚣张。

巴基斯坦要的是安全边境、稳定政权、国际尊严
而这些,只能在战火中重新获得。

阿富汗塔利班误以为可以两头通吃;
印度误以为可以借机搅局;
而巴基斯坦,这一次真的怒了。

伊斯兰堡法院的烟尘还未散尽,
边境的炮声,也许已经在准备中。

正如一位巴军老兵所言:

“我们已经失去太多,但还有一样没失去——报复的勇气。”

这场战火,可能改变南亚未来十年的格局。
它不是一场局部冲突,而是一次地区秩序的重组

战争的倒计时,已经开始。
只是,这一次,巴基斯坦没有退路,也不打算退。

你认为,巴基斯坦此时发动“北向雷霆行动”是否势在必行?
阿富汗塔利班会否被卷入战争?
印巴是否可能再度擦枪走火?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这场“南亚风暴”,或许比任何人想象的都来得更快。

Dawn News, Islamabad Court Bombing Leaves 12 Dead, 2025-11-11.Geo TV, Pakistan Declares War State After TTP Attack, 2025-11-11.RAND South Asia Report, Cross-Border Terror Dynamics in 2025, October 2025.Hindustan Times, Red Fort Explosion Sparks Indo-Pak Tension, 2025-11-10.Reuters,《Afghanistan Taliban ‘Harboring TTP’ Raises Regional Security Risk》,2025年11月。Al Jazeera, Pakistan’s CPEC Security Under Threat From Militant Groups, 2025-10-20.Express Tribune,《国防部长阿西夫:不反击就是灭国》,2025年11月11日。

来源:政经学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