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曲靖市麒麟区3.5平方公里的长河社区,有一位居民口中 “有困难找张警官”、同事眼里 “较真的涛哥”。她12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从缉毒尖兵转型社区民警,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智慧守护平安,她就是全省 “最美政法干警” 候选人——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分局白石江派出所社区民
在曲靖市麒麟区3.5平方公里的长河社区,有一位居民口中 “有困难找张警官”、同事眼里 “较真的涛哥”。她12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从缉毒尖兵转型社区民警,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智慧守护平安,她就是全省 “最美政法干警” 候选人——曲靖市公安局麒麟分局白石江派出所社区民警张涛。
11月11日,市委政法委联合曲靖市融媒体中心开展的“政法为民”主题访谈第一期,邀请到张涛做客直播间。
从缉毒一线到社区街巷
初心从未改变
2013年,服从组织安排,张涛从充满危险的缉毒警岗位,转岗成为社区民警。截然不同的工作场景,曾让她一度迷茫:从前面对的是犯罪嫌疑人,如今打交道的是街坊邻里;过去靠的是果断敏锐,现在需的是耐心细致。
但她深知,无论是缉毒 “尖刀” 还是社区 “基石”,守护群众、维护稳定的使命始终一致。她跟着前辈走街串巷,摸索出 “勤走访、多倾听、善记录、快回应” 的工作法,十多本民情笔记、每天上万步的 “铁脚板”,让她渐渐摸清了社区的每一寸土地,走进了群众心里。
缉毒生涯练就的 “铁骨”,也成了社区工作的底气。排查消防隐患时,她不放过任何隐蔽角落;处置突发冲突时,她沉着果断避免矛盾升级。这份面对风险的担当,让社区平安防线越筑越牢。
创新治理有妙招
平安社区人人建
长河社区地处城郊结合部,出租屋多、流动人口杂,治安管理曾是大难题。张涛创新性推出 “四色分级管理” 法,将出租屋按安全等级标注红、黄、蓝、绿四色,把房东责任与平安指数绑定。
房东张金华最初不重视租客登记,曾收留传销人员被评为 “红色重点户”。在整改指导下,他完善登记、安装监控,升级为 “蓝色优质户”,租客更安心,房租也每月多收200元,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大幅提高。这一机制让社区出租屋发案率下降60%,真正实现 “以房管人”。
不仅如此,她还推动社区部署309个高清探头和AI烟火预警系统,打造 “智慧护安” 模式。曾有企业仓库线路老化起火,AI系统秒级报警,3分钟内救援人员赶到,挽回数十万元损失。如今社区两抢案件零发生,总警情同比下降68%,科技让平安更有保障。
柔情调解暖人心
矛盾化解在基层
“许多矛盾纠纷不能靠‘硬碰硬’,需要换位思考和共情。” 基于这样的感悟,张涛牵头组建 “五朵警花” 柔性调解组,整合女民警、妇女主任等力量,用细腻柔情化解婚恋情感纠纷,已成功让82起纠纷 “零激化”。
她们的调解秘诀很简单:“沉浸式” 倾听让双方倾诉委屈,“双向” 换位思考找到利益共同点,“落地式” 解决 + 跟踪回访确保问题不反复。一对因育儿观念吵架的小夫妻,在她们的调解和育儿课堂的帮助下握手言和;僵持14年的杨氏兄弟,在她3年12轮的耐心调解下,终于放下宅基地和赡养纠纷,父子相拥、兄弟言和。
此外,社区的 “民情茶话室”“乡贤调解超市” 更是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 的生动载体。12名乡贤达人 “挂牌服务”,居民可像 “点单” 一样选择调解员,412条民意转化为惠民实事,482起纠纷成功化解,让社区成为有温度的共同体。
12年坚守
把群众当亲人
12年里,张涛做的暖心事儿数不清:深夜调解家庭纠纷,帮酗酒丈夫找到工作、戒掉酒瘾,让濒临破碎的家庭重焕生机;脱下警服化身 “大姐姐”,成功救助轻生女孩,用真情点亮生活希望;帮扶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工作,帮独居老人就医代购,甚至收到老人特意送来的新鲜苦菜。
居民主动送的蔬菜、学生放学热情的招呼,这些温暖瞬间,成了她坚守的最大动力。“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是工作基石”,这是她常说的话,也是她12年工作的真实写照。作为社区党委副书记,她更是将警务工作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让平安与服务同行。
初心不改
未来可期
谈及未来,张涛规划满满:推动智慧门禁全覆盖,让居民一键呼叫求助;壮大调解组吸纳心理咨询师,打造线上 “乡贤调解超市”;建设 “家门口的警务服务站”,开展精准反诈宣传,健全特殊群体帮扶机制。
“平安是老人推开门的踏实,是孩子放学路上的安心,是商户开门营业的放心。” 这是张涛对平安的理解,也是她12年坚守的意义。这位 “铁骨柔情” 的社区民警,用真心换真心,用坚守护平安,生动诠释了基层政法干警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曲靖政法
责任编辑:字亚雪
来源:云南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