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上海著名主持,弟弟更是大导演,为照顾父母,今全家住养老院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12 18:33 1

摘要:“事业再风光,不如陪爸妈吃口热乎饭。”这是上海观众刻进童年的“豆豆姐姐”潘延的心里话。当年她在《智力大冲浪》里逗得全场捧腹,在《大耳朵图图》里配出最萌童声,却因父亲中风住院的电话,突然从电视上“消失”,父母老了,她要做那个守在病床前的“小丫头”。

“事业再风光,不如陪爸妈吃口热乎饭。”这是上海观众刻进童年的“豆豆姐姐”潘延的心里话。当年她在《智力大冲浪》里逗得全场捧腹,在《大耳朵图图》里配出最萌童声,却因父亲中风住院的电话,突然从电视上“消失”,父母老了,她要做那个守在病床前的“小丫头”。

上海浦东某养老社区的清晨,潘延正扶着父亲往食堂走。她的外套口袋里装着父亲的降压药,手里攥着母亲的热毛巾,这是她搬来的第三年,也是放弃事业的第八年。

2015年的冬天,她刚录完《智力大冲浪》的小品,就接到母亲的电话:“你爸中风了,在急诊室。”她打车赶到医院,父亲躺在病床上,输着液,看见她就哭:“我怕再也见不到你。”弟弟潘安子在云南拍电影,赶回来要三天。

她握着父亲的手,盯着输液管里的药水,突然决定:“我不上班了,就在家陪你们。”从那以后,她推掉所有商演,每天早起熬小米粥,陪母亲去小区练太极,带父亲去菜市场买河虾。

2020年母亲腰椎间盘突出加重,她咬咬牙把父母送进有康复师的养老社区,自己也搬了进去,夜里母亲要起夜,她能立刻起来扶;父亲要测血压,她能盯着护士做好记录。

最近潘延在小红书更了条视频:她跟着母亲学织围巾,母亲的手有点抖,却依然认真教她绕线,她则把线缠错了地方,母亲笑着拍她的手。视频底下,网友留言炸了:“小时候看她的节目,现在看她陪父母,眼泪掉下来”“这才是孝,不是买东西,是陪着”“豆豆姐姐,你还是我们的小太阳”。

社区工作人员说她现在是“文艺委员”,每周组织老人们唱歌跳舞,用当年的主持劲儿带动大家。

弟弟潘安子如今也是一名大导演,上周还带着父母去看他新拍的电影,一家四口坐在电影院里,父亲笑得直拍腿:“我儿子拍的,就是好看!”

很少有人知道,豆豆姐姐当年拍《豆蔻年华》时才16岁,还是高中生。导演选她,是因为她试镜时笑起来眼睛弯成月牙,说:“这就是高晓晓,单纯可爱的高中生。”这部电影拿了金鸡奖,她却没进演艺圈,而是去浙传学播音,因为她想做主持人,想跟小朋友打交道。

毕业后进上海电视台,从少儿节目做到综艺主持,每一步都稳。隐退那年,《智力大冲浪》想跟她签五年合约,她却拒绝:“爸妈需要我,我得回家。”

豆豆姐姐的故事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心里最软的地方。我们总说“等赚了钱带爸妈旅游”“等有空陪爸妈吃饭”,可爸妈的日子不等人,等你赚了钱,他们可能走不动了;等你有空,他们可能记不得你了。

其实孝很简单:每周抽一天回家吃饭,每天打十分钟电话,每年带他们去看一次风景。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你在身边,爸妈就会觉得幸福。

来源:一号扒娱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