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范文稿)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01 09:17 1

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实战性,依据《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GB/T30353-2013)及学校实际情况,特编写XX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确保演练既能普及应急知识,又能切实提升师生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

为进一步提升校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的科学性、规范性与实战性,依据《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GB/T30353-2013)及学校实际情况,特编写XX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确保演练既能普及应急知识,又能切实提升师生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

一、演练基础信息

(一)演练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GB/T30353-2013)《人员密集场所地震避险》(GB/T30353-20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小学生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七步法》(通知就位→发布避险信号→教室内应急避险→发布疏散信号→震后有序疏散→集中整队处置→总结点评)。

(二)风险预判

结合学校建筑布局与师生特点,提前预判演练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低龄学生(1-3年级)因紧张出现奔跑、推挤,易引发楼梯间踩踏;疏散路线交叉处(如综合楼与教学楼通往操场的通道)可能出现人流拥堵;个别学生因恐惧哭闹,影响班级疏散速度;模拟避震时,学生躲避姿势不规范(如未护头、远离危险区域),存在“形式化”问题。

二、演练目的

(一)知识普及:通过“理论+实操”结合,让师生熟练掌握地震震感识别(如轻微震感、强烈震感特征)、避震姿势、疏散路线等知识,杜绝“只练不教”;

(二)能力提升:重点训练师生“震时快速避险”“震后有序疏散”“意外情况处置”(如他人摔倒时的帮扶、自身受伤时的自救)能力,避免演练“走过场”;

(三)预案检验:验证学校应急预案与《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的适配性,发现流程漏洞并及时修正,确保预案“可落地、能实战”;

(四)意识强化:消除师生对演练的“懈怠心理”,让“安全第一、有序疏散”理念深入人心,避免真实灾害来临时因慌乱导致伤亡。

三、组织领导

(一)指挥部架构

总指挥:校长

职责:1、全程掌控演练进度,下达演练启动、暂停、结束指令;2、处置演练中突发真实事件(如学生摔伤、设备故障);3、对接防震减灾局,获取专业指导。

副总指挥:分管副校长

职责:1、协助总指挥协调各专项小组工作;2、负责足球场集中点的整体秩序与人员调度;3、监督疏散路线通畅性,及时解决拥堵问题。

成员:全体教师

职责:按“一岗双责”分工,承担班主任、楼道安全员、医疗救护等角色(具体职责见下文“各岗位职责”)。

(二)专项小组设置

1、技术指导组:邀请防震减灾局1-2名专家组成

职责:演练前指导预案优化,确保流程符合《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演练中现场观察,纠正师生不规范动作(如避震姿势、疏散速度);演练后提供专业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2、应急处置组:由医疗人员(医疗)、白班安保人员组成

职责:医疗救护:携带急救包(含止血带、消毒棉片、创可贴等)在操场待命,对轻微擦伤学生现场处理,严重情况立即联系120并护送就医;安全巡逻:安保人员1人守校门(禁止无关人员进入),1人在足球场坡口引导,另1人在教学楼周边巡逻,防止学生擅自返回教室。

3、宣传记录组:由宣传人员、后勤组组成。

职责:拍摄演练关键环节(避震、疏散、集中清点),留存影像资料;提前调试足球场大屏,播放防震教育视频;演练中确保广播清晰,信号指令无延迟。

四、演练原则

安全第一,实战导向:所有流程以“不发生真实安全事故”为前提,同时模拟真实地震场景(如分“主震”“在操场上遭遇余震”信号),避免“形式化演练”;

分级引导,关注差异:针对1-3年级低龄学生,采用“班主任牵手、高年级帮扶”模式;对残疾学生、行动不便教师,提前安排专人一对一护送;

依规操作,衔接标准:严格遵循《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中“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疏散”原则,疏散路线、避险姿势均符合国家标准;

全员参与,责任到人:从总指挥到每一名学生,均明确自身角色与职责,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无遗漏、无推诿。

五、演练安排

(一)基础信息

演练时间:XX年X月X日X时X分(提前3天通过班级群告知家长,避免误解);

演练对象:全校师生、保安人员(含食堂值班人员,需同步参与疏散);

演练信号:1、避险信号:口哨持续5秒(对应“地震预警”,启动室内避震);2、疏散信号:口哨持续5秒(对应“主震结束”,启动疏散);3、解除信号:连续3声短哨(对应“余震风险降低”,集中点整队)。

(二)演练流程

第一步:通知就位(X时X分-X时X分,时长5分钟)

广播通知:“各位师生,我校防震、避震、防踩踏应急疏散演练即将开始,请各岗位人员到指定位置就位,学生保持安静,听从班主任指令。”

岗位到位:

楼道安全员(各楼层教师)在楼梯口、拐角处站立,检查疏散通道(无杂物堆积、应急灯正常);

通道安全员(校安办人员A、校安办人员B)分别在综合楼与教学楼交叉通道、操场入口处就位;

医疗救护组(医疗人员)携带急救包到达操场指定区域;

班主任在教室清点人数,再次强调“避震时护头、疏散时不跑”的要求。

第二步:发布避险信号(X时X分,时长1分钟)

校安办人员B老师发出“避险信号”(口哨持续5秒),同时广播配合:“现在发生地震,请全体师生立即进行应急避震!”

避险动作(严格按《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55条执行):

教室内:班主任引导学生躲在书桌下方或桌子旁,双手紧紧抓住桌腿,蜷缩身体,远离窗户、吊灯、风扇;禁止躲在门后、阳台;

室外(如操场活动学生):体育教师引导学生远离教学楼、围墙、电线杆,原地蹲下或趴下,避免站立或奔跑。

第三步:教室内应急避险演练(X时X分-X时X分,时长1分钟)

班主任巡视教室,纠正不规范动作(如未低头、手未护头、靠近窗户),用引导语安抚情绪:“不要怕,保持安静,躲好就安全!”

技术指导组专家现场观察,记录各班避险情况(如是否有学生慌乱站立、姿势是否标准)。

第四步:发布疏散信号(X时X分,时长1分钟)

校安办人员B老师发出“疏散信号”(口哨持续5秒),广播同步:“晃动已停止,请全体师生按预定路线有序疏散至操场!”

班主任立即打开教室前后门,明确“前排走前门、后排走后门”,避免拥挤。

第五步:震后有序疏散演练(X时X分-X时X分,时长5分钟)

疏散顺序(按“低楼层优先、分批次”原则):

第一批:1-2年级(1-2楼班级),由班主任带领,楼道安全员在楼梯两侧引导,学生一只手拿着书本护头,另一只手下楼手扶栏杆,靠右侧快步走(不跑),每级台阶走1人,不推挤;

第二批:3-4年级(3楼班级),在第一批疏散的最后一个班级疏散至楼梯口时启动,避免与第一批人流交叉;

第三批:5-6年级(4楼班级),在第二批疏散的最后一个班级疏散至楼梯口时启动,避免与第二批人流交叉;

特殊情况:残疾学生所在班级,由搭班教师提前护送,走专用通道(如教学楼东侧无障碍通道),优先疏散。

要求学生全程保持安静。

关键节点管控:

楼梯口:楼道安全员用引导语:“请大家靠右走,不跑不挤,慢慢下!”若发现学生摔倒,立即大喊“停”,组织周边学生帮扶,避免后续人流踩踏;

交叉通道(校安办人员A负责):引导综合楼学生先疏散,再放行教学楼学生,用手势配合:“综合楼班级先过,教学楼班级稍等!”

操场入口(校安办人员B负责):引导学生按班级进入指定区域(做操位置靠西边),避免拥堵在入口。

第六步:集中整队后的处置演练(X时X分-X时X分,时长7分钟)

清点人数:各班到达操场后,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整理队形,快速清点人数,将“应到、实到、未到人数及原因”上报至校安办主任老师(操场主席台);若出现“未到学生”,立即上报总指挥,由应急处置组派人模拟搜救(可实际进入教学楼)。

医疗处置:若演练中有学生擦伤(如摔倒导致),医疗人员立即上前消毒、包扎,同时记录处置情况。

心理疏导:班主任观察学生情绪,对哭闹学生进行安抚:“地震已经结束,我们都安全了,不用害怕!”

在操场上开展余震突袭演练,校安办人员B老师发出“避险信号”(口哨持续5秒),同时广播配合:“现在发生地震,请全体师生立即蹲下或趴下”,5秒之后请全体起立,整理队形。

第七步:总结点评(X时X分-X时X分,时长10分钟)

校安办主任老师先通报演练基本情况:“本次演练共疏散XX人,用时XX分钟,无人员‘受伤’,各班级疏散有序,但存在XX问题(如X年级学生在楼梯奔跑、X班级清点人数较慢)。”

防震减灾局专家点评:结合《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肯定优点(如避险姿势规范、疏散顺序合理),指出不足(如个别楼道安全员引导不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如加强低龄学生护头动作训练)。

总指挥校长总结:强调演练的必要性,要求各班级课后开展“演练心得分享”,将疏散路线、避险姿势教给家长,实现“家校联动”。

六、各岗位职责

(一)班主任

演练前(X月X日-X月X日):

利用班会课播放防震教育视频(结合《中小学校地震避险指南》附录A,讲解震感识别方法);带领学生熟悉疏散路线(实地走一遍,明确“前后门分工、楼梯口位置”);统计班级特殊学生(残疾、行动不便),提前安排帮扶人员。

演练中:

避震时:引导学生规范躲护,安抚情绪,禁止学生随意站立;疏散时:走在班级队伍前侧,控制速度(不跑),提醒学生一只手拿住书本护头,另一只手扶着栏杆靠右走;集中后:5分钟内完成人数清点,上报校安办主任老师,开展心理疏导。演练后:组织学生写“演练心得”,重点记录“自己的动作是否规范、有哪些可以改进”;向家长反馈演练情况,建议家长在家和孩子模拟避震动作。

(二)搭班教师

疏散时走在班级队伍后侧,防止学生掉队、奔跑;到达操场后,协助班主任维持秩序,观察学生身体状况(如是否有脸色苍白、出汗);若班主任需上报人数,临时负责看管班级学生。

(三)楼道安全员(各楼层教师)

演练前检查疏散通道:清除楼梯间杂物,确保应急灯、疏散标志正常;疏散时站立在楼梯扶手侧,用手阻挡奔跑学生,引导“靠右、快步走”;若发生学生摔倒,立即停止后续人流,组织帮扶,同时大喊“前方有人摔倒,暂停疏散!”,待学生起身后方可继续。

四)通道安全员(校安办人员A、校安办人员B)

校安办人员A:负责综合楼与教学楼交叉通道,优先放行低楼层班级,避免人流交汇拥堵;

校安办人员B:除播放警报外,负责操场入口引导,按“班级区域”分流学生,避免扎堆。

(五)其他岗位

医疗救护:医疗人员

职责:1、演练前检查急救包物资;2、演练中在操场待命,处置“受伤”学生;3、演练后整理医疗记录,反馈常见“伤情”(如擦伤)及预防措施;

安保人员:白班值班人员

职责:1、校门值守:演练期间禁止校外人员、车辆进入;2、足球场坡口:引导学生进入操场,禁止在坡口停留;3、巡逻:教学楼周边巡逻,防止学生返回教室

宣传记录:宣传人员,后勤组

职责:1、宣传人员:拍摄避震、疏散、总结环节,重点记录不规范动作(用于后续整改);2、后勤组:提前调试大屏、音响,确保广播清晰,无卡顿。

七、演练要求

(未完)

好消息

《学校防震减灾安全工作材料汇编》(升级版)新鲜出炉!新品上架!汇编包括学校防震减灾工作的活动方案、应急预案、工作制度、演练活动和防灾减灾全过程材料,共5项61篇,具体目录如下 :

一、活动方案

01.学校“防震减灾宣传、演练月”活动方案

02.学校防震应急演练工作实施方案

03.学校2025年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方案

二、应急预案

01.学校地震灾害应急预案

02.学校防震减灾应急预案

03.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三、工作制度

01.学校防震减灾制度

四、演练活动

01.学校地震、消防逃生演练方案

02.学校防震减灾演练活动方案

03.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流程详解)

04.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总结

05.学校地震应急逃生演练总结

06.学校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纪实

07.学校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侧记

08.学校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简报

09.学校防震演练上的总结讲话

10.学校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讲话稿

11.校长在防震应急疏散演练上的讲话

五、防灾减灾

(一)活动方案

01.学校防灾减灾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02.学校防灾减灾工作实施方案

03.学校2025年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

04.学校2025年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

05.学校2025年“5.12”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方案

(二)活动总结

01.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02.学校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系列活动总结

03.学校2025年第17个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通讯稿)

04.学校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05.学校2025年防灾减灾日学校安全自查报告

06.学校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总结

(三)活动纪实

01.学校开展2025年防灾减灾系列活动纪实

02.学校防震减灾主题教育周系列活动纪实

03.学校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简报

04.学校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校园广播稿

(四)活动倡议

01.学校5.12防灾减灾活动日倡议书

02.学校2025年防灾减灾日倡议书

(五)告家长书

01.学校“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致家长的一封信

02.学校关于“防灾减灾”致家长的一封信

03.学校5•12全国防灾减灾日致家长的一封信

04.学校2025全国防灾减灾日致家长的一封信

(六)国旗讲话

01.《防灾减灾 警钟长鸣》

02.《防灾减灾 警钟长鸣》

03.《防灾减灾,珍爱生命》

04.《未雨绸缪 防灾减灾》

05.《防灾减灾 居安思危》

06.《防灾减灾,守护生命》

(七)应急演练

01.学校2025年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方案

02.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总结

03.学校地震应急逃生演练总结

04.学校2025年防灾减灾活动日应急演练纪实

05.学校防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侧记

06.学校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活动简报

07.学校防震演练上的总结讲话

(八)宣传手册

01.学校2025年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手册

02.学校2025年防灾减灾日安全知识宣传手册

03.学校“5•12”防灾减灾宣传周宣传标语26条

04.学校“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手册

(九)主题班会

01.“防灾减灾日”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02.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ppt

03.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ppt

04.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ppt

05.防灾减灾日主题班会ppt

来源:学校工作材料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