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25岁!福建女孩确诊乳腺癌!医生提醒:呈年轻化趋势,这几类人群千万警惕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01 09:21 1

摘要:“她还没披上婚纱,就被确诊为乳腺癌。”回忆起早年接诊的一位25岁患者,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张辉的声音里带着惋惜,“当时她刚工作不久,压力大,本身性格又容易焦虑,确诊后情绪波动更大,术后仅五六年就出现复发,还查出了肺部小结节。”

今年10月,

省内各家医疗机构

围绕乳腺癌防治月,

接连推出义诊咨询、

健康讲座等活动,

掀起全民关注女性健康的热潮。

然而,

在这份温情守护的背后,

一个严峻现实正悄然逼近:

乳腺癌年轻化趋势已愈发明显,

年轻群体的健康防线正面临挑战。

揪心!25岁姑娘未披婚纱先患癌

“她还没披上婚纱,就被确诊为乳腺癌。”回忆起早年接诊的一位25岁患者,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张辉的声音里带着惋惜,“当时她刚工作不久,压力大,本身性格又容易焦虑,确诊后情绪波动更大,术后仅五六年就出现复发,还查出了肺部小结节。

网络图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位姑娘因过度担心病情,坚持要对肺部小结节进行穿刺活检,最终引发并发症,年轻的生命就此定格。

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据复旦大学肿瘤医院2007年至2020年数据显示,我国小于40岁乳腺癌患者占所有乳腺癌比例约14.9%,小于35岁者占6.5%。35岁以下患者的病情往往更凶险,复发风险比高龄患者高出20%以上,治疗负担也更重——张辉解释,这类患者通常需要先化疗控制病情,再考虑后续的内分泌治疗。

为何年轻患者更容易延误诊治?在交流中,记者发现症结在于认知偏差。很多年轻姑娘觉得癌症离自己很远,平时连常规体检都不做。

“焦虑情绪、晚婚晚育也是重要诱因。”张辉表示。

针对年轻群体的健康风险,他特别提醒:有家族癌症病史、严重乳腺增生等高危人群,20-25岁就应开始专项检查;普通女性40岁之后要每年进行一次乳腺钼靶或超声检查,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从20岁之后进行超声检查。

三方合力 织密乳腺癌防治网

面对乳腺癌年轻化的健康挑战,福建正以“政府+医院+医生”的三方合力,织密乳腺癌防治网。

近年来,全省卫健系统深入实施适龄妇女“两癌”筛查这一民生实事,帮助女性得到及时治疗,取得积极成效。

各级医院乳腺科是“主战场”。省内多家医院构建“筛查-诊疗-康复”全流程体系,用超声、钼靶等设备为不同人群定制方案——年轻女性以超声为主,40岁以上结合钼靶。日常里,医院通过官网、公众号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指导。

更接地气的是医生们的“短视频科普”。记者打开微信、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搜索“乳腺 福建”,省立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肿瘤医院等多家省属医院的乳腺外科专家账号赫然在列,张辉便是其中一员。凭借风趣细致的科普,迄今他在各个平台分享了200多条乳腺癌科普视频,累计播放量达数百万次。

80%患者靠它抓住救命时机

即便有了这样完善的外部防护,张辉仍反复强调:家庭自查是不可替代的“早发现密码”。“门诊中80%的患者,都是自己摸到肿块后才来就诊的,有些甚至是洗澡时偶然发现的。”

规范的自查分“看”“触”两步:先站在镜子前,双手自然下垂,观察两侧乳房是否对称,有没有隆起或凹陷,乳头有没有回缩,有无溢液,皮肤有没有“橘皮”样的小凹陷。然后用指腹,顺着顺时针方向平滑触摸乳房,力度以能摸到肋骨为宜,千万不能用捏握的方式,否则容易把正常的乳腺组织当成肿块。此外,不要遗漏腋窝处的触诊。

此外,张辉还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良性结节摸起来像摁鼻尖,质地较软,能推动,边界也清晰;恶性肿块则像摁额头,质地坚硬,固定不动,边界模糊。”

防治月将尽,张辉仍把“早”字挂在嘴边。如今,早期乳腺癌5年生存率已超90%,并非“绝症”。只要个人多一份警惕,社会多一份合力,定能让“粉红丝带”温暖每一位女性的健康路。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林颖

来源:福建卫生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