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去世时,贾琏帮着黛玉处理后事,他真的私吞了林家财产吗?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01 07:22 1

摘要:林如海去世那阵,贾琏专程陪着黛玉回苏州办后事,要知道林家可是实打实的“书香豪门”,林如海当巡盐御史那会更是肥差,家底肯定不少。可为啥贾琏回来后,黛玉在贾府的日子反倒越来越“抠搜”?

林如海去世那阵,贾琏专程陪着黛玉回苏州办后事,要知道林家可是实打实的“书香豪门”,林如海当巡盐御史那会更是肥差,家底肯定不少。可为啥贾琏回来后,黛玉在贾府的日子反倒越来越“抠搜”?

贾琏这小子,到底有没有私吞林家的钱?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每次看到这儿都忍不住琢磨:这里面怕不是有啥见不得人的事儿吧?

先说说林家到底多有钱,别以为黛玉总哭哭啼啼像个“穷姑娘”,人家家底厚着呢!林如海是前科探花,后来又当巡盐御史——这官儿搁古代,相当于管着全国盐业的“专卖局长”,盐在古代是刚需,谁管这差事谁就等着“躺赚”,再加上林家几代都是读书人,积累的字画、房产、田地肯定少不了。

黛玉当初进贾府时,虽然父母双亡,但身边跟着的老嬷嬷、丫鬟,还有带来的行李排场,都透着“不差钱”的劲儿。你想啊,这么大一份家业,全靠贾琏帮忙打理,他真能做到“分文不动”?这第一个疑问就来了:以贾琏的性子,面对这么大块“肥肉”,能忍住不伸手?

咱再说说贾琏这人的“前科”,他可从来不是啥“清廉君子”。之前送黛玉去苏州的时候,半道上就跟多姑娘勾搭上了,后来又偷娶尤二姐,连尤二姐的私房钱都想捞到手;平时家里办点小事,只要能沾着钱,他就没少占便宜——比如贾芸想找份差事,还得先给他送银子。

你说这么个主儿,手里攥着林家的家产,一边是黛玉一个小姑娘家不懂庶务,一边是贾府当时已经有点“外强中干”,他能不动歪心思?更

有意思的是,贾琏从苏州回来后,凤姐第一时间就问他:“林家的银子,你到底带回来多少?”结果贾琏支支吾吾,半天没说清楚,最后只说“没多少”。你品,你细品,要是真没私吞,他为啥不敢明明白白说清楚?

书里还有个细节,好多人都没注意到,就是平儿跟凤姐的一段悄悄话。有次凤姐跟平儿吐槽家里缺钱,平儿叹了口气说:“我们二爷也太……林姑娘那边的事,本来能帮衬点,可现在……”话没说完就咽回去了。

你想啊,平儿是贾琏的通房丫鬟,最清楚贾琏的底细,她这话里的“太”字,是不是藏着“太贪心”的意思?

而且黛玉后来在贾府的处境,跟之前比明显不一样了——以前她还能偶尔给丫鬟们打赏,后来连做件新衣服都得盘算着来,甚至宝玉送她燕窝,她都不好意思多要,说“怕麻烦”。

要是林家的财产真的好好交到她手里,她至于过得这么委屈吗?这就更让人纳闷了:林家的钱到底去哪儿了?总不能凭空消失吧?

不过话说回来,也有人说贾琏没私吞,毕竟他是受贾母和贾政委托去办差,要是真敢吞了黛玉的钱,贾母第一个不答应。

但你别忘了,贾府当时已经开始“入不敷出”,贾琏作为管家的,手里紧得很,面对林家的财产,难免会有“先挪用”的心思——比如先把林家的钱拿来填补贾府的窟窿,想着以后再还,可后来贾府越来越差,这笔钱就再也还不上了。

说白了,不管是“私吞”还是“挪用”,黛玉最后都没拿到本该属于自己的财产,这才是最让人心疼的。

其实从这件事里,咱也能看明白一点:豪门里的人情,从来都跟利益绑在一起,就算是亲戚,面对钱的时候,也难免会变味。

黛玉一个孤女,就算再聪明,在复杂的利益纠葛里,也只能是“任人摆布”。不过还好,她还有宝玉这个真心对她的人,这份纯粹的感情,才算给了她一点温暖。

最后跟大伙儿掰扯掰扯:你觉得贾琏是真私吞了林家财产,还是只是挪用了?要是林家的钱没丢,黛玉后来的命运会不会不一样?评论区咱敞开了唠,看看谁能揪出更多“细节实锤”!

来源:芝麻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