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加速出海:百亿美金交易频现,国产药企向全球制药巨头宣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01 05:49 1

摘要:短短一个月,十多起重量级BD(商务开发)交易落地,单笔金额动辄上亿美元。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中国药企开启对辉瑞、默沙东的反攻时代

10月,国产创新药突然“狂飙”。

短短一个月,十多起重量级BD(商务开发)交易落地,单笔金额动辄上亿美元。

有人说,这是中国药企真正走向世界的拐点——“从被买技术,到卖技术”。

一、政策催化:医保谈判+商保目录双轮驱动

10月30日,国家医保谈判在北京启动。

今年最大的变化,是首次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这意味着创新药在医保和商业保险之间将形成“双渠道放量”。

几乎同时,创新药“出海”步伐明显提速。

从科伦、百利天恒,到恒瑞、百济神州,多家企业密集宣布海外授权合作,中国创新药的“全球化兑现期”正式开启。

二、八大龙头出海全景:百亿美金的中国药

双击图片放大观看,可以下载保存表格

这些交易背后,是中国创新药首次以“知识产权”定价。

它意味着,资本市场的估值逻辑,从“产能”转向“技术壁垒与全球权益”。

三、从“仿制”到“原创”:中国药企的产业分水岭

过去十年,中国医药从“仿制药时代”一路进化到“创新药时代”。

如今,这些药企不仅能自主研发全球同步的创新药,还能在谈判桌上与跨国药企平等对话。

百利天恒与BMS的84亿美元合作,被业内视为“全球药企重新评估中国创新力”的信号。

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已在欧美多国临床指南中写入推荐。

这一切,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不再只是国内市场的配角,而是全球市场的新变量。

四、投资逻辑与趋势判断

短期来看,医保谈判与商保目录将成为资金关注的“双政策主线”;

中期来看,创新药出海带来的License-out收入+海外商业化利润将进入业绩兑现期;

长期来看,中国创新药产业正从“重研发”迈向“重商业化”,出海能力将成为估值重定价核心因子。

机构普遍预测:

2025年创新药BD交易总额有望再创新高;核心受益方向:CXO服务链、ADC平台药企、海外注册经验丰富的创新药公司;主要风险:海外监管不确定性、里程碑收入兑现节奏、汇率波动。

猩猩的结语:

“当中国药企开始卖专利、卖管线、卖未来——这才是创新药的真正出海。”

来源:猩猩数星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