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找这类机会很简单,在微信公众号搜“目标公司+训练营”就行,比如字节的青训营、阿里的实习生挑战赛,都是公开招募的。
“课太多出不去,没实习经历简历空得慌”——很多大学生都有这烦恼。
其实不用愁,这3类经历不仅能替代实习,还能让简历更亮眼,大厂HR也认可,尤其适合没法线下实习的学生。
外企也有类似活动,像欧莱雅的创业实验室、保洁的商业案例大赛,全程线上参与,不用跑线下。
我邻居家的孩子去年参加了腾讯的线上产品训练营,虽然没拿到实习offer,但简历上多了“腾讯产品思维实践”的经历。
今年春招投互联网公司时,HR专门问了训练营里做的项目,最后顺利拿到了运营岗offer。
这类经历的好处是“自带大厂背书”,比空泛的“学习能力强”管用多了,还能提前接触行业知识,一举两得。
本质是“线上+线下结合的轻量实习”,美团、小米、华为、百度这些企业每年都会招。
工作内容不复杂,就是帮企业在学校做招聘宣传:线上拉求职群、发宣讲会通知,偶尔组织线下小活动,比如贴海报、引导同学参加宣讲会,还能拿到几百到一千多的月薪,不算白忙活。
最关键的是能攒人脉——做校园大使时会直接对接企业HR,平时多沟通,未来投这家公司时,HR对你有印象,简历通过率会高很多。
就算投其他公司,“XX大厂校园大使”写在简历上,也能证明你的沟通能力和执行力。想报名的话,同样搜“公司名+校园大使”公众号,就能找到招募信息,门槛不高,积极主动点基本能入选。
说白了就是“自己动手做和目标行业相关的事”,不用等别人给机会。比如想做新媒体运营,就自己开个账号,哪怕拍日常vlog、写干货笔记,哪怕只有几十粉、几百播放量,也能写进简历。
有个学生做了个校园生活号,第一个月100粉,第二个月300粉,简历里写“1个月内涨粉200%,熟练使用剪映剪辑、小红书标题优化”,面试时HR很认可这种实操能力。
想进电商行业,就从0开个闲鱼店,卖虚拟资料(比如考试笔记)或做无货源电商,不用赚多少钱,重点是把“选品、写商品文案、跟客户沟通”的过程写清楚;
想做设计,就攒一套作品集,哪怕是临摹优秀作品再做修改;想做软件开发,跟着教程做个小工具(比如简易记账小程序)。
这些经历看似“小”,却能证明你对行业的热情和动手能力,比空简历强太多。
其实HR看简历,不是只看“有没有实习”,更看“有没有相关能力”。
没法线下实习没关系,把这3类经历做好,简历照样有亮点。现在就行动起来,别等毕业时才着急——提前准备,你早就超过很多同龄人了!
来源:清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