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明朝朱祁镇这个人,大家伙都知道,土木堡那趟门出得叫一个窝囊,直接让瓦剌人给逮了去,一个天子就这么在草原上啃草根,消息传回京城,满朝文武的腿肚子都转筋,这国家差点就交代了,要说明朝最头疼的对手,瓦剌绝对排第一,什么倭寇、鞑靼,跟他们比起来都差着意思,这帮人就是
说明朝朱祁镇这个人,大家伙都知道,土木堡那趟门出得叫一个窝囊,直接让瓦剌人给逮了去,一个天子就这么在草原上啃草根,消息传回京城,满朝文武的腿肚子都转筋,这国家差点就交代了,要说明朝最头疼的对手,瓦剌绝对排第一,什么倭寇、鞑靼,跟他们比起来都差着意思,这帮人就是专门给大明上眼药的。
可这就怪了,你现在翻史书,翻着翻着瓦剌这名字就没了,有的说融进了藏族,有的说去了蒙古,还有的跟满族成了一家,你在中国地图上喊一声“瓦剌人”,没人答应,这帮人到底去哪儿了,这事得从头捋。
瓦剌这名字是明朝叫的,往前捣,唐朝那会儿叫斡亦剌,跟着突厥屁股后面混,唐朝大军把突厥一顿胖揍,斡亦剌这种小部落就跟着墙头草两边倒,嘴上喊着归顺,其实就是在草原上找活路,谁强就跟谁,指不定哪天就翻脸不认人。
真正让他们在史书上有点名号,还是蒙古起来那会儿,铁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他爹被人毒死,一家子惨到不行,要不是他自己够狠,早就在草原上让人给平了,后来铁木真拉起队伍找克烈部的王罕拜把子,俩人看着挺好,可草原上的联盟跟纸糊的似的,说散就散,其他部落不服气,攒了个“反铁木真联盟”,斡亦剌也跟着瞎掺和,结果这联盟雷声大雨点小,铁木真一口气把整个草原都给端了,成了成吉思汗。
打那以后,斡亦剌就算正式入了蒙古帝国的伙,铁木真管他们叫“林中百姓”,给地,给名分,还联姻,按说日子该安稳了,可草原上哪有消停的时候,这安稳日子没过几天。
成吉思汗一走,蒙古帝国就分了家,四个儿子一人一块地,汗位这东西谁都想要,忽必烈跟他弟阿里不哥就掰了手腕,一个想在中原当皇帝,一个想在草原当大汗,斡亦剌被夹在中间,站错队就得死,干脆一分为二,一拨人跟忽必烈,一拨人帮阿里不哥,两头下注,最后忽必烈赢了,阿里不哥输了,可帮阿里不哥的这一支血脉没断,后来就成了明朝时瓦剌的主力。
瓦剌和鞑靼那是打了几辈子的死对头,鞑靼那边是忽必烈的后人,瓦剌这边是阿里不哥的后人,谁看谁都不顺眼,元朝一完蛋,朱元璋在南边建立大明,草原上乱成一锅粥,瓦剌瞅准机会就冒了头,自己单干了,成了西蒙古的老大。
明朝面对的敌人,再也不是统一的蒙古,而是这个更难缠的瓦剌,他们不听元朝后裔的话,自己立大汗,自己说了算,明朝几代皇帝,从朱元璋到朱棣再到朱瞻基,谁也没把他们彻底按下去。
瓦剌真正出名,全靠也先这个人,有野心,有脑子,他先是扶持阿里不哥的后人当傀儡大汗,自己靠着联姻和军队把蒙古的实权全抓手里,把老对头鞑靼也给收拾了,整个草原他说了算,可他不满足,还想碰一碰明朝的皇帝,就挑了朱祁镇这个愣头青,大明皇帝御驾亲征,也先一边假装求和,一边挖坑,土木堡一战,五十万大军说没就没,皇帝本人成了俘虏,北京城里人心惶惶,要不是于谦顶着,这国都就悬了。
也先那会儿是真得意,可他不懂政治,抓着个皇帝就想让明朝割地赔款,结果人家转头就立了景泰帝,朱祁镇成了一张废牌,瓦剌内部也因为这事起了内讧,他的上司脱脱不花大汗也不服他,两人一开打,没几年,瓦剌就从巅峰摔了下来,这一跤摔得狠,直接沉寂了快两百年。
瓦剌人没死绝,只是散了,到了明末清初那会儿,分成了四大部落,准噶尔、杜尔伯特、和硕特、土尔扈特,其中准噶尔部最能打,跟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硬磕了一百年,康熙平噶尔丹,雍正守西北,乾隆直接把新疆收了回来,这一通打下来,瓦剌这个名号,才算是在历史的长河里彻底消失了。
瓦剌的血脉还在,土尔扈特部那次东归,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在伏尔加河待不下去了,拼了命也要回到祖国的怀抱。
一路上风餐露宿,死伤惨重,三分之二的人都倒在了路上,最后回到新疆,乾隆皇帝说他们是真心来归,不是投降,瓦剌这支草原雄鹰的魂,就这样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里。
来源: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