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的时候,农民的饭量为什么那么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23:37 1

摘要:生产队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农业机械,几乎所有的农活都是手工处理。例如收割小麦,现在付上几十元,用收割机一会就割完了,并且是连收割带脱粒一次完成,拉回去晾一下就可以入库;可是那时候先要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再用人力挑到打谷场,北方人则用马车或牛车拉回场院,晾晒几

生产队的时候,农民饭量的确很大,想想过去的年月,胃口饭量为什么那么大呀?其实是有原因的。分析具体原因,主要有这样几方面。

第一、生产队的劳动强度大

生产队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农业机械,几乎所有的农活都是手工处理。例如收割小麦,现在付上几十元,用收割机一会就割完了,并且是连收割带脱粒一次完成,拉回去晾一下就可以入库;可是那时候先要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再用人力挑到打谷场,北方人则用马车或牛车拉回场院,晾晒几天以后用人工拍打或用耕牛碾压,或用脱粒机脱粒,再扬场、晾晒,最后才入库,可以说同样是收割小麦,以前的工作量是现在的十倍还不止,所以农民整天有干不完的活,并且多数是体力活。

大集体生产队时,几乎没有任何机械,一般劳作、维修水利工程全部都是人工挖、人工搬运,都是依靠强大的劳动力用肩挑背驮去干活;北方人用架子车推泥土,一两公里的路程全是上坡,要一刻不停地用力向前爬行,车一旦停下来就会向后退。有的工程,人们一整天抡8磅锤或拉车,大冬天都是脱掉棉衣去干活,整天流淌汗水,身体就需要大量的热能去补充,饭菜质量差,所以胃口好,吃得相当多;活动量这么大,就不难体会饭量会很大,经常是,距离吃饭还有一个小时,肚子就咕咕叫了,現在想想,那时人们的饭量惊人的大。

第二、那时候生活水平低,当年的饮食条件差,副食品很少

那时人们长期主食粮油极少,瓜菜代替主食多,常年很少食用肉食,经常有没吃饱的食欲存在;那年代人们普遍瘦弱,几乎没有現在人的那种油光满面,大腹便便的肥胖人;那时候多数时候没有菜吃,主食是粗粮,然后就着咸菜,鱼肉是很稀罕的东西。粮食也很少,例如六十年代,多数地方农村人均100斤左右小麦甚至更少,这一百斤小麦只能出七十多斤白面,这么少的数量,白面只能是老人和孩子吃一些,壮年很少吃的。到了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粗粮也经常不够吃,只能拿野菜凑数。至于副食,那平常几乎是吃不到的东西,一点仅有的点心,走亲戚、看望病人的时候才会派上用场;所以,那时候农民很苦,肚子里没油水,消耗得又多,饭量很大就不难理解了。

三、人的思想觉悟

当年的人思想觉悟都特别高,绝不会多拿多占,而且基本都是一心为公,只要是公家的活都不惜力,有多大的劲使多大的劲,藏奸偷懒的人会被人指点和看不起的,因此去生产队干活都拼劲全力的干,而且也会觉得这是一件光荣的事。

当年生产队干活是会记工分的,而且这个工分会按壮劳力和普通劳力来划分,体力不行不会干的人会让人瞧不起,而且能够为集体干活本身就是一件特别光荣的事。拼尽全力的干活,加上平时本身就缺少油水,还都是一些壮劳力,因此吃的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当年的“大肚汉”可是一句褒义词。长期干重体力活,体能消耗太大,吃的也就多,就是现在的人,你让他干一天重体力活,那饭量立刻见长。

四、人的饭量的大小取决于你平时吃什么饭、用什么菜下饭

生产队时期的农民普遍饭量大,一顿吃几盆面条,十几个馒头的比比皆是。除了因为那时的农民干重体力活消耗大之外,还有就是吃不到副食和荤腥,肚里没有油水。那时的农民如果突然遇到好吃的,那都是拼了命的往肚里塞。

生产队的时候,农民越缺吃越吃的多,其主要是本来粮食除了交足国家的,余下的才能分给农民,农民粮食就分的少,又要吃饱,就必须水渗的多,清汤寡水就越喝越多,肚子就越来越大,自然就越吃越多;加上过年才能配半斤或1斤猪肉,在这种生活水平的情况下,农民当时的饭量也就越大了。

不吃饱肚子能顶得住吗,那时的口粮大部分是每天八两指标,吃的是糠,喝的是汤,年底算账,每个工日可领0.5元——1元的工资就不算少的。过春节时每口只限买半斤肉,每斤肉0.73元钱,这也算是劳动一年的奖励吧。

那个时候就没有炒菜的习惯,吃的菜都是咸菜、韭菜、黑叶菜、红萝卜条、白萝卜条。现在下饭天天有鱼,肉,果蔬等等,营养丰富均衡,用餐时菜几乎吃饱了,所以饭量减少了很多,每天半市斤大米足矣!

饭量的大小取决于你平时用什么菜下饭;用鱼,猪牛羊鸡鸭肉饭量肯定小。肚里无油,用盐菜腐乳下饭饭量必大。人体要想正常运作,必须要得到身体机能所需的营养。农民在重体力劳动下,没有油水没有肉,鱼的时光,生产队时农民饭量大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结束语

现在我们的生活早就从吃饱向吃好转变,不过没有前面几代人的努力,我们也不会有现在的幸福生活,所以即使是现在物质生活特别丰富,也要谨记“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道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机器,现代化的家具早已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中,以前农村那些原始的、繁重的手工劳动,逐渐被现代机器所替代,使农民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了。

现在农民不用肩挑背驼,不用牛拉耕耙田地,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栽插播种,这一切繁重的劳动都可以用现代机器来做,农民只要跟着机器做一些辅助工作,这样不但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而且还大大提高了生产速度。如今农民干活的劳动强度减轻了,劳动者体内消耗的能量也减少了,加上现在的用油量比以前多了近十倍。现在市场物资丰富了,吃的食物越来越多。所以现在农民的饭量也随之减少许多。

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责任制,把中国人民的肚子填饱了,腰包鼓起来了,生活好起来了;现如今,中国的老百姓过上了小康生活水平,正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这得益于党的领导,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得益于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往事不堪回首,就让那段挥不去的历史,永远的留在回忆中吧!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一去不覆翻了。

来源:吃茶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