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从不忘英烈——族谱单开一页 聂曦事迹早已载入族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01 01:03 1

摘要:“此生无悔,唯愧高堂”——八个字,写在一张从没寄出的信纸上,纸边还有狱卒盖章的“查讫”。2023年冬天,台湾档案室把这页纸翻出来,像随手抖落一块烧红的炭,烫得互联网一哆嗦。

“此生无悔,唯愧高堂”——八个字,写在一张从没寄出的信纸上,纸边还有狱卒盖章的“查讫”。2023年冬天,台湾档案室把这页纸翻出来,像随手抖落一块烧红的炭,烫得互联网一哆嗦。

有人愣住:原来谍战剧里那些“赴死前一秒还在笑”的桥段,真有人照进现实。

聂曦,名字听着斯文,干的却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买卖。1949年,他把国民党东南沿海布防图折成香烟盒大小,塞进钢笔帽里,一路从福州带到上海。

那支钢笔,黑色笔杆裂了条缝,像被刀划过的嗓子。2024年清明,他养女聂小娟把笔摆进闽清老家的玻璃柜,旁边放了一碗咸饭——小时候家里穷,祖母能拿得出的最好吃食就是这口,咸得发苦,顶饿。

档案里说他“原名聂能辉”,族谱上却少了一页。

族里老人偷偷讲,那一页是1950年6月10日夜里被他自己撕的。

那天台北马场町枪响,他排在第四个,血溅到吴石将军的裤脚。

后来村里人替他立了衣冠冢,碑没刻字,只刻了一支笔,笔尖冲北。

有人不懂,老人嘟囔:“笔往北,就是回家。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热播,弹幕飘过“男主太神”。

聂家小辈在群里甩链接:“神个啥,看看我叔公。

”配图是刚解密的书信残片,字迹被水晕开过,像哭花的脸。

群里瞬间安静,隔了半分钟,有人回了句:“原来我们天天喊外卖、摸鱼,是有人在70年前替我们死过一遍。

最扎心的是细节。

人大党史课题组比对两岸档案,发现那张布防图背面有指甲划痕,凑近看,是四个小点——摩斯电码的“V”,代表“胜利”。

研究者说,他大概率是蹲在厕所里用指甲抠的,时间不超过三分钟。

三分钟,把半辈子压上去,赌一个还没见过的黎明。

今年清明,闽清下祝乡的三洋村来了两百多人,一半穿校服。

学生代表念祭文,读到“唯愧高堂”时突然卡壳,憋得满脸通红。

聂小娟拍拍他肩膀:“别背了,就念‘奶奶我回来了’,他听得懂。

”一句话,操场哭成池塘。

那天风大,把供桌上的咸饭吹得粒粒乱跑,像有人拿筷子拨饭,挑最咸的那口。

有人事后问聂小娟:“恨不恨?

”老太太摇头,掏出半块银元,边沿磨得发亮:“他走前托人带回来的,说‘要是回不来,就当路费’。

我攒了一辈子,还是不够买车票去台湾看他。

”说完把银元按在碑上,金属碰石头,叮一声,像钢笔合帽的脆响。

故事讲到这儿,其实没答案。

只是下次再刷到“谍战剧浮夸”的热搜,脑子里会闪过那支裂了缝的钢笔——它没法告诉你信仰值多少钱,但它确实替我们写过“胜利”两个字,用指甲、用血、用30岁的整条命。

来源:花开花落一点号2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