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赚大了,中美刚谈完,巴西、印度传来大消息 有望达成协议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1-01 00:59 1

摘要:”超市小票不会骗人,10月CPI一公布,身边同事直接吐槽:工资没动,饭桌先涨价。

“牛肉又涨3块2,咖啡悄悄贵了两成。

”超市小票不会骗人,10月CPI一公布,身边同事直接吐槽:工资没动,饭桌先涨价。

谁把价格推高的?

答案藏在三条看似不挨着的新闻里:美国刚松口半导体设备禁令、印度转头去买圭亚那原油、巴西大豆对华出口罕见下滑。

看似各唱各的调,其实一根暗线拽着——关税这把钝刀,终于割到普通人菜篮子。

先说最直观的,牛肉。

巴西牛肉上周重新挤进美国港口,进口量恢复到加税前八成,可美国肉协透露的潜台词是:关税暂停≠价格回落。

码头货柜刚清关,批发价就抬了5%,终端加价3.2%,理由简单粗暴:物流重新排期、冷链重新认证,全是钱。

消费者以为“暂停征税”等于降价,现实是“涨得慢点”都算良心。

更隐蔽的是咖啡。

巴西雷亚尔9月贬值6%,农户惜售,纽约阿拉比卡期货顺势蹿到七年高位。

美国买家之前靠加税挡了巴西牛肉,却挡不住咖啡豆,关税清单里压根没它。

结果一杯美式从连锁到便利店普涨2块,涨幅2.1%,完美对冲了所谓的“关税豁免”。

往上捋一层,美国自己也在拆东墙。

能源部砸2亿美元在得州建稀土分离厂,2026年才能喂饱全美15%的需求,可电动车补贴已经嗷嗷待哺。

汽车创新联盟算过账,一旦中国镨钕配额再砍8%,每台电车成本立刻飙1800到2500美元。

拜登2030年一半新车要带电,算盘珠子却卡在太平洋对岸的矿山里。

于是出现魔幻画面:一边推迟半导体设备禁令示好,一边低声下气买稀土磁粉,谈判桌上“极限施压”秒变“选择性认怂”。

印度更滑头。10月俄油占比跌到25%,沙特重新坐上头把交椅,顺手还从圭亚那捞了1000万桶大西洋原油——航线拉长20天,成本却比利沙特官价低1.8美元/桶。

新德里心里门儿清:真被制裁,多一条航线就多一条活路。37亿美元IT产品关税减免换乳制品开放?

先拖着,电子元件零关税可是当下现金流。

巴西左右逢源。

大豆播种面积再扩3.2%,23%直接瞄准欧盟,对华出口下滑8%也不慌。

甘蔗协会更精,乙醇没进暂停征税清单,24亿美元生意继续承压,干脆放话:明年把糖醇比再降两个点,多产糖少产醇,糖价涨得比乙醇快,照样赚。

美国农场主只能翻白眼:前脚刚拿关税挡牛肉,后脚巴西豆转欧盟,空出的中国市场被阿根廷盯上,南美内部先卷为敬。

最微妙的是数字里的“温差”。

中国稀土协会披露,对美出口量同比增23%,高附加值却掉12个百分点——说白了,粗加工稀土管够,精加工技术依旧卡脖子。

美国想靠德州新厂补短板,可技术工人招聘广告打半年,应者寥寥,时薪开到35美元都抢不到人。

产业链空心化不是砸钱就能一夜回春。

所以,别被“暂停征税”四个字迷惑。

该涨的肉照涨,该缺的磁粉照缺。

餐桌、车价、手机关税,像三条交错的小溪,最终都汇进同一条河:谁掌握上游资源,谁就有资格说“下次再谈”。

APEC峰会下月开,媒体吹风会已经提前放话:谈得拢就握手,谈不拢继续熬,反正成本已经悄悄摊到每个人头上。

下次逛超市,看到牛肉标签别只骂商家,想想万里之外的稀土矿、圭亚那油轮、巴西豆田——全球化这盘棋,卒子全是自己钱包。

来源:美不胜收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