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电视转型陷困局:千万人恐失电视信号,数字鸿沟加剧!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01 00:13 1

摘要:最新研究显示,英国计划在2035年前关闭电视发射器、全面转向网络流媒体的进程可能过于激进,

当英国社会朝着网络流媒体时代高歌猛进时,一片巨大的阴影正悄然浮现。

最新研究显示,英国计划在2035年前关闭电视发射器、全面转向网络流媒体的进程可能过于激进,

或将导致多达540万户家庭完全无法收看任何电视节目,受影响的民众数量可能接近1000万人。

这场由技术、商业与政策共同驱动的转型,正面临着一个残酷的拷问:

在追逐技术浪潮的同时,如何不让数以百万计的公民成为数字时代的弃儿?

英国电视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新鲜话题。

根据英国通信管理局(Ofcom)的数据,通过数字地面电视和卫星收看预定电视频道的人数将从2023年的62%下降到2035年的28%,到2040年将进一步降至22%

这种趋势使得维持传统电视传输网络的经济性受到严峻挑战。

事实上,英国的数字地面电视(被观众称为Freeview)早已接近其经济临界点。

这种通过天线接收、经由无线电频谱传输的电视收看方式,曾于2007年至2012年间取代模拟地面电视,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电视接收方式。

然而,流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一切。

英国通信管理局在《电视分销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指出:

“随着电视分销渠道再次发生根本性变化,向网络电视的转变将继续下去。”

监管机构甚至已为数字地面电视的未来提出了三种可能方案:

投资更有效的服务、缩减为主要公共服务频道,或干脆在21世纪30年代关闭数字地面电视频道。

这种转型的驱动力不仅来自技术发展,也有政策引导。

向数字化转型是政府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该计划旨在将国民医疗服务体系(NHS)、就业与养老金部(DWP)乃至教育服务全面在线化。

关闭电视传输可释放频谱空间,用于改善移动电话覆盖范围等用途。

然而,在这场看似不可逆转的转型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风险。

独立分析师、前研究公司Mediatique的总经理马修·霍斯曼本周发出警告,约有1000万人可能会在全面转型后失去电视访问权限。

霍斯曼的数据比埃克塞特大学报告描绘的英国数字普及率前景更为黯淡。

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的数字贫困联盟甚至预计,到2040年,将有近20%的家庭因无力或不愿付费而无法获得足够的网络连接。

该联盟首席执行官伊丽莎白·安德森直言不讳地指出:

“你可以铺设任意数量的高速光纤,但这往往比社会补贴的宽带更昂贵,因此人们负担不起。”

这些数字背后是具体而微的社会现实。

根据英国通信管理局的报告,依赖传统电视服务的观众主要包括年长者、收入较低者以及残障人士。

这些群体家庭中不太可能具备新一代串流平台和网络电视所需的高速宽频。

对于他们而言,电视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获取信息、连接社会的重要窗口。

英国广播2040+社会团体对此忧心忡忡,他们警告称:

“许多弱势团体、无法或不愿支付高速宽频费用或缺乏数位技能的人恐将面临被边缘化的可能。”

电视作为普及性信息渠道的功能正在受到威胁。

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将在2026年决定是否关闭全国的电视发射塔,这一时间点并非偶然选择。

据分析,许多多路广播牌照将于2034年到期,有些牌照将更早到期。

因此,确定数字地面电视的未来发展方式的需求变得越来越紧迫。

广播电视产业的关键合同期限也加剧了这种紧迫感。

ITV、第四频道和第五频道的现有牌照将于2034年到期,同年它们与拥有英国电视发射网络的Arqiva公司的合同也将终止。

与此同时,BBC将于2027年与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进行特许经营权审查,并于2030年结束其发射机合同。

BBC总干事蒂姆·戴维在5月份的表态似乎已为这场转型定下基调。

他表示,BBC希望在“2030年代”完成网络切换,“并制定相关条件,确保顺利完成”。

这一表态与霍斯曼的担忧形成鲜明对比。

霍斯曼表示:“我认为政府正在被BBC所推动的2035年共识观点所左右,我担心我们正在蒙着眼睛走上一条不归路,一心只想达到某种结果。”

霍斯曼的报告由Arqiva资助,但他坚称“这与保护其利益无关”。

他提议将发射机网络从六个所谓的“复用器”缩减到三个,从而降低广播公司的传输成本,并将广播电视的播出时间延长至2045年。

在这场转型辩论中,经济利益的考量与公共服务的价值持续交锋。

霍斯曼的报告指出,如果商业公共广播机构(PSB)停止收取广播广告溢价,将损失约7.68亿英镑的广告收入。

他补充道:“提前关闭广告位也可能威胁到普遍性,削弱普遍收取电视牌照费的合理性。”

电视牌照费是英国广播电视体系的重要特色,也是BBC等公共广播机构的主要经费来源。

这种基于公共拥有理念的广播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随着观众向流媒体平台迁移,维持传统广播电视的经济模型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

然而,英国通信管理局的数据显示,尽管面临流媒体的冲击,电视机仍然是英国视听消费第一大终端。

2023年,英国电视机使用率为91%,与智能手机使用率持平;智能电视机使用率为74%,排名第二。

这表明,电视大屏在家庭娱乐中的核心地位并未改变,只是收看方式正在发生变化。

付费电视运营商也意识到了这一趋势。

他们积极以电视大屏为中心,打造家庭视听服务平台。

英国最大付费电视运营商英国天空广播公司(Sky)甚至表示,将使所有电视频道IP化,所有电视频道和内容都上网,以覆盖那些没有或不能安装卫星天线的用户。

英国向网络电视的转型并非孤例,全球范围内类似的尝试早已展开。

早在2009年,英国BBC等多家主流电视台就联合英国电信,推出了一个下一代广播电视服务计划,“画布计划”(Project Canvas)。

该计划的核心构想是通过电视网与互联网、通信网的融合,实现广播电视服务平台在互联网和数字高清时代的战略转移。

画布计划主任理查德·豪顿当时充满信心地表示:

“‘画布’帮助释放了电视连接互联网的巨大潜能。

通过对于居民客厅的便利接入,我们为用户创造了真正的选择性,为免费广播创造了一个光明未来。”

然而,十五年过去了,英国仍然面临数字包容的挑战。

这提示我们,技术解决方案必须与社会支持措施同步推进。

在应对老年群体数字鸿沟方面,中国的实践或许能提供一些启示。

2025年8月,中国视像行业协会正式颁布《适老化电视人工智能技术要求》。

该标准由海尔电视联合京东牵头制定,创新性地将适老化智能电视体验体系归纳为视听友好、交互友好、安全与健康友好三大核心维度。

面对这场转型困局,英国社会需要在技术进步与社会包容之间找到平衡点。

PSB集团未来电视工作组的一位发言人告诉《观察家报》,在2030年代中期通过互联网提供电视服务“有可能一劳永逸地消除数字鸿沟”。

他们补充说,这种转变已经由消费者引领:

“这不是要强行推行什么,而是要以有计划、有组织的方式进行过渡”,这样“就不会有人掉队”。

英国通信管理局也强调:“这需要仔细规划,以确保公共广播服务的普遍性,不让任何人掉队,也会为数字化包容性带来更多的益处。”

随着2026年决策时间点的临近,英国政府、监管机构和广播公司需要共同回答一个问题:

当技术浪潮席卷而过,是选择让千万人成为数字孤岛的居民,还是坚守公共服务的本意,确保每一扇窗户后的电视屏幕都能继续点亮?

来源:知识分子李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