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芯股份的前世今生:技术派李刚掌舵十八载,MEMS传感器营收高增,AI新领域布局扩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31 23:47 1

摘要:敏芯股份成立于2007年9月25日,于2020年8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江苏省苏州市。公司是国内领先的MEMS传感器供应商,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

敏芯股份成立于2007年9月25日,于2020年8月10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注册地址和办公地址均为江苏省苏州市。公司是国内领先的MEMS传感器供应商,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

敏芯股份主营业务为MEMS传感器产品的研发与销售,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模拟芯片设计,所属概念板块包括ASIC芯片、小米概念、传感器核聚变、超导概念、核电。

经营业绩:营收行业23,净利润行业13
2025年三季度,敏芯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64亿元,行业排名23/34,行业第一名汇顶科技为35.21亿元,第二名翱捷科技为28.8亿元,行业平均数为11.35亿元,中位数为6.08亿元。当期净利润为3797.06万元,行业排名13/34,行业第一名汇顶科技为6.77亿元,第二名圣邦股份为3.32亿元,行业平均数为2965.8万元,中位数为1012.57万元。

资产负债率低于同业平均,毛利率低于同业平均
偿债能力方面,2025年三季度敏芯股份资产负债率为14.11%,低于去年同期的14.83%,且低于行业平均的16.92%,表明公司偿债能力较强。从盈利能力看,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30.28%,高于去年同期的22.05%,但低于行业平均的36.44%。

董事长李刚薪酬74.9万元,同比增加13.35万元
敏芯股份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李刚。李刚先生1975年3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其任职经历丰富,2015年12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24年薪酬为74.9万,2023年为61.55万,同比增加13.35万元。

A股股东户数较上期增加34.56%
截至2025年9月30日,敏芯股份A股股东户数为9762,较上期增加34.56%;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5740.7,较上期减少25.64%。十大流通股东中,信澳领先增长混合A位居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76.89万股,相比上期减少37.22万股;信澳先进智造股票型A位居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74.02万股,相比上期减少76.13万股。

天风证券指出,公司2025半年度报告业绩创历史新高,实现扭亏为盈。业务亮点如下:1. 收入结构多元,压力传感器超越声学产品成核心收入来源,惯性传感器为未来全链路惯性产品矩阵奠定基础。2. 产品综合毛利率创近四年同期新高,得益于高毛利新产品占比上升、降本增效和募投项目产能释放。3. MEMS产品矩阵实现突破,声学、压力、惯性三大领域技术与市场均有进展。4. 围绕大客户需求延伸,加大多品类发展和前瞻性研发投入。天风证券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6.53/8.18/10.30亿元,归母净利润0.46/0.84/1.33亿元,评级维持为“买入”。

华福证券指出,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盈利能力大幅改善。业务亮点如下:1. MEMS压力产品线保持强劲增长,占比提升,产品向手机等领域拓展;声学领域扩宽产品竞争力。2. 惯性传感器产品跃升,有望成第三增长曲线,加速度计出货增长,IMU产品客户突破。3. 成为Rokid Glasses麦克风独家供应商,卡位AI眼镜新机遇。4. 积极布局多类人形机器人用传感器。华福证券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7.22、9.82、13.2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7、0.97、1.53亿元,从“持有”评级调整为“买入”评级。

图:敏芯股份营收及增速

图:敏芯股份净利润及增速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财汇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