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到中年写文章赚外快?我靠这三招从0到月入过千,你也能抄,想靠读书写作赚点零花钱?先破了这层心理关,剩下的照做就行。
人到中年写文章赚外快?我靠这三招从0到月入过千,你也能抄,想靠读书写作赚点零花钱?先破了这层心理关,剩下的照做就行。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工资条却跟焊死了似的。
想靠写作赚点外快,要么怕写得烂没人看,要么发了东西石沉大海,最后只能叹口气:这钱果然不好赚。
说实话,我刚开始也这样。在四线海边小城当私企职员,下班写点东西,总觉得自己没名气没文笔,变现是遥不可及的事。
直到我试了这几招,才发现赚钱的坎,多数时候是自己给自己设的。
01 先在脑子里把钱赚一遍别觉得这是瞎扯,我发现很多人卡壳就卡在这里。
你连“自己靠写作拿到钱”的画面都不敢想,还指望钱自动跑过来?
我当初想靠分享书赚钱时,每天睡前都琢磨:早上读完书,中午写300字感受,下午配上书的照片发出去,
有人问就顺手推个购买链接,晚上收到到账提醒……就这么翻来覆去想细节,后来真的一步步成了。
其实这不是玄学,是让脑子先适应“赚钱的路径”。
你连具体步骤都没想过,写东西的时候就容易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读者看着乱,自然不会为你买单。
刚开始我也犯过蠢,拉了个亲友群分享文章,结果要么是“写得不错”的客套话,要么是“别瞎折腾”的劝退。
后来才明白,熟人根本不是你的目标客户。
我现在主要靠两个地方:
朋友圈:我有2个号,加起来几干多人,都是平时在各个平台聊得来的读者。
每天发两条读书心得,结尾加一句“觉得这本书有用的,点下面链接能便宜10块”,转化率比亲友群高10倍。
公域平台:发“30分钟读完这本书,我学会了XXX”,配书的封面和笔记照片;
写长点的拆解,发短评引流。
别贪多,盯住一个平台深耕,比到处撒网强。
有人总纠结“写得不够好”,其实读者根本不看你文笔多华丽。我写分享稿就三句话:
这本书讲了啥(别啰嗦,挑3个最有用的点),我读完用了之后有啥变化(比如“按书里的方法跟孩子沟通,他居然没顶嘴”),为啥推荐你买(比如“比某东便宜20,我自己囤了3本”)。
形式也别死磕文字,我试过拍视频坐在书桌前聊书,也试过直播翻书划重点,反而比纯文字互动多。
说白了,人家是来解决问题的,不是来看你炫技的。
前阵子发了篇书评,阅读量还没我点赞多。
换以前我肯定觉得“自己不行”,现在直接找了三个常互动的读者:
“你们觉得这篇哪没用?”有人说“没讲清楚适合谁看”,有人说“福利不够吸引人”。
改了这两点重发,阅读量直接翻了倍。
其实写东西就像做菜,你觉得好吃没用,得问吃的人。
要么多看同类爆款咋写的,要么直接问读者,比自己闷头琢磨强100倍。
人到中年搞副业,最怕的不是没本事,是想太多做太少。
我一个四线小城的普通职员,能靠读书写作每个月多赚些,靠的不是文笔多好,就是敢想、敢试、敢改。
你要是也想试试,别等“准备好了”,现在就选本书,写300字真实感受发出去。
赚钱这事儿,开始了就赢了一半。
来源:日语加油君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