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终极能源”可控核聚变又迎高光时刻!10月中旬,2025世界聚变能源集团部长级会议在成都开幕,IAEA聚变技术协作中心正式授牌,让这个被视作“人类能源终极解决方案”的赛道热度再攀高峰。楚江新材、永鼎股份、东方精工这三家沾边的企业随之受到市场关注,可概念热闹背后
核聚变概念大火!三季报拆出真相:楚江新材、永鼎股份、东方精工谁的含金量更足?
“终极能源”可控核聚变又迎高光时刻!10月中旬,2025世界聚变能源集团部长级会议在成都开幕,IAEA聚变技术协作中心正式授牌,让这个被视作“人类能源终极解决方案”的赛道热度再攀高峰。楚江新材、永鼎股份、东方精工这三家沾边的企业随之受到市场关注,可概念热闹背后,真实的业务布局和业绩支撑到底如何?最新三季报给出了答案,今天就用数据拆解它们的“核聚变含金量”。
先看基本面:三季报里藏着真实家底
评判企业的潜力,得先摸清主营业务的“基本盘”。毕竟核聚变技术尚处实验阶段,短期难有实质营收贡献,扎实的主业才是技术布局的底气。
楚江新材的规模优势很突出,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达到441.91亿元,同比增长13.29%,相当于每天入账近1.6亿元,在三家企业中遥遥领先。更亮眼的是盈利改善,归母净利润3.55亿元,同比暴涨2089.49%,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1.04亿元更是实现同比扭亏为盈,这背后是公司产品升级和精细化管理带来的附加值提升,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增加0.64个百分点,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永鼎股份则展现出不同的盈利结构,前三季度净资产收益率达到9.97%,在三家企业中排名第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其利润增长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联营企业的房地产项目收益,主营业务的盈利效率尚待提升,销售净利率为1.93%,在行业内处于中等水平。好在公司作为耐火通信光缆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主业根基稳固,为新技术研发提供了稳定支撑。
东方精工走的是“厚利少销”路线,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3.89亿元,虽规模不及楚江新材,但销售净利率表现亮眼,第三季度高达15.94%,全年更是稳定在9.98%左右,意味着每100元收入能净赚近10元,盈利能力十分突出。同时公司负债水平在三家企业中最低,权益乘数仅1.98倍,财务结构更稳健,为长期布局提供了安全垫。
拆解核聚变布局:三家各有“技术打法”
在核聚变赛道,三家企业选择了不同的切入路径,技术关联度和壁垒差异明显,这正是“含金量”的核心所在。
楚江新材:装备先行,瞄准核心材料制造
楚江新材的突破口在“设备端”,通过子公司顶立科技深度参与核聚变关键环节。顶立科技在特种热工装备领域深耕多年,专为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高端领域提供核心设备,如今已把技术延伸到核聚变领域为核聚变核心的“第一壁材料”制造提供钨合金超高温烧结装备、钎焊焊料非晶合金及配套工艺支持,并且已经向相关单位实现供货。
第一壁材料是核聚变反应堆的“第一道防线”,要承受上亿度高温和高能粒子冲击,制造难度极大,而顶立科技的装备正是生产这种材料的关键保障。更值得关注的是,楚江新材正在从铜基材料龙头向平台型新材料企业转型,顶立科技还同步布局了SiC/BN化学气相沉积炉等前沿装备,技术协同效应显著,为核聚变业务后续拓展埋下伏笔。
永鼎股份:材料突破,攻坚超导核心部件
永鼎股份直击核聚变的“核心材料”超导带材。磁约束是可控核聚变的主流技术路径,而强磁场的产生离不开高性能超导材料,这正是永鼎股份的发力点。公司研制的强磁场用高性能超导带材,已经实现了在磁约束可控核聚变、超导感应加热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作为国内少数掌握超导带材核心技术的企业,永鼎股份的布局具有前瞻性。要知道,超导带材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核聚变装置的磁场强度和运行稳定性,属于产业链上游的关键环节。不过公司也在财报中提示,超导业务目前规模较小,短期不会对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但其技术储备已让公司在未来产业化竞争中占据先机。
东方精工:参股顶尖,绑定国际核心项目
东方精工则通过“股权合作”切入赛道,持有航天新力19.89%的股权,这步棋精准踩中了核聚变领域的“顶级玩家”。航天新力可不是普通企业,它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三大核心系统的关键设备供应商,更是全球唯一通过ITER组织认证的磁体支撑系统供应商,2024年还拿下了BEST项目磁体支撑的全部订单。
ITER项目被称为“人造太阳”计划,汇聚了全球顶尖技术力量,能成为其认证供应商,本身就证明了航天新力的技术壁垒。磁体支撑系统看似不起眼,却是核聚变反应堆磁体稳定运行的“骨架”,要在极端环境下保证结构稳固,技术要求极高。虽然东方精工的核聚变相关收益暂未并入报表,但其通过参股绑定核心资源的模式,降低了自主研发风险,同时抢占了国际项目的入场券。
含金量比拼:三个维度看清核心差异
单纯看“沾边”与否不够,从技术关联度、主业支撑力和发展确定性三个维度对比,三家企业的特色更加清晰。
在技术关联度上,东方精工凭借航天新力与ITER项目的深度绑定拔得头筹,毕竟能通过国际顶级项目认证的技术壁垒最高;楚江新材紧随其后,其装备直接服务于核聚变核心材料制造,属于“刚需环节”;永鼎股份的超导带材虽关键,但目前应用规模尚小,仍需等待技术落地。
在主业支撑力方面,楚江新材的优势最为明显,441亿的营收规模和大幅增长的净利润,能为顶立科技的技术研发持续输血;东方精工的高净利率和稳健财务状况同样靠谱,主业赚来的“真金白银”能从容支撑长期投资;永鼎股份则需要进一步提升主业盈利效率,减少对非经常性收益的依赖。
从发展确定性来看,楚江新材的业务已实现“供货”,迈出了商业化的第一步;东方精工绑定的ITER项目进展明确,订单落地有保障;永鼎股份的超导材料则需等待核聚变技术向商业化推进,短期不确定性相对较高。
不难看出,三家企业的核聚变布局各有侧重:楚江新材靠装备“筑基建”,永鼎股份靠材料“攻核心”,东方精工靠参股“搭快车”。它们的探索路径,也折射出国内企业参与前沿技术的不同策略有的深耕主业延伸技术,有的聚焦单点突破核心,有的借助外力降低风险。
随着聚变技术协作中心落地,国内核聚变产业链正在加速成型,从超导材料到核心部件,从热工装备到工程建造,多个环节都在孕育机会。现在的问题是,在这场漫长的技术竞赛中,你更看好装备先行的楚江新材、材料突破的永鼎股份,还是绑定顶尖项目的东方精工?哪些细分环节会先迎来商业化曙光?
注:以上数据及分析均基于公司公告、行业研报等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来源:砍柴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