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兄弟同时应聘同一家银行,体检当天医生惊呼:“快报警!”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21:49 1

摘要:“医生,你到底在说什么?我们只是来体检!血液报告难道能看出我们是恐怖分子吗?”林辰愤怒地拍着桌子,声音在总检室里回荡。

注意:本文故事情节皆是虚构,人物、地点、事件皆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

文章内容旨在修心明性,启迪智慧,无关封建迷信,若有缘者得见此文,还请理性阅读。

“医生,你到底在说什么?我们只是来体检!血液报告难道能看出我们是恐怖分子吗?”林辰愤怒地拍着桌子,声音在总检室里回荡。

王医生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她紧紧捏着那份特殊的血检报告,目光却不敢直视眼前这对几乎一模一样的年轻人。

她的声音沙哑而颤抖:“请你们冷静!我只是根据专业数据做判断。这份报告,它……它显示了太大的异常,远远超出了医学范畴能解释的范围!”

“异常?我们所有的指标都合格,你别想拿我们开玩笑!”林霄猛地站起来,比哥哥更激动,“如果你说不出个所以然,我们马上投诉你!”

王医生深吸一口气,语气变得坚决:“我当然能说出所以然!但有些事情,不是我这个医生能处理的。这涉及到的后果,远比一份入职体检重要。”

她迅速按下了桌上的紧急按钮,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林霄,一字一句地说:“我给过你们机会。现在,我必须采取行动……”

“快,马上联系保安,然后报警!”

01

杭州的秋天,带着一丝清爽。在城郊一栋老式公寓里,林辰和林霄兄弟俩正对着电脑屏幕忙碌。

他们是同卵双胞胎,今年26岁,身高相仿,五官像是复制粘贴,只是哥哥林辰说话更沉稳,弟弟林霄眼神里多了一份机灵。

他们刚刚结束了在上海的三年工作。林辰在一家大型投资公司做项目分析,林霄在一家审计事务所做风险评估。收入不错,但上海的生活节奏和高房价让他们喘不过气。

经过仔细商量,兄弟俩决定回到老家杭州发展。

“这次咱们的目标很明确,”林辰放下咖啡杯,指着电脑屏幕上的招聘信息,“杭州民泰商业银行,发展势头好,离家近,咱们能多回去看看爸妈。”

林霄点点头,敲着键盘:“我看过了,这家银行正在大扩张,急缺我们这种有专业背景的人。你申请对公业务部,我申请风险管理部,分工明确,互不干扰。”

兄弟俩的父母住在杭州郊县的一个老小区里。父亲早年是木工,母亲在社区医院做护士。他们一辈子勤俭节约,最大的心愿就是两个儿子能在家乡安稳下来。

“上次爸妈打电话,妈说老房子漏水了,爸又不舍得花钱修。”林霄叹了口气,“我们必须快点拿到高薪工作,把他们接到市区来。”

这是他们回杭求职的最大动力。不是为了光鲜亮丽,而是为了给父母一个安稳的晚年。

为了这次面试,兄弟俩做了详细的准备。他们把过去的工作案例整理成册,对着镜子练习了上百次自我介绍。他们知道,双胞胎同时应聘,虽然话题度高,但专业能力必须过硬才能服众。

面试那天,兄弟俩穿着新买的深色西装,几乎看不出差别。唯一的区别是林辰衬衫领口别着一枚低调的银色领带夹,而林霄则没有。

三轮面试下来,面试官对他们的专业素养和默契配合都印象深刻。

“林辰先生,你对宏观经济和行业风险的判断很准确。”

“林霄先生,你对内部控制和流程风险的把握非常到位。”

最终,人力资源部经理在电话里分别向他们确认了录用通知。兄弟俩在出租屋里高兴地抱在一起。

当晚,他们迫不及待给父母打了电话。母亲在电话那头喜极而泣:“太好了,太好了!你们俩都在杭州,妈就放心了。”父亲虽然话不多,但语气里压抑不住的激动让兄弟俩心里暖暖的。

“爸妈,等着吧,等我们工作稳定了,明年过年一定把你们接到市区来享福。”林辰对着电话保证。

放下电话,林霄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眼中闪烁着憧憬:“哥,我们成功了。终于可以在家乡开始新的生活了。”

“是啊,”林辰拍拍他的肩膀,“咱们兄弟俩,以后互相照应,一定能让爸妈过上好日子。”

02

第二天,兄弟俩西装革履地来到银行人力资源部办理入职手续。

人力资源经理是一位姓张的中年女士,她笑着说:“你们兄弟俩真是我们行的一道风景线。不过,基于行里的规定,也为了避免将来出现利益冲突,我们决定把你们安排在两个不同的部门。”

林辰被安排到了对公业务部,主要负责大客户的金融服务和业务拓展。林霄则被安排到了风险管理部,负责监控银行贷款和投资项目的风险。

“这样也好,”林辰笑着说,“咱们一个负责‘冲锋’,一个负责‘守门’,配合起来才完美。”

在布置出租屋时,兄弟俩买了许多成对的物品:两套一模一样的办公桌椅,两把同款的电竞椅,甚至连衣柜里的衣服款式都差不多,只是颜色略有不同。

但细心的同事很快发现了兄弟俩生活中的小差异。

林辰的工位上总是放着一个黑色保温杯,里面是黑咖啡,他习惯在早上工作前喝一杯。而林霄的桌子上则是一个白色马克杯,里面泡着淡淡的绿茶,他喜欢工作时时不时抿一口。

午休时,林辰总是喜欢去健身房跑上三十分钟,即使是穿着衬衫也要快走一段路。林霄则更喜欢找个安静的地方,戴上耳机听听音乐,做一些冥想。

这些细微的差异,让同事们终于找到了分辨这对双胞胎的方法。

“林辰是‘咖啡+运动’,林霄是‘绿茶+安静’。”风险管理部的同事们总结出一个顺口溜。

在忙碌而兴奋的工作中,兄弟俩很快适应了新的节奏。

林辰凭借出色的沟通能力和专业知识,迅速拿下了几个优质客户。林霄则利用在审计事务所积累的经验,建立了一套高效的风险评估模型,得到了部门经理的赞赏。

一周后,银行人力资源部发布了新员工入职体检通知。

“体检是正式录用的最后一步,也是对员工健康的关心。”张经理在邮件中写道,“请各位务必按照要求,准时参加,尤其是血检项目,请务必空腹。”

体检安排在下周三上午,市中心最好的三甲医院——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

林霄收到通知后,显得有些心事重重。他盯着体检表上密密麻麻的项目,尤其是“生化全套”和“特殊指标检测”那一栏,眼神有些复杂。

林辰很快发现了弟弟的不对劲:“怎么了,林霄?对体检紧张吗?你不是从小到大都很健康?”

林霄挤出一个笑容:“没事,哥,就是觉得有点形式主义。咱们身体这么好,跑去体检有点浪费时间。”

“这是银行的规定,认真对待吧,”林辰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咱们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早点拿到‘合格’报告,咱们就彻底踏实了。”

晚上,林霄一个人躲在房间里,打开了一个上锁的抽屉。里面有一个小小的药瓶,他拿出来,倒出两颗白色的小药丸,迅速服下,然后又锁好了抽屉。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一丝不安。

03

距离体检只剩下不到二十四小时了。兄弟俩严格执行着体检前的准备工作。晚十点后禁食禁水,早早休息。

“哥,你确定你没偷吃夜宵吧?”林霄开玩笑地问。

林辰躺在床上,笑了笑:“绝对没有。为了拿到体检合格通知书,我连水都没敢多喝一口。”

林霄的心情却无法像表面上那么轻松。他从床头柜里拿出手机,点开了与母亲的聊天记录。

林霄:“妈,明天体检,您不用担心,一切都会顺利的。”

母亲:“好孩子,妈不担心。你们身体一直好,多亏你从小就听话,按时吃药。这次一定要告诉医生,你对什么药过敏,有没有病史,知情权很重要。”

林霄迅速删除了“按时吃药”这几个字,回复道:“妈,我什么药都没吃,身体很健康,都跟医生说了。”

母亲又发来一段语音,声音里带着点沙哑:“妈就是担心你,在外地工作,又这么拼。你一定要注意身体。如果体检有不舒服的地方,一定第一时间跟家里说。”

林霄听着母亲的声音,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他知道,母亲对他的健康一直有着超乎寻常的关注和担忧。

他想起小时候,他曾因为一场大病在医院住了很久。那段记忆很模糊,只记得病房里消毒水的味道和父母红肿的双眼。

后来,经过漫长的治疗,他康复了,但每年都要做定期的复查。为了不影响学业和工作,他总是偷偷去医院,从未让林辰和父母知道全部真相。

这次,他隐瞒了体检通知单上要求填写的“重大疾病史”和“长期服药情况”那一栏。他不能冒险,不能让任何一丝风险,影响到他留在杭州,和哥哥一起照顾父母的计划。

“喂,林霄,你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林辰的声音把他拉回了现实。

“没什么,哥,我在想这次体检完,我们就能拿到正式员工卡,可以定下心来找个好点的房子了。”林霄迅速调整了表情。

林辰翻了个身:“是啊,咱们的目标很快就能实现了。对了,体检表上的信息你都填好了吧?病史那一栏,咱们从小到大也没啥大毛病。”

林霄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他知道,这是他撒下第一个谎言的关键环节。

“都填好了,空着呢。咱们从小到大连骨折都没犯过,能有什么病史。”林霄用轻松的语气回答,掩盖住声音里的微小颤抖。

“那就好。早点睡吧,明天争取七点前到医院,早点做完早点安心。”林辰关掉了床头灯。

黑暗中,林霄睁着眼睛,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回放着体检表上的项目。他知道,自己一直在服用一种特殊的药物,用于控制身体的某个指标。

如果按照正常剂量,这个指标一定会在体检报告中显示异常。而他为了“过关”,偷偷加大了药量。

他希望这个小小的谎言和冒险,能为他和家人换来一个美好的未来。

04

第二天一早,兄弟俩准时到达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

体检中心里人头攒动,大部分都是像他们一样,穿着得体、精神饱满的职场新人。

兄弟俩拿着体检表,按照流程顺利地完成了所有基础项目: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心电图、X光胸透。所有的结果都如同他们所料,显示“正常”或“健康”。医生甚至笑着说,他们的身体素质,比大部分同龄人都好。

“看吧,我说了,咱们就是浪费时间,”林霄轻松地对林辰说。

“这是对未来的负责。”林辰认真地回应。

最后一个环节是血液检查。两人依次在抽血室排队。抽血护士熟练地操作着,很快就完成了采血。

“血检报告需要送去化验,大约两个小时出结果。”护士叮嘱他们,“可以去休息区等候,注意按压止血。”

兄弟俩坐在休息区的沙发上,一边玩着手机,一边聊着工作上的事情。气氛轻松而愉快。

与此同时,在体检中心三楼的化验室。主任王医生,一位经验丰富、一丝不苟的医学专家,正在审核今天送来的数百份血液样本报告。

她戴着老花镜,逐一比对着电脑上的数据和纸质报告。当她把林辰和林霄的两份血检报告放在一起时,眉头微微皱了起来。

“这个血常规指标,几乎一模一样,确实是双胞胎无疑。”王医生心想。

然而,她的目光落在了“生化全套”的其中一个特殊检测项目上。这是一个不常用的,用于检测特定代谢物和生物标记的指标。

林辰的这份报告上,该指标数值为12.5,属于完全正常的低值。

而林霄的这份报告上,该指标数值却是28.8,虽然仍在参考范围上限的边缘,但对于一个健康年轻人来说,这个数值异常的高。

王医生感到困惑。同卵双胞胎,在相似的生活环境下,血液中的核心代谢物指标应该高度相似。这么大的差异,太不寻常了。

她将两份报告并排放在光源下,仔细核对上面的姓名和样本编号。

林辰,编号T2025001。林霄,编号T2025002。

“难道是样本污染,或者是机器故障?”王医生自言自语。

她立刻叫来了化验员,要求对这两个编号的样本进行复查。十五分钟后,化验员返回,结果显示数值完全一致:林辰12.5,林霄28.8。

王医生的眼神变得凝重。她排除了技术错误,这说明数据是真的。一个健康,一个体内代谢物异常高。

她知道这个特殊指标通常与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案有关。如果这个指标高,通常意味着患者在接受某种慢性病的药物治疗,或者曾进行过重大器官移植。

王医生没有声张,她打开体检信息系统,调出兄弟俩的入职体检表。

“既往病史”一栏,两人都填写着“无”。

王医生陷入了沉思。如果他们是亲兄弟,这个差异非常可疑;如果他们不是亲兄弟,银行的人力资源部怎么会同时招聘两个外貌如此相似的年轻人?

她决定暂时不公开这份报告。她需要更多的信息来核实,才能确保自己的判断没有失误。她将报告锁进抽屉,决定先以“复检”的名义,暗中获取更多样本。

05

两个小时很快过去,林辰和林霄来到总检室窗口,准备领取最终的体检报告。

窗口里坐着王医生。她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仿佛一切都很正常。

“林辰先生,林霄先生,你们的基础体检都非常好,身体素质很棒。”王医生将两份心电图、X光片等基础报告递给他们。

“不过,”王医生语气一转,带着一丝歉意,“今天的血检化验,由于仪器更换,我们行里的规定,要求对所有双胞胎或多胞胎的样本进行一次额外的对比复核,以确保数据百分之百的准确。这是为了避免样本混淆。”

林辰和林霄对视一眼。林辰首先开口:“好的,医生,我们需要做什么?”

“很简单,”王医生指着旁边的一个护士,“麻烦两位到旁边的采集室,提取口腔黏膜样本即可。就像做核酸一样,一分钟就好,不影响空腹。”

林霄的眼神里闪过一丝不安,但他很快镇定下来。林辰则完全没有怀疑,他觉得医院为了确保双胞胎样本不混淆,做额外检查很合理。

“没问题,医生,我们配合。”林辰回答。

兄弟俩跟着护士走进了采集室。护士熟练地用棉签在他们的口腔内壁和舌根采集了样本,贴上了编号,并让他们签名确认。

“这个复核需要多久出结果?”林霄问。

“只是一个初步的生物标记比对,大概一个小时后就能出来。”护士回答。

兄弟俩回到休息区,林霄显得有些焦躁。

“哥,你说这种复核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我总觉得怪怪的。”林霄皱着眉。

“别多想,”林辰安慰他,“这是大医院,做事严谨是好事。咱们是双胞胎,是特殊群体,多检查一次安心。”

一个小时后,王医生拿着新鲜出炉的口腔黏膜DNA初筛报告,回到了她的办公室。她迅速打开电脑,输入了两个样本的初筛结果。

报告显示:

林辰样本与林霄样本,在多个遗传标记位点上,存在显著差异。

初筛结论:并非同卵双胞胎。

王医生盯着屏幕,眼镜后的眼睛瞪得滚圆。她的手开始颤抖。

这不仅仅是“不是同卵”的问题,初筛显示他们的遗传标记差异,已经超出了普通亲兄弟的相似度范围。如果这份报告是准确的,那么:

他们不是同卵双胞胎。

或者,他们可能根本不是亲兄弟。

其中至少有一人,在向银行隐瞒重大的个人信息,包括身份或健康。

而结合那份血检报告中林霄异常高的代谢物指标,王医生心中警铃大作。

她拿起电话,直接拨通了医院保卫处的电话:“请立刻派一位保安到我的办公室门口待命,我需要处理一起情况特殊的体检报告。”

然后,她又迅速拨通了一个私人号码,声音极低:“我这边有个情况,需要你们介入……样本信息和体检报告有重大矛盾,可能涉及……恶意隐瞒重大病史,甚至身份欺诈。”

王医生放下电话,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白大褂,走出了办公室。

她看到了正在等待的林辰和林霄。

“医生,复核结果出来了吗?”林辰礼貌地问。

王医生没有回答,她的目光直接锁定了林霄,声音严肃而又压抑:“你们先等等,我需要核实一些情况。”

她没有回头,而是快步走向护士站,压低声音说:“快,马上联系保安,然后报警!”

06

王医生低声但坚决的“快报警”指令,让在场的兄弟俩瞬间僵住。

林辰的脸色瞬间变了:“医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只是体检,为什么要报警?”

林霄的身体猛地向后靠在椅子上,脸色变得苍白,眼神中充满了惊恐和绝望。

很快,两名制服笔挺的警察和一名保安快步进入了总检室。

王医生指着林霄,语气非常严肃:“这位是林霄先生,他的体检报告和生物样本检测结果存在重大矛盾。我怀疑他隐瞒了重大病史,甚至可能涉及欺诈行为。”

警察立刻上前,示意林霄保持冷静。林霄的手紧紧抓住裤缝,一言不发。

“林霄先生,请跟我们走一趟,配合调查。”警察语气官方而冷静。

林辰一把拦在弟弟面前,情绪激动:“你们不能这样!我们是来入职体检的,我们是双胞胎兄弟,从小一起长大,怎么可能隐瞒身份?医生,你到底在搞什么鬼?”

王医生拿出了那份特殊的血液报告,指向林霄的异常指标:“林辰先生,这份血液报告显示,林霄先生体内的免疫抑制剂代谢物数值异常高。这个指标,通常出现在重大器官移植患者或长期服用抗排异药物的病人身上。然而,你们的体检表上,既往病史一栏是‘无’。”

林辰愣住了。他扭头看着林霄,眼神里充满了巨大的疑问和痛苦。

林霄全身颤抖,他知道自己瞒不住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警察说:“我……我跟你们走,跟你们说清楚。”

在医院的一个临时询问室里,林霄终于向警方、王医生和赶来的银行人力资源部经理坦白了一切。

“我们是双胞胎,没错,但不是同卵双胞胎,我们是异卵双胞胎。”林霄声音沙哑。

异卵双胞胎的遗传信息差异较大,但外貌可以极其相似。为了方便,也为了申请工作时增加话题度,他们对外一直宣称是“同卵”。

这解释了口腔黏膜初筛的差异,虽然不是亲兄弟,但他们遗传信息差异大。

“我在八岁的时候,因为慢性肾衰竭,做过肾脏移植手术。”

林霄的这句话像一颗炸弹,让林辰和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林辰拼命回忆,他只记得林霄小时候在医院住了很久,但父母一直告诉他是“严重感冒”和“体质虚弱”。

林霄解释道:为了防止身体排异,我必须终身服用抗排异药物——免疫抑制剂。

听到这里,王医生补充道:“按照正常剂量,血液中的代谢物指标会有一个稳定值,但林霄先生的指标超出了正常值近两倍。这说明他在超剂量服用免疫抑制剂!”

王医生指着数据:“这种超量服用,短期内可以有效地‘清洁’血液,让身体各项指标看起来更健康,达到体检要求,但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他的肝肾功能,甚至引发急性衰竭!”

林霄低下了头,痛苦地承认:“我没有选择。我知道如果我填了病史,银行一定不会录用我。我不想让哥哥一个人承担,我想留在他身边,一起照顾爸妈。我偷偷加大了药量,想让体检指标‘过关’。”

王医生报警,不是因为他“抱错”或“欺诈身份”,而是因为他“恶意隐瞒重大病史并自残式地超量服药”,这已经超出了医生的职责范畴,可能随时危及生命,且违反了银行对员工健康状况的要求。

林辰像被抽走了灵魂,他终于明白了弟弟眼神中的不安和父母的担忧。巨大的震惊和心痛,让他几乎站立不稳。

07

在得知真相后,林辰的心中充满了愤怒、痛苦和自责。

“为什么?林霄!你为什么要骗我?为什么要拿自己的命开玩笑?”林辰抓住弟弟的肩膀,声音颤抖。

“你知不知道,超量服药的后果是什么?你当我是傻子吗?我们是兄弟啊!”

林霄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哥,对不起。我不想让你担心,我更不想成为你的负担!你工作能力那么强,我知道你一个人能撑起这个家。可我不想离开你,我不想再像小时候那样,被一个人丢在医院里!”

他坦白了自己隐瞒的动机:自从八岁手术后,他每年都要接受复查,父母瞒着林辰,带着林霄偷偷进行。

每一次复查,都像一次对未来人生的判决。他害怕自己因为疾病被贴上“不健康”的标签,失去和哥哥并肩奋斗的机会。

“这次银行的入职机会太难得了,我知道一旦成功,我们就能在杭州安家。如果我填了病史,我一定会被淘汰。所以我选择了冒险。”林霄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只是想让你安心,想让爸妈安心。”

银行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女士的脸色非常难看。她作为银行的代表,必须做出理性的决定。

“林霄先生,我们非常理解你的苦衷和对家人的感情。”张女士语气沉重。

“但是,银行风控部门的工作需要员工有极高的稳定性和健康的身体状态。你隐瞒重大病史,并且超量服药来通过体检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银行的诚信原则和入职健康要求。”

她停顿了一下,最终宣布了银行的决定:“很抱歉,鉴于你隐瞒重大病史以及超剂量服药对健康造成的潜在巨大风险,我们必须撤销对你的录用决定。”

这个判决,虽然在预料之中,但依然像一把刀,狠狠地插进了林霄的心脏。他的眼神瞬间失去了光芒。

林辰痛苦地闭上了眼睛。他知道,这是弟弟为自己隐瞒所付出的代价。

“张经理,请等等!”林辰突然抬起头,眼神坚定,“林霄被撤销,我接受。但是,我想辞去我的职位。”

张经理和警察都愣住了:“林辰先生,你在说什么?你的录用是有效的,你的表现非常出色!”

“我知道,”林辰摇了摇头,脸上带着深深的疲惫,“但现在,我的弟弟需要立刻住院治疗,他需要有人照顾,更需要家人的支持。对我来说,任何工作都没有家人的健康重要。我不能留他一个人在这里。”

他走到林霄身边,紧紧抱住了他:“我们是兄弟,永远不会分开。你说过,要一起努力让爸妈过上好日子。现在,我要先保证你能健康地活下去。”

林霄紧紧回抱着哥哥,泣不成声:“哥,你不能放弃你的工作,这是你的梦想……”

“梦想可以等等,你不能等。”林辰声音温柔而坚定。

银行经理和王医生看着这对紧紧相拥的兄弟,感受到了这份沉重的亲情。

最终,王医生介入,强制要求林霄立刻入院接受治疗,调整药物剂量,并评估超量服药对身体造成的损害。

林辰陪着弟弟办理了住院手续。

08

林霄很快住进了医院,接受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药物剂量调整。王医生负责他的主治,对他的病情非常重视。

林辰履行了他的承诺。他向张经理递交了辞职信。

张经理被林辰的决定深深打动。她没有直接批准辞职,而是找到了林辰。

“林辰,你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银行不想失去你。”张经理说。

“但我们更敬佩你对家人的责任感。这样吧,我们为你保留职位一年。你先照顾好你的弟弟,随时保持联系。一年内,你可以随时回来工作。”

林辰非常感激银行的这份人情味。他接受了银行的善意,全身心投入到对弟弟的照顾中。

在医院里,林霄情绪低落,他觉得自己不仅拖累了哥哥,也彻底搞砸了人生。

“哥,我对不起你。我毁了你的一切。”林霄躺在病床上,看着窗外的杭州夜景。

“别说傻话,”林辰削着苹果,“你没有毁了什么,你只是生了一场病,我们一起面对就好。而且,我们只是晚了一步,不是输了。”

住院期间,父母也被告知了真相。

母亲虽然心疼不已,但也坦言了当年隐瞒林辰的苦衷,是怕影响他的学习和成长。一家人终于将多年的秘密全部公开,反而让彼此更近了一步。

王医生在治疗过程中,也发现了林霄体内的代谢物指标虽然高,但肾功能却维持得不错,这得益于他年轻且积极的生活习惯。

两年后,林霄的病情完全稳定,药物剂量回到了安全范围。他虽然不能再从事高压的金融风控工作,但身体已无大碍。

林辰并没有回到银行。在照顾弟弟的两年里,他接触了许多急需资金和风险评估的中小企业,发现了一个新的机会。

“哥,你在家附近开个工作室吧,专门帮中小企业做风险咨询和财务规划,发挥你的专长。”林霄建议。

林辰眼前一亮。他知道,比起在大银行做螺丝钉,为家乡的中小企业服务更有意义。

最终,林辰和林霄没有回到银行,但依然在金融行业发光发热。

他们用父母支持的启动资金,在杭州市区开了一家“双林金融咨询工作室”。林辰负责对外接洽和宏观风险评估,林霄则利用自己对风险管理的专业知识,负责内部流程设计和合规咨询。

他们不再是银行里两个一模一样的螺丝钉,而是携手创业的“双林”。

在工作室开业那天,银行的张经理送来了鲜花和祝福,王医生也发来了贺电。

他们最终实现了在杭州共同奋斗的目标,只是方式和预想的完全不同。

林辰和林霄站在工作室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繁忙的杭州街道。

“哥,你觉得,如果当初我没有隐瞒,我们会怎么样?”林霄轻声问。

林辰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那样,我们可能只是银行里两个普通的员工。但现在,我们是一起经历过生死考验、一起并肩战斗的合伙人。”

“生活总会给你出难题,但也会给你新答案。”林辰总结道,“我们没输,只是换了张地图,继续前行。”

林霄重重地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希望和温暖。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这一次,他们会永远坦诚,永远并肩。

他们为父母在杭州买了一套环境优美的小公寓,终于兑现了当年的承诺。在父母的笑容里,他们看到了自己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值得。

来源:楼阁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