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次美联储10月份也降息了,虽然这一次热度没有中美会面那么高,也算是给全球利率调整让出了空间;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上头条 聊热点#
2025年10月即将结束,几个决定资产价格走向和政策空间确定性的大事,也陆续落地:
首先是中美元首历史性会面顺利进行,会面以后给出的成果皆大欢喜:停战一年;
其次美联储10月份也降息了,虽然这一次热度没有中美会面那么高,也算是给全球利率调整让出了空间;
然后,就是国内这边大会开完了,未来五年的经济规划建议正式公布,有方向了;
最后,就是国内的股市,在10月28日,正式突破了10年前的高位,回到了4000点((上证指数在2025年10月28日盘中突破4000点,这是自2015年8月18日以来首次重返该关键点位。)),后续几天有所回调,但是4000点的共识已经初步形成。
回到国内经济环境来看,一些微妙的周期表现,就很有看头了:
股市回到了10年前,房价也回到了10年前,而作为国内股市消费板块的白酒,虽然在资本市场跌跌不休,但是还没有说回到10年前那么糟糕,但是实体白酒的市场,特别是龙头品牌的茅台,可能先行一步,要回归10年前的行情了。
这篇文章,就和大家聊一聊国内白酒行业,最新的业绩表现,结合茅台过往的价值逻辑和运行模式,对后续国内白酒行业,在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中的走向和变化,进行一次有深度,有态度,有依有据的专题讨论和分析研究。
阅读提示: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10月底,各家上市酒企的季度报告,给原本在这一轮牛市行情中就表现不佳的白酒板块,继续浇上了一盆冷水。
中国的白酒企业,难得出现了高度一致的财报集体性衰弱情况。
这里借用券商的一张提前预计分析的图片给大家展示一下:
图片来演:见图
原本这个预测,被很多人认为是过于悲观,其中不少利益关联的群体,也不乏恶语相向。
没想到,三季度季报一出,看多白酒的群体和观点,脸都给打肿了。
用猫姐的统计图对比一下:
五粮液净利润20.2亿,同比-66%,泸州老窖净利润31亿,同比-13%,茅台也好不到哪里去,散装价直接跌破了1600,销售也跟着暴跌。
值得注意的是,古井贡酒、老白干酒、口子窖和水井坊直接和五粮液一样,来了个腰斩;
净利润更是直接全体扑街,腰斩都是最基本的,跌60%、70%甚至90%的,都大有人在。
而酒鬼酒、金种子酒更离谱,营收是正增长的,但净利润却是亏损的,直接开始亏钱卖酒了?
这其中,最具有头部效应和代表的茅台表现,最值得重视:
虽然白酒市场的淡旺季也会影响业绩,但可以与去年的三季报进行对比。2024年1~9月,茅台总营收为1231.23亿元,同比增长16.91%;归母净利润为608.28亿元,同比增长15.04%,其中茅台酒首次在前三季度销售突破1000亿元。
2024年第三季度,茅台营业收入为388.45亿元,同比增长15.29%;归母净利润为191.32亿元,同比增长13.23%。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390.64亿,仅增0.56%;净利润192.24亿,仅增0.48%。
勉强保持一点正增长,但是对于茅台这个品牌而言,这样的表现绝对算得上是妥妥的业绩暴雷。
就这样的增长率,是撑不起茅台股王的股价的,也折射出,茅台酒在实体经济环境中,明显没有以前那么吃香了。
连绝对头部都这样了,其他的品牌和上市公司,也就,那样了吧……
就在国内股市一路行情高歌猛进的背景下,白酒板块如此的表现,着实有些耐人寻味吧?
要谈未来,先要看懂当下。
白酒面临不好卖的现实,是共识,但是茅台不好卖,可能对应的意义和折射的信号,就不太一样了。
为啥大家,特别是消费力最强的年轻人不喝白酒了?
目前主流的分析观点,主要两种:
第一种,对白酒行业而言,与去年相比,今年最大的变量就是“禁酒令”。
第二种,就是年轻人对于白酒的兴趣和习惯,还没有培养起来。
毫不客气的说,这两种说法,表面上看都有道理,实际上,都是没有意义的废话。
是,2025年国家确实出了禁酒令,但禁酒令改变不了高端白酒“代金券”属性,15年那会儿也有禁酒令,当时也在严查公务接待用酒,却丝毫没挡住白酒行业创下历史新高。
大家发现没有,白酒的跌幅,其实和房地产的跌幅,是同频,且幅度相近的?
白酒卖不动的核心原因,根本不是年轻人消费偏好的变化,而是作为白酒行业压舱石的to G业务,也就是政务及关联团体消费出现了明显萎缩。
市面上流通的绝大多数品牌高端白酒的本质,根本不是酒,而是随时能变现的代金券。
简单来说,茅台这个东西,在中国经济环境中,基本上可以看作是政府部门和市场经济部门之间的利益输送润滑剂。
进一步来说,就算持有茅台的价值投资群体,都不会去否认茅台酒本身的“贪腐润滑属性”。
就拿笔者当下依然身处的房地产行业来说,真实经历就是为了在不同的城市和地区,能够顺利推动各项审批尽快落地,以及证照的办理,开发商群体采购茅台,根本不是按“件”算,而是按“卡车”拉。
阎王小鬼,总要打点不是?
如果这点觉悟都没有,那就不要说自己是中国人了。
但是这个逻辑和玩法,其实从2025年以来,就玩不转了。
高端白酒作为“利益媒介”的流通场景,被房地产经济的周期,还有国家对内的反腐治理,给消灭了。
不需要拿年轻人现在不喝白酒,以后总会喝这样的逻辑来忽悠。
年轻人不傻,就算不喝白酒,但是年轻人总归还是爱钞票的吧?
经济社会,讲究一个成本测算,现在买白酒去找门路,就问一句,送的出去么?知道往哪送么?要送的人,敢收么?
说穿了,茅台过去的销量,只靠过去经济活动中,只要求人办事,吃喝宴请,都得拿高端白酒说事来支撑的,但是现在呢?
不用围绕消费做文章,就真正消费茅台的那点份额,其实对于茅台的价值来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要怪,就去怪房地产周期,这才是讨论茅台价值的正确姿势。
也不需要用当下流行的那套“老登中登小登”的说法来调侃,实际上,4000点的行情背后,老登股们也并不是无一是处。
市场火热的不仅是科技股,顺周期方向的“老登股”们也不甘示弱。10月底,市场再现“煤飞色舞钢化电”经典组合行情,有色金属、钢铁、煤炭、电力等板块齐涨,大金融也持续走强;
但是食品饮料表现较弱。而白酒就是这个类目里面的绝对头部。
不是老登股不行,而是白酒不行,就这么直接粗暴。
国信证券把“小登股”、“中登股”、“老登股”分别对应“科技引领型”、“成长驱动型”和“深度价值型”。
毫无疑问,科技,是未来的大叙事。也是共识持续在加强的方向。
那么,回到白酒板块来看,接下来的走向,该怎么看?
分开来说:资本市场的游戏还能玩很久,毕竟国内股市这么多年的价值信仰,就算纯消耗,也能撑很久;
但是实体经济环境里面的白酒,要想有所起色,只能等中国这一轮经济复苏完成,重现繁荣,以及政府部门的行政力量再次成为影响市场核心利益走向的那一天到来。
茅台也好,五粮液也好,再高明的营销和市场推广,也不可能撑起来以往作为灰色利益输送载体,被附加的溢价。
茅台实体价格,其实早已跌回10年前,甚至超跌了,但是这一次,和十年前的逻辑,环境,还有需求情况,已经完全不一样。
继续下跌的空间已经打开,而支撑价格的理由,却没有任何信号。
回过头去看,没有现实业绩和销量的支撑,茅台后续在资本市场的定价,是不是也需要重新审视呢?
还是那个观点:一个可以通过工业化流水线大批量生产的东西,价格脱离价值再久,也是逃不掉“真实价值回归”那一天的。
经济承压,必然对内约束,反腐强度提升。
没有现实流通盘和现金流的支撑,茅台,以及其他白酒企业的股价,拿什么撑?
靠零售消费,去撑泡沫价格?
个人长期以来,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观点,那就是茅台这样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具备全球竞争能力的传统企业和品类,能够持续在国内金融市场当股王这事,是中国这个国家在资本管理维度的耻辱。
而且茅台还搞什么“白酒院士”的幺蛾子,更是把厚颜无耻,沽名钓誉,自我麻醉的落后低俗,给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在茅台在中国股市呼风唤雨,各路吹捧和马屁吹得飞起来的这几年,美国的英伟达崛起了。
10月29日,美股一开盘,英伟达成为了史上第一个市值突破5万亿美金的公司。
有些东西,国家可能不会明说,但是如此明显的对比,恐怕也是不得不面对的。
不是吹捧英伟达,也不是要贬低茅台,完全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没有比较的意义。
AI时代,科技竞争,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从国家的角度,需要的能把金融玩出花,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白酒,还是英伟达这样的科技新贵?
美国有万般的不堪,各种王朝末期的特征都齐配了,但是美国资本市场培育出来的,是世界第一的科技公司。
回到中国的角度来看,股王是个白酒,还是个连国门都走不出去,没有任何技术竞争力的传统产业,这就不太好看了。
说真的,就茅台这个股票,是注定配不起中国作为美国竞争者,全球第二,持续崛起,稳健发展势头强劲的大国形象的。
国家要进步,那么酒瓶子就要靠边站,而且对内制度管理就要抓起来。
当然,资本市场里面的主力,都是人精中的人精,要说揣摩国家的态度和需求,以及把握主线和趋势,肯定是在行的。
这就是为什么4000点,白酒没有起色的真正原因。
而至于当下利益关联,还沉迷于过往叙事群体的反驳,以及硬给茅台和白酒找价值理由的观点和声音,说真的,连反驳和讨论的必要都没有。
英国诗人T·S·艾略特的诗作《空心人》中,有这么一句话,很有意境,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
“This is the way the world ends / Not with a bang but a whimper”
(世界就是这样告终,不是轰的一响,而是嘘的一声)。
全文完,如果觉得内容不错,有所收获和共鸣,还请大家不吝“点赞,收藏,转发”三连支持一下。感谢。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来源:熊猫贝贝小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