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委专家画皮,守护农民钱袋子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21:57 1

摘要:“味精加啤酒,增产又增收”“啤酒加红糖,生根又壮苗”……这些看似神奇的农业“小妙招”正在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实则是伪农技专家精心设计的流量陷阱。

揭穿伪专家画皮,守护农民钱袋子

一群身穿白大褂的“农技专家”在短视频平台侃侃而谈,背后却是精心设计的坑农骗局。

“味精加啤酒,增产又增收”“啤酒加红糖,生根又壮苗”……这些看似神奇的农业“小妙招”正在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实则是伪农技专家精心设计的流量陷阱。

他们伪装成农业大学教授、农业研究员,打着“助农”的旗号,却干着“坑农”的勾当。

---

01 骗局揭秘:伪专家的画皮

这些假专家有着高度统一的操作模式。他们身穿白大褂,站在布满农资产品的背景前,以“农业大学教授”“从事农业几十年”的虚假身份亮相。

“史老师说农业”的账号在短视频平台拥有12.9万粉丝,每个视频他都穿着印有“农业研究所”字样的白大褂,戴着眼镜,对农业知识讲得头头是道。

而真相是,这位“史老师”实际身份是播音培训老师,甚至是“25年主持口才教学经验、弟子700+学员上万”的培训导师。

假专家们的骗局套路高度相似:先用“食盐+白醋+啤酒”等所谓神奇配方吸引流量,再渲染“不用就亏了”的焦虑话术。

最后以“为你好”的姿态推荐自家农资产品。

02 产业黑链:祥禾农业骗局

记者调查发现,众多假专家账号背后隐藏着同一家公司——祥禾农业。这些账号统一使用“祥禾农业”头像标识,推销的产品都指向一家名为“祥禾农资总店”的网店。

祥禾农业的电商团队位于河南濮阳的一处民宅。

团队负责人坦言,无论是研究院专家还是农大学生,这些身份都是虚假的。

最令人震惊的是,祥禾农业的创始人史老师直言不讳:“一切都是假的,都是表演。”他们甚至打造了一批“助农大学生”人设的账号,简介统一写着“农大学校毕业,助力三农”。

03 沉重危害:坑农损农根基

假专家推销的伪劣农资产品给农民带来了双重损失:一方面是他们购买劣质农资的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是使用这些产品导致的减产甚至绝收的间接损失。

农民的钱袋子里,装着春耕的种子钱、孩子的学费、老人的药费,每一分都浸透着日晒雨淋的艰辛。

这些伪专家却算准了农民盼丰收的急切心理,用花言巧语编织陷阱。

更严重的是,假专家的黑手不仅损害农民利益,还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破坏,最终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形成违法违规利益链条。

04 治理之道:多管齐下除痼疾

整治伪专家乱象,首先要强化监管。网信部门应进一步深化网络社交平台恶意营销乱象治理,聚焦短视频领域伪专家借农技科普推广营销伪劣农产品等突出问题。

同时要加大优质农技服务供给,组织真正的农业大学、农业科研院所专家上网讲好农业科普课,培育值得群众信任的“真网红”,用优秀内容打造优质流量。

平台方也要履行社会责任,把好农业博主的资质关、信誉关,农资产品的品质关、宣传关,当好内容“守门人”,让算法真正为农民服务。

---

假专家们的真面目已经被一一揭穿。湖北、海南、四川等多地已开始整治这些伪农技专家乱象。

相关部门也已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对一批散布农业“伪科普”内容、推广营销伪劣农产品的违法违规账号依法依约禁言。

唯有不断完善法治、加强监管、精准加大科学农技服务供给,才能让伸向农民口袋的黑手无处遁形,让每一滴汗水都不白流。

来源:农村小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