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税竟然没能拦住中国电商,反而让它们杀疯了!”最近贝恩咨询一份报告悄悄揭开了真相——在印尼、泰国、菲律宾的电商平台上,每两个订单里就有一个流向Shein、Temu、TikTok Shop这些中国玩家。更惊人的是,双十一早已不是“中国特产”,淘宝今年直接把战场
“关税竟然没能拦住中国电商,反而让它们杀疯了!”最近贝恩咨询一份报告悄悄揭开了真相——在印尼、泰国、菲律宾的电商平台上,每两个订单里就有一个流向Shein、Temu、TikTok Shop这些中国玩家。更惊人的是,双十一早已不是“中国特产”,淘宝今年直接把战场扩到20个国家,正面硬刚亚马逊!有人惊呼:“这哪是出海?分明是再造一个海外淘宝!”可也有人质疑:低价卷出来的繁荣,真能长久吗?
贝恩2024年的数据像一颗深水炸弹:在东南亚人口大国印尼、泰国、菲律宾,中国平台集体啃下了电商市场近50%的蛋糕!而TikTok Shop光在东南亚就狂揽382亿美元交易额,其中95%订单来自这里。
“平均一单不到5美元,但架不住天天买啊!”一位常驻印尼的卖家感叹,“国内玩透的直播带货、秒杀物流,搬到这儿简直是降维打击。”
当中国人对双十一逐渐“脱敏”,阿里巴巴却悄悄把战场转向海外。从马来西亚首推英文版双十一,到在20个地区同步促销,淘宝正在复制那个熟悉的“剁手狂欢”。
可网友态度两极:
“英文页面、本地支付、包税直邮……这套组合拳打得亚马逊措手不及!”
“海外版双十一优惠力度根本比不过国内,感觉在试探老外底线?”
背后或许藏着一个野心:用中国创造的购物节,重新定义全球消费习惯。
报告里一个细节耐人寻味:中国卖家在“购买力较低的市场”更吃得开。东南亚订单均价仅5美元,不到美国的1/6,但高频消费撑起了庞大GMV。
这引发了不少讨论:
“低价策略看似赢了市场,但会不会把国内‘内卷’带到海外?”
“Shein和Temu用白菜价衣服打开局面,下一步敢不敢做高端?”
与此同时,一家中国金融科技公司FundPark一年狂撒30亿美元贷款,帮小商家闯海外。有业内人士点破:“国内电商太挤了,大家宁愿去新兴市场当‘鸡头’。”
尽管在东南亚势如破竹,中国平台却在美国碰了钉子——贝恩数据显示,美国电商市场近95%份额仍被亚马逊、沃尔玛牢牢握在手里。
就连在东南亚内部,阿里巴巴旗下的Lazada也被本土平台Shopee反超。一位越南消费者吐槽:“Lazada页面总带着‘翻译感’,而Shopee更懂我们要什么。”
这印证了贝恩的观察:中国经验能快速复制,但本地化才是生死线。
中国电商出海的故事,早已超越“卖货”本身。当国内双十一增长见顶,海外市场成了必争之地;当关税壁垒不降反升,中国企业却用更灵活的供应链“绕道超车”。有专家直言:“未来十年,全球电商可能分化成两种模式——美国主导的标准化体系,和中国驱动的本土化创新。”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或许才刚刚开始。
来源:逆风的骑行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