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小学生11月放长假?官方回应:非11天,7校已备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31 21:43 1

摘要:“家长群传疯了!说广东学校11月要放11天长假,娃的作业都开始提前赶了!”广州天河区的李女士拿着手机里的截图一脸疑惑。最近,“广东多地学校通知连休11天”的消息在家长群里刷屏,有人晒出“放假通知”,有人已经开始规划出游。10月31日,广州市教育局明确回应:“1

“家长群传疯了!说广东学校11月要放11天长假,娃的作业都开始提前赶了!”广州天河区的李女士拿着手机里的截图一脸疑惑。最近,“广东多地学校通知连休11天”的消息在家长群里刷屏,有人晒出“放假通知”,有人已经开始规划出游。10月31日,广州市教育局明确回应:“11天长假”系谣言,目前仅7所学校完成秋假备案,最长连休为5天。这场“长假乌龙”背后,是广东中小学春秋假试点的真实落地,虽没有11天那么夸张,却藏着素质教育的新变化。

一、谣言刷屏家长群:“11天长假”咋来的?

这波“长假谣言”最早从抖音图集和家长群传开,有网友拼凑出“11月1日-11日连休”的假通知,配文“广东多地官宣,学生无作业不调休”,还附上了模糊的学校盖章图片。消息一出立刻引发骚动,尤其是双职工家庭,一边担心没人带娃,一边又期待能错峰出游。

“我特意问了班主任,老师说没收到通知,但群里已经有人在约去长隆了。”深圳龙岗的张妈妈说,她所在的家长群里,有人算着“3天秋假+7天调休+1天周末=11天”,甚至有人开始打听研学机构的行程。还有家长翻出去年广东部分高校52天寒假的新闻,误以为中小学也会跟风放长假。

谣言之所以有市场,根源在于广东确实在推进春秋假试点。9月,教育部等9部门发文鼓励探索中小学春秋假,浙江已全省推行,广东随之跟进试点。但各地安排分散,家长难辨信息真假,才让“11天”的误传钻了空子。10月27日起,佛山、广州、深圳陆续发布官方通知,这场乌龙才逐渐平息。

二、谣言拆解:真实假期有多长?谁能休?

所谓的“11天长假”纯属拼凑,但广东部分学校的秋假确实已经落地。结合各地教育局通知和学校公告,真实的放假安排可以总结为“局部试点、长短不一、不搞一刀切”。

1. 假期时长:最长5天,没有11天

从已公布的安排看,广东秋假集中在11月中旬,时长2-3天,合并周末后最长连休5天,远达不到11天。

• 佛山: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放秋假,11月12日-14日(3天),加上15日-16日周末,共5天连休,无需调休补课。

• 深圳:仅个别学校试点,龙岗区外国语学校11月14日-17日休4天,可园学校11月14日、17日休2天,合并周末也是4天。

• 广州:目前仅7所学校完成备案,黄埔区6所、花都区1所,放假时间多为11月12日-14日(3天),连周末共5天,其他学校暂无安排。

2. 覆盖范围:义务教育阶段为主,非全省统一

这次试点主要针对小学和初中,高中因学业压力暂不参与。佛山是全省首个全市范围内试点的城市,而广州、深圳均为“个别学校自主申报”,比如广州黄埔区荔园小学、深圳龙岗二外等,都是办学条件较好、家长支持率高的学校。

“我们提前做了问卷,学生支持率98.8%,家长81.7%,才敢申报秋假。”深圳龙岗区外国语学校老师说,学校1327份问卷显示,多数家长希望孩子能“在秋天走进自然”。而广州越秀区某小学因双职工家庭占比超60%,担心托管压力大,暂未申报。

3. 谣言漏洞:3个明显破绽

稍微核对官方信息,就能发现“11天长假”的不合理之处:

• 学时不够:教育部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全年教学39周,若休11天,学校需赶进度,违背“不缩短课时”原则。

• 政策不符:广东明确秋假用“校历机动时间”安排,佛山教育局强调“不占用新授课和寒暑假时间”。

• 时间冲突:11月无法定节假日,无法通过调休凑出11天,网传“调休7天”纯属虚构。

三、落地实况:各地咋放假?家长学生咋说?

不同城市的试点方案各有特色,从“全托管”到“项目式作业”,细节里藏着对家长需求的考量。这些真实案例,比谣言更有参考价值。

1. 佛山:全市统一,托管免费,家长少操心

作为广东首个“吃螃蟹”的城市,佛山的方案最成熟。11月12日-14日秋假期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都提供免费托管服务,早上8点到下午5点,和平时上学时间一致。

“托管班不讲课,安排了跳绳比赛、绘本阅读,还有陶艺课。”佛山南海区实验小学家长陈先生说,他和妻子都要上班,本来打算请年假,现在孩子送学校托管,每天只要交15元餐费,比请保姆划算多了。

学校还明确“不布置学科作业”,取而代之的是“秋假实践清单”:低年级画“秋天的树”,中年级写“菜市场物价调查”,高年级做“社区垃圾分类建议”。顺德区某小学甚至组织学生去稻田割稻子,家长晒出孩子的“劳动成果”,点赞数超千条。

2. 深圳:个别试点,作业“变身”实践任务

深圳没有全市统一安排,但龙岗区两所学校的试点很有新意。可园学校把2天秋假和周末连起来,给学生布置了PBL(项目式)任务,比如小学低段“找3种秋天的落叶做标本”,初中段“调查深圳红树林的鸟类”。

“我带孩子去了梧桐山,他蹲在地上看蚂蚁搬种子,比在家写作业开心多了。”深圳家长林女士说,孩子还拍了视频做成Vlog,学校专门开辟了“秋假成果墙”。对于没人带娃的家庭,学校开放了图书馆和操场,安排老师值班托管,不收费但需提前报名。

不过也有家长吐槽:“别的学校都不放,我们放4天,担心孩子回来跟不上进度。”对此学校回应,秋假在期中考试后,不影响教学节奏。

3. 广州:7校备案,给家长“三选一”

广州的7所备案学校更灵活,黄埔区荔园小学给出三种方案:想出游的可以请假,想研学的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馆一日游”,没人带娃的可以留校托管。

“我们选了研学,学校统一租车,有老师带队,比自己去省心。”该校家长王女士算了笔账,学校组织的研学费用80元/人,比自己报旅行社便宜一半。留校托管的孩子则参与“手工灯笼制作”,准备迎接双十一后的亚运会倒计时活动。

广州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暂时不推广到全市,是因为“各区学校条件不同,有的师资不足,有的场地有限”,未来会根据试点情况调整。

四、家长最关心的5个问题,官方一次说清

秋假试点落地,家长们的疑问不少。结合广东省教育厅和各地教育局的回应,梳理出最常见的5个问题:

1. 秋假会缩短寒暑假吗?

不会。佛山、广州均明确,秋假使用校历中的“机动时间”,比如原本分散的“教师培训日”“大扫除日”,不会占用寒暑假时长。以广州为例,2025年寒假虽比往年短,但暑假会相应延长,保证全年教学时间达标。

2. 托管需要花钱吗?有老师看管吗?

托管免费,有老师值班。佛山、深圳、广州的试点学校均表示,托管期间仅收取正常餐费(15-20元/天),由本校老师负责看管,不引进第三方机构,也不会组织补课。

3. 秋假有作业吗?会不会影响成绩?

无学科作业,有实践任务。所有试点学校都明确“不布置语文、数学等书面作业”,但会安排实践任务,比如观察日记、劳动体验等。教育专家吴颖民认为,这类任务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反而有助于学科学习。

4. 高中为啥不参与秋假试点?

考虑学业压力。广东省教育厅回应,高中阶段全年教学时间41周,比义务教育多2周,且面临高考压力,暂不推行秋假,但鼓励学校在周末组织“半天研学”。

5. 接下来还有哪些地方会放秋假?

看学校申报情况。广州、深圳均表示“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自主备案”,东莞、珠海等地教育局透露,正在调研家长需求,不排除年底前新增试点学校。

五、政策背后:为啥要放秋假?不是“多此一举”

有人觉得“假期够多了,没必要加秋假”,但从现实需求和教育改革方向看,这场试点有深层意义。

1. 缓解“长学期疲劳”

2025年秋季学期长达22周,是近十年最长的一学期。深圳可园学校校长说,期中考试后学生明显疲劳,秋假相当于“中场休息”,能帮孩子调整状态。佛山某小学的调查显示,秋假后学生课堂专注度提升了30%。

2. 落实“素质教育”

教育部鼓励春秋假,核心是让孩子“走出课堂”。广州黄埔区荔园小学组织的“博物馆研学”,让学生带着“古代货币和现代支付的区别”问题去参观,回来后写的报告比平时作文更生动。教育专家认为,这种“在玩中学”的模式,比刷题更能培养创造力。

3. 回应“家庭需求”

对有时间的家庭,秋假能错峰出游。佛山家长陈先生带孩子去了丹霞山,“平时周末人挤人,秋假去不用排队,孩子能慢慢看”。对没时间的家庭,免费托管解决了“带娃难”,避免家长请假扣钱——按广州平均工资8000元算,请假3天要扣近千元,托管则分文不花。

六、核心共识:秋假是好事,但需“量力而行”

这场“11天长假”的乌龙,其实反映了家长对假期安排的关注。总结来看,广东的秋假试点不是“一刀切”的福利,而是“因地制宜”的探索:有条件的学校先试,没条件的不勉强;能解决托管问题的多推,解决不了的缓行。

从官方回应看,未来广东的假期安排会更灵活:寒假短了暑假补,平时假不够秋假凑,但所有调整都以“不影响教学、不增加家长负担”为前提。比如潮汕职业技术学院能放52天寒假,是因为高校有自主安排权;而中小学的秋假试点,则必须紧扣“素质教育”和“家庭需求”两个核心。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支持孩子学校放秋假吗?如果放,你更希望有托管服务还是实践任务?你觉得“连休5天”和“分散放假”哪个更好?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看法。毕竟好的教育政策,从来都是在倾听家长和孩子的声音中,变得越来越贴心。

来源:妞妞爱养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