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浦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隶属于钦州市,拥有林业用地238.2万亩,森林蓄积量128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64.51%,林地绿化率在96%以上。纵贯浦北县境内中南部的五皇山山脉生长着全国最大的连片原始红椎次生林。素有“南方人参”之誉的浦北红椎菌便生长在
2025-10-31 21:04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
10月31日中国网讯(记者赵娜)浦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隶属于钦州市,拥有林业用地238.2万亩,森林蓄积量128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64.51%,林地绿化率在96%以上。纵贯浦北县境内中南部的五皇山山脉生长着全国最大的连片原始红椎次生林。素有“南方人参”之誉的浦北红椎菌便生长在这片林间。
当地农户家中烘干的浦北红椎菌。中国网 赵娜摄影
红椎菌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及硒元素,早在明代就为人所食用。据《本草纲目》记载,其味清性温、开胃止泻、解毒滋补,常服益寿。
是福建产妇“坐月子”的必备补品。因营养价值高,市场需求大,又不能被人工种植,且生长随机性大,价比黄金。据当地人介绍,正常品相的浦北红椎菌干品每斤能卖到800元,好品相,烘干技术好的,甚至能卖到1200-1600元之间。
红椎菌喜欢生长在天然椎林中,实施红椎菌人工促繁技术后,其产量能提升30%以上。中国网 赵娜摄影
红椎菌并不是浦北独有特产,据龙门镇广西浦北龙升红椎菌有限公司加工、销售基地负责人陈能波介绍,红椎菌在我国福建、云南、河南等多地均有分布,在东南亚地区也有少量分布。但品质和富硒含量都没有浦北红椎菌高。这都得益于浦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近年来浦北县与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合作组织实施的《红椎菌促产技术推广示范》项目,通过林地生态调控、菌根无损伤采摘等方法对当地红椎菌进行人工促繁技术,使其产量提升30%以上。另外,在采摘加工环节,推广免洗技术和烘干分级技术,提升了其食用的便捷性,也大幅减少了红椎菌在加工运输过程中的营养流失。
采摘和加工工艺的提升直接促进了浦北红椎菌的产品影响力,2011年浦北县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红椎菌之乡”,2014年浦北红椎菌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大力发展好这项林下产业,浦北县与当地企业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模式,多措并举扩宽红椎菌销售渠道,建立了林农参与的产销联盟,与广东、福建等地客商签订长期订单,2024年实现年外销干菌810吨。利用电商平台直供广州等一线城市,部分合作社年网销额超千万元。
龙门镇广西浦北龙升红椎菌有限公司加工、销售基地负责人陈能波介绍浦北红椎菌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中国网 赵娜摄影
浦北红椎菌采摘加工流程。中国网 赵娜摄影
当地知名企业广西浦北县龙升红椎菌有限公司与当地农户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1.5万户林农直接参与红椎菌采摘、加工、物流等工作,其中脱贫户占比30%,涉菌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万元/年。属亚热带雨林地貌的龙门镇林塘村是红椎菌的优质产区,村集体将红椎林划分到户,每户采摘红椎菌年收入可达3万元到8万元不等,仅依靠红椎菌采摘产业就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
中国森林养生基地石祖禅茶园(资料照片)
“产业+文旅”方面,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和资源优势,近年来浦北县先后被认定为“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全国富硒农业示范基地”“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浦北县依托五皇山国家地质公园天然红椎林景观,将“资源+绿色”融入生态旅游发展,创新“林菌+旅游”模式,开发森林康养、生态研学等多元化发展新业态。地处浦北县北通镇那新村 的中国森林养生基地石祖禅茶园利用红椎林清新空气、优美环境,建设森林康养基地,结合红椎菌文化与地方民俗,举办“红椎菌采摘节”,推出红椎菌养生餐、菌菇宴、森林浴、菌类手工艺品等衍生产品和服务,打造“林—菌—文—旅”深度融合全产业链条。
石祖禅茶园有机茶采摘。(资料照片)
石祖禅茶园依托5000多亩林中茶园,打造“茶园观光步道+森林康养民宿+乡村餐厅”旅游集群,推出“禅茶品鉴+茶道教学”体验项目,让游客在采茶、制茶中感受乡村传统文化。通过“禅茶主题民宿”带动周边村民转型民宿经营者;开发“山地骑行+古树茶探秘”特色线路,串联周边乡村景点,形成乡村旅游带。组建村级茶艺表演队,吸纳村民参与,既传承茶文化,也让村民成为文化传播者。搭建“石祖禅茶”电商平台,推进全网覆盖,采用“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模式,营销示范基地禅茶系列产品,解决村民农产品销售难题。辐射带动全县3000户以上农户就业增收,年接待游客量约30万人次,每年为园区周边那新村、学堂村等村委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达80万元。
石祖禅茶园(林中茶)基地里栽植的茶树显现紫芽特点。中国网 赵娜摄影
石祖禅茶园(林中茶)基地里的有机农产品标志认证茶园。中国网 赵娜摄影
采用太阳能智能捕虫器和林间放养土鸡等绿色环保方式防治虫害。中国网 赵娜摄影
石祖禅茶园(林中茶)基地获评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中国网 赵娜摄影
林下经济是指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以开展复合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友好型经济,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发展林下经济,是推动“两山”转化、实现乡村振兴、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
2024年,浦北县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144.61万亩,林下经济产值28.5亿元。“靠山吃山”的浦北县通过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成了“金山银山”。
来源:图片中国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