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短视频、新媒体……这些科技产物,本质上是时代的公共资源。就像电灯、汽车,谁都能用,谁用得好,谁就能撬动机遇。那个初中毕业的女孩,正是抓住了工具的红利,凭借个人特色与努力,实现了价值。而研究生纠结的,不是“读书无用”,而是自己为何在工具面前“主动弃权”。
(初中生直播百万年薪,研究生却迷茫?别用“清高”绑架自己,错失时代红利!)
最近,一个研究生的困惑引发思考:初中同学靠直播带货年入百万,自己苦读多年却可能挣不到对方一半。于是,他问:“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戳中了太多人的内心。但真相是——读书从不是人生的“保险箱”,而时代的工具也从不问学历高低。
互联网、短视频、新媒体……这些科技产物,本质上是时代的公共资源。就像电灯、汽车,谁都能用,谁用得好,谁就能撬动机遇。那个初中毕业的女孩,正是抓住了工具的红利,凭借个人特色与努力,实现了价值。而研究生纠结的,不是“读书无用”,而是自己为何在工具面前“主动弃权”。
现实中,不少人陷入了一种“学历清高”:觉得高学历就该走传统路径,对新兴行业嗤之以鼻。但时代早已变了——教授的网课能惠及千万学子,医生的科普能拯救无数家庭,工程师的技术分享能推动行业进步。互联网不歧视身份,只奖励那些愿意躬身入局的人。
反过来想:如果高学历者拒绝拥抱时代,只会让知识的价值被“锁在象牙塔里”。而真正智慧的人,懂得用时代的工具放大自己的专业——数学研究生可以研发课程帮孩子提分,法学专家可以用直播普法,农业博士能用短视频助农增收……学问不该是孤芳自赏,而是通过工具“长出手脚”,走进人间烟火。
更深刻的是,这场对话映照出一个底层逻辑:个人的价值,不在于学历本身,而在于你为世界解决了什么问题。直播带货解决了产品销路,网课解决了知识焦虑,科普解决了信息壁垒——谁能用工具创造价值,谁就值得回报。
最后,想对每一个迷茫的人说:别用“清高”辜负这个时代。工具就在那里,不偏不倚。你的任务,是拿起它、用好它,让专业发光,让价值流动——这才是读书人真正的“人间正道”。
结语:
拥抱时代者,终被时代拥抱。拒绝工具的人,只会成为工具的旁观者。
来源:坚如磐石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