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鼻咽癌”,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流鼻血”。在大众的印象中,这似乎是它最典型的表现。但流鼻血往往并不是鼻咽癌最早期的信号。不少患者在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仅仅是因为忽略了身体发出的“微弱警告”。
提起“鼻咽癌”,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流鼻血”。在大众的印象中,这似乎是它最典型的表现。但流鼻血往往并不是鼻咽癌最早期的信号。不少患者在确诊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仅仅是因为忽略了身体发出的“微弱警告”。
想象一个场景:老王,53岁,北京某国企的工程师,最近总觉得耳朵嗡嗡响,头总是偏向一边痛,晚上睡觉经常被鼻塞憋醒。
起初他以为是换季感冒,结果拖了半年才去医院检查,没想到竟被确诊为鼻咽癌中期。如果他早些重视这些“小毛病”,或许结局会完全不同。
这篇文章,结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相关研究及多家权威健康平台发布的数据,带你了解鼻咽癌的真实“早期信号”,以及那些被我们忽视的8大身体异常。了解得越早,行动得越快,风险就越小。
我们要理清一个误区:鼻咽癌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病。它在我国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广东、广西等地更为常见。根据《健康时报》2022年发布的数据,
中国每年新增鼻咽癌患者约为3万例,其中40岁以下人群占比超过30%。也就是说,年轻人也不能掉以轻心。除了流鼻血,还有哪些早期表现容易被忽略呢?以下这8大身体异常,值得你警惕。
1.单侧鼻塞或耳闷,并非“小感冒”
我们常会因为空气干燥、感冒等原因出现鼻塞,但如果你发现某一侧鼻子长期堵塞,甚至伴随耳朵闷胀、听力下降,尤其是单侧耳鸣,就要小心了。这并不一定是普通的鼻炎或中耳炎,而可能是肿瘤压迫耳咽管导致。
“像手机信号差了一格”,耳朵总觉得蒙着一层纱,这类症状一旦持续超过两周,应尽快检查。”据《中国营养学会》解读,鼻咽部肿瘤很容易影响耳部功能,这是鼻咽癌常见的首发症状之一,而并非“感冒引起的耳压不平衡”。
2.反复头痛,尤其固定在一侧
大多数人头痛会归因于压力、用脑过度或者睡眠不足。但鼻咽癌导致的头痛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持续性、固定在一侧,无法通过休息或止痛药缓解。
就像有人用钝器在你太阳穴一侧反复敲打,疼痛不是剧烈的刀割,却让人心烦意乱。如果你发现头痛总是出现在同一个位置,而且伴随耳鸣、鼻塞等症状,那就不能再拖了。
3.颈部无痛性肿块,像“豆子”一样悄悄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鼻咽癌极为重要的早期信号。有些患者甚至是通过发现脖子上一个“没痛、没痒、还在慢慢变大”的小硬块才去医院检查,最终确诊。
它不像青春痘或囊肿那样红肿热痛,而是像被埋进皮肤里的小石子,悄悄生长,不易察觉。别以为不痛就没事,这类肿块一旦超过两周不消,应立即就医排查。
4.鼻涕中带血丝,不是“上火”
虽然我们强调流鼻血不是鼻咽癌的唯一表现,但鼻涕带血丝确实是一个危险信号。尤其是清晨醒来擤鼻时,发现鼻涕偏深、混有血丝,或伴有恶臭味,这种情况更需引起注意。
“像洗完鼻子后,纸巾上总有淡粉色水渍”,很多人误以为是火气大,其实可能是鼻咽部局部糜烂或病变的表现。
5.吞咽困难、口腔异味加重
鼻咽癌发展过程中可能影响咽喉部肌肉功能,导致吞咽困难、异物感或持续的口腔异味。这并不是因为你饭吃太快或者口腔清洁不到位,而是身体在告诉你:“咽喉通道出现了问题。”
尤其是中年人,如果最近常常感到吞咽时有“卡顿感”,或者说话声音变闷,也许问题藏在更深处。
6.眼球突出、视力模糊:鼻咽癌也可能“找上眼睛”
很多人不知道,鼻咽与眼眶之间的解剖距离非常接近。肿瘤向上侵袭时,可能压迫视神经或眼肌,引发复视、眼球突出、眼睑下垂等异常。
“本来以为是眼疲劳,结果配了新眼镜也没用。”这时候,就不该只盯着眼科了。
7.面部麻木感,像“打麻药的后遗症”
当鼻咽癌侵犯面神经时,会出现面部麻木、刺痛或局部感觉迟钝的情况。它并不常见,却极具识别价值。一旦你发现某一侧脸颊、鼻翼或上唇区域“摸起来像隔着布”,要考虑是否有深层神经受压。
8.声音变低哑,说话像“卡痰”
鼻咽癌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波及声带或喉部肌肉,影响发音功能。“原本清亮的嗓音,突然变得沙哑、低沉”,尤其是没有感冒或咽炎的背景下,这种改变值得警惕。
声音是我们身体的一面镜子,变化不是无缘无故的。了解了这8个异常之后,我们应如何应对?不是恐慌,而是提高警觉、主动体检。
北大肿瘤医院2023年的一项研究指出:鼻咽癌如果能在早期发现,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但若拖延至中晚期,治疗的复杂程度和风险指数都会大幅上升。
就像发现问题的“黄金窗口期”,一旦错过,代价翻倍。
我们建议:
· 年龄超过35岁,尤其有家族鼻咽癌史者,每年应做一次鼻咽镜检查;
· 若出现上述症状持续2周以上,应尽早前往耳鼻喉或肿瘤专科就诊;
· 保持规律作息、远离腌制熏烤食物,减少致癌风险。
健康从来不是等病来时才关心的事,而是日常点滴中用心呵护的过程。
每一个被早发现的异常,都是身体给你的“求救信号”。别让忙碌成为忽视健康的借口,也别再把模糊的症状当作“小事一桩”。你的健康,值得你花时间认真对待。
参考文献:
[1]《健康时报》:鼻咽癌早期症状常被误判为感冒,2022年11月刊
[2]中国营养学会:《鼻咽癌科普手册》,2023年版
[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鼻咽癌诊疗规范指南》,2023年更新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来源:陈医生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