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事回眸(二)——难忘的荣誉退休仪式|鲁张立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20:06 1

摘要:2017年10月27日晚上,于我而言是一个激动难忘的夜晚。那天晚上市委市政府在侯马市委礼堂,为数十位已退休和即将退休的老民警举办了一场庄严而温情的荣誉退休仪式。那一晚,我和四位代表有幸站在舞台中央,作为退休民警代表进行了发言。时间过的真快,

警事回眸(二)

——难忘的荣誉退休仪式

作者 鲁张立

2017年10月27日晚上,于我而言是一个激动难忘的夜晚。那天晚上市委市政府在侯马市委礼堂,为数十位已退休和即将退休的老民警举办了一场庄严而温情的荣誉退休仪式。那一晚,我和四位代表有幸站在舞台中央,作为退休民警代表进行了发言。时间过的真快,

多少事早已不记于心,但那晚的情景仍萦绕在心间。

侯马市公安局首届人民警察职业荣誉仪式,会场一瞥

当我踏入会场,那面投影在舞台中央的警旗,如烈焰般燃烧着忠诚与信仰。上方警徽闪耀,下方“无悔警涯、有为人生”八个大字,道出了我们公安人的心声。那场景让人肃然起敬,那气氛让人激动万分。

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委组织部、市检察院、市法院的诸多领导以及临汾市局政治处的领导亲临现场,全局500多名民警及家属代表齐聚一堂,来见证这一重要时刻,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

仪式在庄严肃穆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副市长兼公安局长师安平同志在仪式上开幕式上发表了饱含深情的致辞,他讲到,在临汾市公安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体民警携手并进、不辱使命,坚决服从党的指挥,在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侯马发展中,全体干警谱写了一曲勇于担当,昂扬奋进,砥砺前行的时代篇章。用辛勤付出和流血牺牲换来了全市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此次民警荣誉退休仪式的举办,充分体现了对退休民警为公安事业付出艰辛与努力的肯定。对他们做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赞扬,对新入队民警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当时的情景犹如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不会忘,不能忘。一朝公安人,一世警察情。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心。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生的承诺。从警二十余载,从初入警队的热血满怀,到历经风雨的坚定执着,我都是走的踏踏实实。每一个破案的瞬间,每一次守护平安的时空,都历历在目。那些与同事们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些为了正义而奋斗的时刻,都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我始终坚信,人民公安事业,是用平凡铸就伟大的事业;人民警察,是用担当诠释忠诚的职业。我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每一次的耐心倾听、每一次的依法处理、每一次的矛盾化解,都是在为社会大局稳定添砖加瓦。仪式结束后,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记忆的闸门带着我回到了过往的岁月。

在侯马市公安局办公大楼门前

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加入警队,先后在内保科、凤城派出所、五一路派出所、信访科等多个岗位工作,从普通民警一步步成长为科长,其间经风历雨,多岗位历练非常不易。在派出所,我走街串巷,调解邻里纠纷,破案追逃,守护一方安宁。在信访科,我从“办案”

向“接访、研判、交办、督办、回访”多职能转变。面对群众的诉求,我不仅只是“接访”而已,更是以“解心结”为目的。十几年来,我与大家一起累计处理信访案件450余起,接待群众数千人次。撰写了20多篇调研文章,被国家媒体及各级党委、政府、公安机关、信访部门刊物刊发、转载80余次,多篇被收录于国家公安专业书刊。

尤其是我总结出“五四三二一”信访工作法,在化解群众信访时,针对性强,情理法并用,时效高,复访少,而受到赞誉和广泛推广应用。更被公安部、省公安厅高度认可,荣获全国公安系统征文一等奖、“最佳警察公共关系案例”铜奖,并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警察公共关系案例精解》收录。2006至2009年,我受邀公安部和《人民公安报》邀请,先后在厦门、大连的全国公安信访培训班上授课;受邀在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苏州《警察公共关系论坛》进行学术交流。2005年,我入选全省公安英模代表事迹报告团成员,在各地市巡回宣讲;2006年,作为全省公安唯一代表,参加省委政法委组织的“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报告团”宣讲;2009年,被评为“全省公安系统群众工作能手”,并多次为省市公安领导干部培训班授课。

两度获评“全国公安信访先进个人”,两度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30余次获得省市级荣誉,被誉为“全国十大优秀信访民警”。在山西省公安厅、临汾市公安局、侯马市政法委、侯马市公安局策划与山西电视台、临汾电视台、侯马电视台分别制作《信访青天----鲁张立》《春风化雨润新田》《信访标兵----鲁张立》专题片进行报道。我的名录、事迹、论文也分别被《山西省政法七十年》《山西省公安信访志》《侯马市史志》《侯马市年鉴》等史志及公安专著收录。

侯马市公安局党委一班人

回首往昔,我深深感恩。我的成长,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离不开多年来局党委的培养与关怀,离不开并肩作战同事们的理解、支持,我也要感谢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正是这份深厚的情谊,让我在风雨中始终坚定前行。

我曾是新田大地的守护者,也将永远是人民公安精神的传播者。致敬警徽,致敬岁月,致敬所有为平安中国默默奉献的警友们!

行文至此,就用2007年我创作的一首诗《我们是公安信访民警》做为本文的结语吧!

我们是公安信访民警,

诸多警种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阅信,一封接一封,

接访,一个连一个。

读完那颇费周折的信件,

听罢那如泣如诉的心声,

我的心便受到强烈的震撼。

只因---

我们的岗位连着事业的衰兴荣辱,

关注百姓冷暖、确保一方平安,

是我们肩头职责的神圣与使命。

我们是公安信访民警,

诸多警种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查处,一件又一件,

结案,一案又一案。

我在体察民情民意民声,

我来预报警风政风民风,

这蕴含着人民警察对群众的庄严承诺。

只因----

国之大厦,我愿做一块坚实的基石,

人民政权,我甘为一束法律的准绳。

我们是公安信访民警,

诸多警种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磨励,一次又一次,

升华,一回又一回。

我在岁月中不断的成长,年复一年。

耐受着那份寂寞和清苦,

却无一丝牢骚与怨言,

我在承担着重任,无怨无悔,

这便是我毕生的追求与信念。

只因----

人民在我的心上,重若千钧,神圣无比。

党旗在我的心中,永远鲜红,光辉照耀。

我们是公安信访民警,

诸多警种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倾听,一次又一次,

解忧,一回又一回。

我在梳理纷繁复杂的诉求,

我来温暖饱含期待的心灵,

这凝聚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只因----

百姓安危始终牵动我的情怀,

公平正义永远指引我的前程。

本文作者 鲁张立

【作者简介】

鲁张立 1948年8月生,山西垣曲人,中共党员,退休干警。业余爱好文学,偶尔信手涂鸭,虽无建树,仍将写作视为一生珍爱,笔耕不辍。

2007年10月获公安部“我看公安信访工作”征文活动一等奖、2009年10月获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学会“最佳警察公共关系案例”大赛铜奖、2024年7月“当代•原创文学杯”全国文学创作大赛二等奖。

退休后致力于谱牒文化、乡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编著有《情系信访为百姓》、《鲁氏家谱》、《杨氏家谱》,曾在国家、省级、市级刊物发表多篇工作论文及散文。

乙巳年菊月,于侯马普天小区寓所

来源:丰融春秋

相关推荐